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变革管理 >> 正文 |
|
|||||
甲骨文:迫于竞争格局 从封闭走向开放友善 | |||||
作者:佚名 人气:24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多了一个“O” “往年是Oracle World,今年变成了Oracle Open World,多了一个‘O’。”在此次Oracle Open World开幕之前,甲骨文新上任的华北区总经理兼电信事业部总经理李翰璋就已经向媒体吹风,强调甲骨文的市场策略乃至公司性格已经开始从孤傲不群向开放及注重合作转变。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目前从自我封闭走向彼此开放、协作正在成为软件巨头们的新潮流。一直以来由于“立场”不同,软件市场几大阵营之间一直恶言相向并互相抵制,在微软平台上做开发的技术人员指责甲骨文等公司让.NET用户成为二等公民,而包括甲骨文在内的非.NET阵营则反唇相讥:是微软使Java用户成为二等公民,他们不得不为异构系统之间的整合支付沉重的账单。 因此不难理解微软一直顶着垄断与傲慢的帽子,而作为企业级软件市场巨头的甲骨文,其市场形象似乎也不比微软好到哪里去,尤其是在去年甲骨文推出其第一个为网格计算设计的数据库10g时,招来了业界骂声一片。网格计算需要组合使用一些具有互补作用的产品,为了使用户更好地享用网格计算功能,甲骨文将自己的三大产品线—9i数据库、9iAS应用服务器、11i电子商务套件,统一升级到Oracle10g版本上,并建议用户最好三条产品线全部使用Oracle产品,以达到“使计算机集群能像单一实体一样运行”的运算效果。作为一家扎根基础软件的软件企业,甲骨文自树“壁垒”的产品策略无疑冒犯了众多提供应用软件及服务的同行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垄断”了用户的选择权。无怪乎10g一出,“寡头”、“垄断”的指责声一片,甲骨文“蛮横无理”、“孤傲不群”的形象空前鲜明。 而在今年的Oracle Open World上,甲骨文似乎一心要扭转这一形象,使自己变得亲和友善起来。此次的大会,甲骨文不仅十分强调技术的开放性,还重点突出了与合作伙伴“亲密无间”的形象,在与论坛同时举办的合作伙伴展会上,微软、Sun、SAP、Dell、英特尔等公司的参展极大地烘托了热闹气氛。最值得一提的合作伙伴当属微软。在此次展会上,微软重点展出了其服务器软件品牌Windows Server System家族以及旗下核心产品Windows Server 2003和核心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NET 2003的集成创新。展会上微软的公关人员向记者强调,这是“近年来微软首次出现在甲骨文组织的会议场合”,并将一直陪同甲骨文进行在亚太数个国家的大会巡展。 当然时至今日,甲骨文与微软的合作已属旧闻。这一对夙敌的敌对形势从今年5月份就已经开始改变了。5月20日,微软和甲骨文宣布“和好”,首次达成合作开发协议。根据该协议,甲骨文的开发人员将使用微软的“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来创建甲骨文的数据库程序,这个项目预计年底即可启动。此举意味着双方“寡头”帽子的摘除,甲骨文的数据库将平滑地在Windows系统上运行。
双方的合作还有这样一个大背景。从今年四月开始,微软为了应对整合趋势及反垄断的威胁,一反霸道本色,积极谋求合作,先后与Sun、SAP、IBM等昔日的对手缔结历史性的同盟关系,甲骨文也是其中之一。软件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正在迫使一直以来以技术自傲的巨头们低下高傲的头颅,迎合用户的需求。 “做媒”Linux亚洲标准 作为甲骨文的三大战略之一,Linux毫无疑问是此次大会的主角。7月20日,从大会上传来消息,一款名为Asianux的标准化Linux平台于当天正式推出。Asianux这个名字就已经表示出,这是亚洲软件市场上第一个标准化的企业级Linux操作环境。尽管这还是不太成熟的1.0版本,但众多厂商已经迫不及待地表示了支持。有消息说,NEC、浪潮、AMD、惠普、Sun以及戴尔等已经在着手考虑基于Asianux的架构。甲骨文全球总裁Charles Phillips更是在今年的Oracle Open World大会上公开表示,将把Asianux纳入“坚不可摧Linux”支持计划,以加速Linux在亚太地区的推广和使用,并表示希望将这一平台推广到欧美市场上去。将Asianux置于甲骨文“Unbreakable”这一支持平台,则意味着采用该系统的用户将获得甲骨文最高水平的产品与技术支持。这将使Asianux成为继美国的红帽Enterprise Linux与欧洲的Novell/SuSE之后,被Oracle“Unbreakable”方案认可的第三种标准化Linux平台。 