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变革管理 >> 正文
《商业周刊》:当当网——单车上的电子商务           ★★★ 【字体:
《商业周刊》:当当网——单车上的电子商务

作者:佚名     人气:20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作者:太平洋科技新闻组 小米

  导语:当当网利用庞大的单车送货军团在劳动力低廉的中国以货到付款的方式运送货物,在这里,科技和两轮运输方式结成了互利的姻缘。

  俞渝是北京著名的目前经营超过三十万种不同中国书籍,CD,DVD和电脑游戏的在线
零售商当当网(Dangdang.com)的创办人之一,38岁的她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在纽约大学获得了MBA学位。俞和丈夫李国庆在2000年创办了当当网(当当在中国话里意指收银机),当时正是中国的电子商务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俞曾以为照搬亚马逊的模式就可以在中国取得成功,所以她对亚马逊和其他美国网站向美国证管会申报之文件进行了研究,了解他们的运作模式。

  俞尝试将中国消费者引导向“点击购买”,但这在信用卡还不普及的中国并不容易,人们还不习惯根据目录来订购商品。尽管如此,俞还是决定一试。“我很努力地推动网上支付,”她回忆道,“为使用信用卡的客户提供优惠券和信用点。”可惜,问题并不仅仅在信用卡的数量太少上,即使有信用卡并且打算购买的用户也遇到了别的困难。

  面对现实

  譬如说,不同的省市的服务器的运作时间也不同。所以,一家银行在福建的分行可能晚上12点就关机了,但在上海的则可能24小时运作。“但无论客户还是当当网都不知道这些资料,”俞举例说。

  此外,中国的邮政服务也不可靠,没有象联邦快递这种信誉良好的全国快递。整件事一下子变得很让人沮丧。“这几乎成了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俞说。

  于是,俞李两夫妇决定改变策略,或者如俞所说的,“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当当决定不再依赖使用信用卡的客户,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鼓励有购买意欲的客户用现金支付,甚至是更传统的“货到付款”(C.O.D)。

  争分夺秒的货物递送

  为了保证货物安全送达,当当安排了一大班人在中国的大城市里用单车送货。这些“单车少男”每天完成大约15-20份订单,将包裹送至客户的家中或办公室。如果是货到付款的,还要代为收钱,然后由快递公司集中转交回当当网。

  在某些方面,这种方式要比信用卡支付方式更好。“首先,当当不用给普通零售商必须支付给银行的财政支出,”俞说。在中国,零售商需为信用卡转账支付大约3-4%的手续费。

  当然,他们必须支付给快递公司5%的运送费,但这不是问题,因为可以折算入商品定价中。“实际是由客户支持,”俞说。“C.O.D模式真的可行!它解决了我们提供服务和取得收益两个问题。”

  保证金

  那么,她如何保证这些送货人不会携款潜逃呢?原来,快递公司要获得当当的生意,首先必须提供金额大约是三天的收入左右的保证金,数目在6,000-12,000元之间。“如果他们少收一笔费用,我们就从中扣减。”

  但这种情况其实没发生过。因为快递公司和那些从边远地区到沿海大城市打工的“单车少男”也有类似的安全措施。他们必须在公司留下一定押金以保住这份工作。更多的是依赖这些送货男孩的诚实。每天运送的货物价值都超过他们的大约66美元的月薪,如果效率高的,还可能是这个数目的两,三倍。

  大厦黑点

  由于收入与送货量挂钩,所以他们必须行动迅速。故此,一些守卫森严的办公大楼成了他们最怕的黑点,例如北京的摩托罗拉大厦,这些男孩有时候需要等将近50分钟。

  不过,俞不认为这种在中国可行的送货模式也适用于美国。“这种方式不可能在劳动力成本昂贵的国家,例如美国等取得成功。”俞说。

  这种新策略似乎很奏效。当当是2000年网络泡沫后少数能够幸存的在线零售商之一。2000年时,曾有大约300家网络书商,但现在只剩了寥寥可数的几家。

  学步阶段

  俞渝不愿就最近的有关有1100万美元的美国风险资金投入到这家私人企业的传闻发表评论,只是强调已经有超过200万的消费者从当当网上购物,平均每宗交易金额在1O美元左右。

  对于以前的日子,俞说当时只是“电子商务的出生婴儿,”但现在,“我们已经步入了学走路的阶段。”对于这个成绩,俞说应该感谢那些骑着单车满城市地跑的送货男孩。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