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管理感悟 >> 正文
绐萝卜时别忘了要有棍子           ★★★ 【字体:
绐萝卜时别忘了要有棍子

作者:王怡菜     人气:29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近年纷传的企业丑闻让大众感觉,高级经理人并非最有能力的人,而是最贪婪的人。

经营大型上市公司,绝对是件重责大任。员工、合伙人,与上万名投资人的收益都必须仰赖CEO正确的判断。

由于外在环境变动频繁,惟有最睿智的经理人才能应付自如。然而近年纷传的企业丑闻却让大众感觉,位高权重的CEO并非最有能力的人,而是最贪婪的人。

2001年底,美国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会计舞弊案:能源巨人安然(Enron)利用与合伙公司的交易隐瞒数十亿美元债务。2002年中,爆发世界通讯(Worldcom)虚报超过70亿美元获利事件。同一时间,又接连发生泰科(Tyco)、施乐(Xerox)与默克药厂(Merck)操纵账目的弊案。一连串的会计欺诈事件,显示许多高级主管将股东与员工权益放两旁,自己利益摆中间。

CE0是贪婪的能才?

即使没有犯法情况,巨额的酬薪也让大众怀疑“真的有这个价值吗?”9月纽约证交所董事长格拉索(Richard Grasso)公布累积达1.4亿美元的延付薪资与退休津贴,这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引起众人挞伐,格拉索也立时变成贪婪的象征。

不幸的是,谈到坐拥超额高薪的CEO,格拉索并非个案。高级主管薪资飙升的现象,在美国尤其明显。《经济学人》指出,上世纪80年代,美国大公司CEO平均薪资是生产线员工的40倍。到了90年代,变成85倍。现在比例更暴升为400倍。去年经济不景气,大公司获利普遍下跌,高级主管的薪资却仍居高不下,美国CEO的平均薪资甚至还上升6%。

薪酬配套中最受注目的“黄金降落伞”,原本是企业的反购并策略,却成为CEO中途解职可以领取庞大资遣费的依据。然而,提前解职常缘于领导不力,CEO却还能坐收大笔酬薪,自让投资大众不平。《经济学人》形容:“这些高级主管平日就被喂惯大萝卜,当棍子终于要打到背上,还能抱着一大袋萝卜跳走。”

黄金降落伞只是主管薪资的一部分,为让CEO与公司利益目标一致,股票选择权常占薪资方案的极高比例。即使在股市泡沫化的2001年,行使股票选择权也确保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公司的CEO薪资上升43.6%,即使这些公司的总营收平均下跌了12%。

然而,股票选择权也造成CEO“哄抬股价,逢高卖出”的现象。身兼财务研究与分析中心(Center for Financial Research and Analysis)总裁与专业会计师的薛利(Howard Schilit)在《识破财务骗局的第一本书》 (Financial Shenanigans)中指出,经理人的行为常深受奖惩措施牵动。

“当企业以财报数字做为发放红利与股票选择权的标准,高级主管就会倾向提报对他们有利的财务报表……这种制度有时便形成鼓励会计骗术的环境,”薛利表示。“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认为,正是不合理的薪酬和奖励制度,导致过去18

月不断发生公司丑闻。

另一种厚利CE0的方式是“退休金配套措施”。例如通用电气(GE)前执行长韦尔奇(Jack Welch)的退休方案不但包括丰厚的退休金、公司飞机使用权、定期鲜花提供,还有每月8万美元的曼哈顿公寓房租。

CEO们是如何谈成这样优厚的合约?巴菲特在他最近写给股东的信中表示:“并不是因为法律不够周延……而是‘董事会气氛’所造成的。”公司董事会中“礼尚往来”的气氛早已行之有年。

除此之外,由于没有董事认为用“低于业界平均标准”的酬薪能聘到最优秀的人才,所以CEO的薪资可以说是“只升不降”。

博思管理顾问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近日的调查指出,由于高级主管任期愈来愈短,薪资攀升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尤以欧洲为最,自1995年至今,CEO的流动率几已翻升三倍。

董事会肩负监督重任

从操纵财务报表的会计丑闻到高级主管夸张的巨额薪资,凸显了落实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于2001年出版的《公司治理》一书中,强调“公司治理”的关键,除了要有透明化的财务、内部的稽核、诚信的经理人,还要有健全的董事会,因为董事会可以独立监督公司与最高经理人,进而提高公司整体的经营绩效。

独立董事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也大幅加重董事的责任。“董事们现在必须扮演多重角色,除了更关注法律与会计事务外,还要更常接触投资人,”麦肯锡顾问公司(McKinsey&Co)董事费尧顿(Robert Felton)表示。

《经济学人》则认为,想改善高级主管薪资过高的问题,首先必须让薪资透明化。其次,大型机构投资人还必须善用他们的影响力。今年5月,世界最大药厂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的年度大会上,就发生股东群起反对付给CEO加尼(Jean— Pierre Gamier)3570万美元遣散费的事件。

此外,股东需遴选独立的董事会来聘任、监管 CEO。

格拉索的黯然下台为CEO的贪婪敲响了一记警钟,CEO薪资的控管,不只要在制度面做根本的改善,更需要股东持续的关注,才有回归正轨的可能,毕竟,提供萝卜的人,就是股东。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