说起来,甲骨文公司可以算是Asianux的媒人, Asianux的两大开发者—中国红旗软件公司与日本Miracle Linux公司,一个是甲骨文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一个是甲骨文的日资公司。从去年9月起,中、日、韩三国便酝酿联合开发Linux,今年年初,红旗与Miracle在北京签署合作开发协议,宣布双方的合作开发将在Oracle的北京研发中心进行。 甲骨文的日资公司Miracle Linux成立于2000年6月1日,专门提供与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相关的产品与服务。Miracle Linux的重点是开发和销售Linux操作系统、销售Linux版本的Oracle软件产品和提供与Linux相关的技术支持服务,包括实施、培训和维护等。7月20日,Miracle Linux公司负责人在Oracle Open World大会上表示,Oracle一直在韩国寻找Asianux的合作伙伴,并希望在两个月内能够找到一家。据他透露,除中、日、韩外,现在已有新加坡、以色列、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四个国家对这一标准明确表示支持。 由于Linux的可靠、安全和低成本,它越来越受到亚太地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欢迎。目前,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已经成为Linux的主要推动者。数据显示,预计5年内,中国Linux软件市场将继续以40.3%的平均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甲骨文公司此番把Asianux和Linux收入麾下,有利于加强公司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争取在政府采购市场占据更大的优势。目前甲骨文在中国售出的软件中,将近三分之一是在Linux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而一年之前,该比例还不到5%。
中国市场:迎合与阵痛 除了借Linux投政府所好之外,甲骨文此番还对中国的大型企业和教育界下足了工夫。自从2002年推出“金色中国”计划以来,甲骨文大力投入商业和教育项目,在深圳和北京先后设立研发中心,而在此次大会上,甲骨文全球总裁Charles Phillips透露公司还将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再建立两个研发中心,补充甲骨文在中国的研发实力;此外,最近又与中国教育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给中国西部50所大学捐赠价值1.43亿美元的软件以及相关技术书籍,并设立“甲骨文助教金”,支持教师参加甲骨文相关技术的进修;7月21日,在此次Oracle Open World大会上,甲骨文又公布了与包括UT斯达康、福建移动、哈药集团等在内的大型企业在ERP领域的一揽子合作计划。去年一年,甲骨文中国公司新增200名员工,达到了600人的规模。 对于甲骨文来说,中小企业仍然是一个敏感的词语。在2004年6月新财年计划发布之前,“中小企业、Linux和网格”是甲骨文对外宣称的公司三大战略。而在2005年的新财年计划中,三大战略后两者照旧,“中小企业”却被换成了“重点行业”,而甲骨文划定的重点行业即金融、电信、政府、能源等,很容易被解读为“大企业”。在微软、Sybase、IBM、SAP等纷纷将中小企业市场作为必争之地进行拼抢之时,甲骨文悄悄转换策略了吗?至少甲骨文的竞争对手SAP是这样看的,“在欧洲,我也听到一些消息,说甲骨文停止了在欧洲的一些针对中小企业的营销活动,我们并不担心来自甲骨文的竞争”,在今年6月访华时,SAP中小企业事业部副总裁曾经这样对记者说。 尽管在欧洲市场已有鸣锣收兵的势头,但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市场,甲骨文真的要放弃数量占据90%以上的中小企业吗?在此次Oracle Open World上,甲骨文用行动给予了回答——宣布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推出4款ERP解决方案应用软件包,以满足它们的不同需求。这四款软件包分别是:快速财务应用(Rapid Financials)、快速财务与采购应用(Rapid Financials and Purchasing)、快速分销应用(Rapid Distribution)、快速制造应用(Rapid Manufacturing)。所有软件包的一个共同特性就是快速实施,它得益于预先配置和预先安装的Oracle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人性化的简单安装程序以及足够的安装配置。甲骨文中国公司负责中小企业解决方案的销售渠道总监刘强说:“快速实施是我们软件产品与众不同的主要特点之一。