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变革管理 >> 正文 |
|
|||||
五巨头上海英雄会 联手布下数码冲印天罗地网 | |||||
作者:佚名 人气:29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IBM担纲后台支持,诺基亚提供前台援手,联邦快递负责场外跑腿,加上中国工商银行的解囊相助,1万多名传统和数码冲印店的店主台上唱戏———在中国市场苦心搭了10年冲印业务舞台的全球影像巨头柯达公司有望告别寒冬,迎来最艳丽、最暧意融融的春天。 12月18日,来自“五湖四海”的这几家全球500强企业,终于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了一起,实施战略联盟,联手搭建全球最大的网上冲印平台。这也是全球500强企业首度在中国共同运作一个项目。 “影像业的数码时代已经到来。”坐在上海四季大酒店的一间会客室里,柯达民用及专业影像产品部中国总经理陈耀荣似乎已经感受到了丝丝春意。“可以打一个形象的比喻”,陈称,“柯达已经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www.printatkodak.cn),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将照片传送到柯达数码快速彩色店冲印,这是‘天网’;依靠IBM、诺基亚、联邦快递和中国工商银行的支持,到明年底,将近3000家的柯达数码冲印店也会组成一张大网,这是‘地网’。有了这张‘天罗地网’,柯达作为影像业领导者的地位就会很牢固。” 联盟:借力使力 这条让业界震动的新闻,是18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五届柯达嘉年华上对外宣布的。作为主办方,柯达为这次聚会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主题———“数码演绎革命,联盟缔造未来”。 “数码科技的飞速发展将我们联结在一起。”陈耀荣解释说,随着家用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手机和高新通讯技术的迅速普及,加上数码冲印价格日趋大众化,数码冲印的市场需求每年都有双位数字的快速增长。而在线冲印市场的增长速度更快,达到150%。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琨与陈耀荣的想法如出一辙。“数码技术的发展在传统行业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周伟琨称:“这也促使IBM与柯达有了新的合作契合点。”在场的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业务发展总监黄迦卫也确信,摄像功能将是新一代手机的基本配置,与柯达合作自然顺理成章。 事实上,柯达今年初便正式发布了和诺基亚、三星的合作声明,密布中国的1800家柯达数码网络连锁冲印店提供彩信传输和输出(冲印或光盘刻录)业务。此前,柯达已与中国银行、英特尔、中国网通、飞利浦、奥林巴斯、北大方正、可口可乐、迪斯尼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业内资深人士分析,在数码时代的游戏规则尚未成型的阶段,采取合纵联盟、借力使力的策略,的确是一个聪明之举。战略联盟被柯达派上了两大用场:一是用以加速企业战略转型;二是共同促进产业交融发展。 分羹:利益共享 据了解,这几家跨国巨头的合作方式是这样的: 柯达与IBM共同推出“自助数码冲印站”,并将这种设备推广到柯达已建立的1800家数码冲印店中。依靠这种设备,消费者可以通过轻触式屏幕自行修改、冲印照片。IBM负责机器的运送、安装和维修技术支援,柯达则负责相关软件的研制。“这种自助数码冲印站每年都会发展1000家以上。”陈耀荣称,这也意味着,IBM每年都会卖掉同样量的机器。 而柯达与诺基亚的合作似乎更加“血肉相连”:诺基亚明年推出的6600型以及其他新型摄像手机,将内置柯达专用软件,消费者即兴以手机拍摄的照片,可以即时通过彩信的方式上传至柯达数码冲印店,制作成电子相册、小贴纸或照片。 联邦快递则借助柯达冲印店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优势,接收快递订单,但也有不少消费者是冲完照片后,马上通过联邦快递送出去的。
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就与柯达公司开展合作,为加盟柯达冲印店的投资者提供贷款。“3年间累计贷款1000万元,我们希望明年的贷款量有明显增长。”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消费信贷中心总经理陈鸣忠称。 1994年,柯达开始在中国搭建冲印网络,到目前为止,柯达快速彩色店超过9100家,数码冲印店超过1800家,此外还有8000家柯达照相馆,遍布700多个城市,成为全国最大的影像服务网络。“我更愿意用‘零售平台’这样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网络。”柯达民用摄影产品部亚太区零售通路总经理李明和对记者说,在这个平台上,柯达会联合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不断创造新的增值服务内容。 据透露,柯达网上数码冲印服务将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南京推出,明年将扩展至全国其他大城市。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柯达数码冲印店的冲印量已经占到其总冲印量的20%至30%。估计到2005年,数码冲印量将上升至市场照片冲印总量的20%。 转型:摆脱颓势 12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纽约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午餐会上演讲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中国人用的胶卷,每10卷中就有7卷是柯达产品。 这一数字,对于柯达公司来说,既是一个骄傲,又是一个痛点。 柯达曾经是数码影像的先驱。1991年,柯达发明了全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10年前就已经开始在好莱坞进行数码技术的风险投资,并在洛杉矶设有数码影像处理的相关企业。但由于佳能、索尼凭借迅速的反应和技术优势后来居上,把柯达抛在了后面。在200 2年柯达全年132亿美元的销售额中,来自数码市场的只有38亿美元,大部分还是传统影像业务的贡献。 在冲印领域,富士是柯达最为强劲的对手。本月15日,富士在京宣布,在3年内建立1000家数码加盟冲印店。上海、北京、广州将是未来3年富士数码冲印店的重点发展地区。而与此同时,一直在市场上默默无闻的柯尼卡,也在今年春宣布进军数码冲印服务领域,其设定的目标是到2005年占有30%的冲印市场份额,目前柯尼卡已开出了2800家冲印连锁店。 “不管竞争对手如何动作,我们都会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陈耀荣称,一方面迅速向数码影像转型;另一方面,不放传统影像业务的拓展。“中国大约有3.4亿个家庭,其中有7000万个家庭是有相机的。在2.7亿没有相机的家庭里,年平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的有7000万个家庭,他们绝大多数对相机是很感兴趣的。”陈透露,柯达明年会在二、三类城市大力推销相机套餐,推进相机播种计划,同时开出更多的柯达照相馆,它的主要功能是卖胶卷,帮当地人冲印照片,柯达传统冲印店也会再增加5000家。另一个比较大的动作是,推动婚纱影楼业的数码化。陈预计,仅此一项,就可以带动柯达实现20%的业务增长。(章轲)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