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变革管理 >> 正文 |
|
|||||
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创新是振兴东北经济最有价值的通货 | |||||
作者:李明 人气:25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创新是振兴东北经济最有价值的通货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斥巨资300多亿元,把156个重点项目中的58个摆在了东北,创建了东北“装备部”,使东三省成为国家工业化的“发动机”,其重工业撑起了国家建设的大梁。然而,星移斗转,世事沧桑。改革开放之后,东三省在体制与机制的束缚下负重前行,早已失去了国家经济建设“领头雁”的角色。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1年东北四个主要城市——沈阳、大连、哈尔滨和长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最发达的四个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有着巨大的差距。如,拥有我国最大汽车工业基地的长春,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上海的20%,北京的35%,深圳的51%。反映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差距的数据是令人惊讶的。 下面是东北四城市与最发达四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排名 城市名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人) 其它城市与上海的比例 其它城市与北京的比例 其它城市与广州的比例 其它城市与深圳的比例
我们非常迫切的希望改革与创新能够改变这种差距。事实上,我国政府已经决心以空前力度消除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体制性束缚,彻底攻破这座“最后的计划经济堡垒”,使之真正融入全国市场经济大潮,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然而,使东北地区经济取得成功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东北地区的政府、企业和人民如何利用它们自身的独特实力取得经济上的飞跃?直接或间接参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商业个体、风险资本、大学、政府以及社会团体如何更好的相互配合以为振兴东北经济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的研究,学者们发现以下领域和学科的重大的动态变革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们是:技术和知识的转移;人力资源管理和柔性劳动关系;公司和地区的市场营销和定位;风险资本、风险管理和投资;政府的职能(国家、地区和地方);正式的联网/网络机构,商业联合会以及慈善机构;作为知识工人和新的商业思想的来源以及企业孵化器的教育机构的职能。同时,研究者们也强调了对区域经济成功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文化因素:一个社会对于变革的开放程度、对于新思想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于不同人的整合;自由开放的社会和商业网络;在某个地区如美国硅谷和以色列“知识工人移民”的作用;为创新技术创造适当环境的那些志同道合的个人和互补的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相似程度;一个地区承受变革的速度和弹性的能力,这同技术驱动型市场的性质是一致的。 结合我国东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振兴我国东北经济,加快东北地区政府与企业的管理文化创新是最有价值的通货。 通过政府与企业的管理文化创新,创造一种自由的经济环境,以文化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一个日益发展的社会中,任何对于自由的限制,都将减少人们所能够尝试的事务的数量,从而亦会降低进步的速率。换言之,在这样一个日益发展的社会中,行动的自由之所以被赋予个人,并不是因为自由可以给予个人以更大的满足,而是因为如果他被允许按其自己的方式行事,那么一般来讲,他将比他按照我们所知的任何命令方式去行事,能更好地服务于他人。这正是自由的价值,创造自由的环境也正是推动地区与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文化创新 政府部门的管理文化创新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五种有价值的工具性自由,它们分别帮助人们按自己的意愿过有价值的生活,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做贡献,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阿马蒂亚•森总结并分析了这五种工具性自由。 第一,政治自由。很多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民主,如同对国际市场开放、注重教育一样,是促进发展的。 第二,经济条件。指个人享有的将其经济资源运用于消费、生产或交换的机会。人们拥有各种经济资源如劳力、知识、土地、工具,市场机制提供各种经济资源自由组合的最好机会。森强调要以政府的公共行动来创造条件,使市场得以良好的发挥作用:市场机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取得巨大的成功,这些条件就是,所提供的机会可以被合理的分享。为了使这些情况得以发生,需要有适当的公共政策(涉及到学校教育、医疗保健、土地改革等等),来提供基本教育、普及初级医疗设施、使对于某些经济活动(例如农业)至关重要的资源(例如土地)可资利用。甚至在极其强烈的需要经济改革来允许市场有更大的空间时,这些非市场设施仍然要求细致的坚决的公共行动。如果实际的市场运作远离理想状态、甚至远离正常状态,就必须找出根源,对这些情况的处理,不是压制市场,而是让市场更好的运作,具有更高的公平性,而且得到适当的补充。市场的整体成就深深地依赖于政治和社会安排。