由于中小企业在部署IT系统时面临着预算吃紧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我们的快速实施为降低销售、实施、服务成本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提供了钥匙。”刘强还透露,甲骨文“金色中国”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与国际上有所不同,500名雇员以下、年收入2000万至7000万美元为中型企业,100名雇员以下、年收入2000万美元以下的则为小型企业。“公司将定制研发中小企业应用的新产品和新的实施方法。” 甲骨文的中国策略正在奏效。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甲骨文在亚太地区的第三大市场,位居日本和韩国之后。此外,甲骨文还首次披露了中国这一区域市场的财务数据,在截止于5月31日的第四财季,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软件许可收入增长了8个百分点,达到了2.26亿美元。整个2004财年,甲骨文中国市场收入增长了11%,达到了6.37亿美元,几乎占到了其全球市场收入的五分之一。 成绩之外,并非没有阵痛。甲骨文中国最大的阵痛莫过于组织结构的频繁调整和人事变动。从2002年到2004年,随着甲骨文中国“一国三公”管理架构的推行,甲骨文中国区大批本土职员离职,其中包括董事胡伯林和总经理张书恒在内的21名高级管理人员。取代这些离职高层的,是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区域董事总经理陆纯初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带来的大批空降部队。对于人事变动问题,甲骨文中国“掌门人”陆纯初在此次大会上如此回应媒体的质疑:“目前我们在中国有600个员工,这中间有20个人离职,这是很正常的。”
一直以来,总部在经营理念和市场策略上与中国市场严重脱节而导致高管人员离职的传言占据了上风,但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这是跨国公司的中国战略逻辑演进的一个必然结果,是甲骨文公司在经历了本土化阵痛后,逐步收回权力,把中国市场纳入公司全球战略的体现。有分析人士甚至预言:“当中国越来越变成一个全球统一的市场的时候,接下来会出现两个非常重要的趋向,一是在跨国公司里会出现一批新的领导人,这批人不是5年前或10年前加入公司并做到中高层的人,而是新近加入的;二是跨国公司会派越来越多的总部的人来管理区域市场,这是因为跨国公司必须要保证在中国的策略与它的全球战略保持一致,要让在中国的打法变成战略性的打法。” 与这一说法相佐证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陆纯初一直致力于Oracle公司内部的组织、纪律以及运作流程的建设,力求使甲骨文中国具备更多的“全球化”色彩。 更多的购并战略 在此次大会上,甲骨文全球总裁Charles Phillips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这位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是去年加盟甲骨文的。在他之后,甲骨文还聘请了投资银行家Harry You担任首席财务官。这是甲骨文为并购做准备的信号吗?在此次大会上,面对记者的提问,Charles Phillips表示:“购并的工作我们都有参与,我们公司的战略是希望有更多的购并,但这也需要加强、充实我们的管理层。” 此前甲骨文公司的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在公司的股东年度大会上曾表示,今后甲骨文仍然会考虑将并购作为实现公司未来发展壮大目标的有力手段之一。 自从宣布收购仁科以来,甲骨文可谓是处处碰壁。如今,随着美国司法部的介入,这宗并购案开始越来越向复杂化演变了。去年6月,甲骨文首次宣布收购仁科的计划。时至今日,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尽管甲骨文在此期间已经几次提高收购价格,但所取得的进展仍然微乎其微,而今,这宗收购案还掺入了与美国司法部的官司。不过甲骨文全球总裁Charles Phillips在此次大会上非常有信心地表示,与司法部的诉讼结果,有望在5 到7 周后就揭晓,“这个官司现在大部分都已经结案了。” 如果该案以甲骨文的失败而告终,那么甲骨文的下一步收购计划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在应用软件市场寻找猎物,其中像Siebel这样的企业是比较适合的对象;二是进军企业级系统软件市场。分析家认为第二种选择更加适合甲骨文,但甲骨文明显已经下定决心要跨进应用软件市场,而Siebel、 BEA以及Sybase等大名鼎鼎的应用软件企业,都已成为传言中甲骨文的“猎物”。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