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管理感悟 >> 正文 |
|
|||||
换个角度看《西游记》 | |||||
作者:佚名 人气:30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四大名著,我最爱看的是《水浒传》,最不爱看的是《西游记》。一方面觉得文辞不是很优美,另外觉得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比如: 1. 明明悟空翻个筋斗云就可以办了的事为什么要花14年去做; 昨天晚上,凉风习习。我煮了毛豆和带壳的花生,备上冰镇啤酒,和朋友在院子里聊天。我们这帮俗人,在这么好的树荫里,谈了两句风花雪月就开始谈工作。 用一个人的话说:“不谈工作谈什么?”大家谈到麦肯锡的《团队的智慧》那本书,讲到对人的一种划分方式: 按照性格的内向外向,控制欲的强和弱,可以把人分为四类:控制欲强而性格外向的是力量型,控制欲强而性格内向的是完美型,控制欲弱而外向的是活泼型,控制欲弱而内向的是和平型。 比如,一群人去春游的过程,一定是活泼型的人先嚷嚷,“我知道一个地方特别好,咱们去玩吧”,然后就不管了,接着力量型的人就会来查地图,安排车票,带着大家去,和平型的人就会说“好啊好啊”,完美型的人就会嘀咕“其实也没有说的那么好,还挺贵。” 然后有人说:哎?《西游记》里的四个人不就是吗?悟空是力量型,八戒是活泼型,沙僧是和平型,唐僧是完美型。 于是我把我心中的疑问提出来。凭什么唐僧是Team Leader,而八戒获得回报比沙僧多? 如果不论《西游记》里被艺术夸张了的形象,发现基本上老板都是完美型的人,他们和唐僧有如下的共同点: 2. 他严格遵循他们行业的游戏规则:《西游记》里的唐僧酸腐可恨,老是为了悟空杀生而给他念紧箍咒。但事实上,老板管下属也是这样。老板有他的原则,比如少花钱,不论你做了再大贡献,破坏他的原则,该惩罚还是罚。比如你的事办得很好,但是钱花多了,在老板看一定要有所惩戒。从你的角度也许委屈,但从他的角度他并没有错; 3. 他能控制业务骨干:每个老板在自己掌握核心价值的同时,必有能弥补自己不足的业务骨干帮他才成。就象开国皇帝和开国元老的微妙关系一样,老板也需类似紧箍咒的东西来控制业务骨干。当然,悟空也可以离开唐僧回花果山,业务骨干也可以辞职。最终悟空保唐僧到西天,和唐僧并肩成佛,可能就相当于公司上市,大家并肩成股东。金手铐自然替代了紧箍咒。
悟空则是一般所谓的业务骨干,公司里最有本事的是他们,牢骚最多,甚至成为不安定因素的也是他们。他们神通广大,交游广阔,同时他们的悲剧根源是他们不掌握价值核心。所以只有遵循游戏规则,接受唐僧的领导才是唯一的正道。 八戒这个人就很有趣了,需要用比喻才能说的清楚。乾隆朝两位大臣,和坤和刘墉的故事大家都了解。对这两位的说法之一是,刘墉是“国之重臣”,而和坤是“朝之重臣”。什么意思呢? 刘墉为人勤俭务实,不管是办案子还是搞经济都有一套,属于悟空一类的业务骨干,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能够维持健康的运转,所以是“国之重臣”; 和坤呢,与皇上投缘,讨皇上喜欢,虽然结党营私,但是也使朝廷上有其乐融融的气氛,而且和坤还能不时地象猪八戒拱唐僧的火一样,往“刘墉”们的身上泼污水。但是要知道,如果心中本无火,拱是拱不起来的。皇上本来就不希望又有品格又有能力的“刘墉”们功高盖主,如果不施施天威,就怕他们忘了自己是谁。 “朝之重臣”的另外的例子还有清末的清流党,比如张佩纶、陈宝琛。慈禧并不喜欢他们,但是她需要把他们引经据典骂李鸿章的折子给李鸿章看看,于是个人能力远胜于这个老女人的李大学士就只能不时出一身冷汗,然后乖乖的。 沙僧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和平型的人物到处都是。 说到此,我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打工总是打不成功。我这么讨厌唐僧,怎么可能伺候得好老板?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