第三,社会机会。指的是在教育、保健等方面的社会安排,它们影响个人享受到更好生活的实质自由,同时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亚洲“四小龙”的高速发展就得益于教育的普及。反过来,不识字(包括不懂英文和计算机)对于一个人参与那些要求按规格生产或对质量进行严格管理的经济活动来说,是一个绝大的障碍。 第四,透明性担保。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信用,它取决于交往过程的公开性、对信息发布及信息准确性的保证。从事交易的双方总是预期对方在谈判时提供有关交易的全面而准确的信息,而且在达成协议后信守承诺。没有这种信用,市场机制无法运作。守法的老百姓总是预期政府的信息是全面而准确的,有关的法令政策是符合公共利益的、公平的,有关的官员是在奉公行事。没有这种信用,社会无法维持正常秩序。 第五,防护性保障。这是为那些遭受天灾人祸或其他突发性困难的人、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以及年老、残疾的人,提供扶持的社会安全网。在发达国家,这种防护性保护已经在社会福利的名义下基本建立起来了。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将是未来20年发展战略的基本建设之一。防护性保障的关键问题在于要有制度性渠道把人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痛苦反映出来,要有政治性激励机制促使政府去关怀、解决人民的痛苦。 A.N.怀特海(A.N.Whitehead)说:“文明的进步,乃是通过增加我们毋需考虑便能运作的重大活动的数量来实现的。思想活动一如战争中骑兵之冲锋:这种冲锋在数量上受着严格的限制,因为它们需要有新马匹予以补充,所以它们只能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发起。”现在是东北地区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文化改革与创新的时候了,政府文化的创新,即通过行政体制改革为东北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和防护性保障,这将是推动东北经济发展的先行动力。 企业文化创新 所谓“企业文化”,因为与“企业”这一范畴相联系,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范畴。按照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就是从事创新的企业家为实现价值增值所做的资源重组的努力,以及在这一努力所规定的企业目的之下参与企业活动的人及其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与融合的过程。在管理学上,企业文化最普遍的定义是: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东北是我国国有企业比例最高的地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可分为产权制度与内部契约制度两个层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大会提出以国家作为出资人,构建国有企业的模式,强调的是对仍要办的国有企业的财产控制权。但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契约制度,中国的最高决策层并没有提出具体构想,这实质上为实践中的国有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国有企业决策者的使命,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不仅仅要推动技术创新,更要扩展为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在制度与文化创新中,企业家为每一种制度的每一次演变提供文化上的阐释,赋予其企业文化的意义。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存在其特有的文化环境,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激情、自己的生活、意愿、感受以及死亡。每一种文化都在自己的形象里打上自己的资源(人)的烙印。东北人不是特别的原因是不会轻易离开那富饶的黑土地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稻草窝,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就很滋润了,何况有“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良好生存环境,让那些“死逼无奈闯关东”的后人们对大自然产生了与生俱来的依赖。而要改变这种文化传统,使之适应新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文化的创新,培养具有现代竞争意识的企业家精神。 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亨廷顿和他手下的高级研究员哈里森合编的一本书《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亨廷顿对比了一下加纳和韩国的经济统计数据,发现20世纪60年代两国的经济水平惊人的相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等,初级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所占的比例彼此相近,绝大部分是出口初级产品。韩国当时仅生产为数不多的若干工业制成品,他们接受的经济援助水平也差不多相等。30年后,韩国成了一个工业巨人,经济名列世界第14位,大量出口汽车,电子设备及其它高级制成品,人均收入接近希腊的水平,此外,它在巩固民主体制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加纳却没有发生这样的变化,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韩国的十四分之一。如何解释?亨廷顿判断,文化在起重要作用! 政府文化与企业文化创新是振兴东北经济最有价值的通货 纵观整个历史,创新都发生在具有相似特征的那些地区。这些地区的特点是没有丰富的固定资源,但是却具有一套发达的社会文化结构,支持理性的进步。这些地区可能是古老的、公认的、世界性的、自由的大城市,但是在很发达的地区和远离发达地区的边界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些作为贸易中心(媒介中心)的城市区域。这些城市区域由于从发达国家进口商品而迅速扩张,这些地区的移民率也很高,这些移民大多都是年轻人,他们认为这是极具实验性和大胆的事情。通常,他们有固定但不正式的交换技术知识和概念想法的组织。猎奇是他们的常态。无论在意见相同的个体还是意见相左的社会经济文化群体中,都会有高水平的协作,这就是一个开放社会的原型。而政府文化创新与企业文化创新是所有创新活动中,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最有价值的通货。 (作者李明,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企业文化咨询师,企业文化测评专家,长期专注于企业文化诊断与评估,企业价值理念的提升,热心关注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与看法,联系电话:13691259001,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