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综合文库 >> 正文
企业的素质与气质           ★★★ 【字体:
企业的素质与气质

作者:秦合舫     人气:32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我在第二章里用流动的“水环境”来形容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在传统的企业经营要素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设备、厂房等资产由于其包含的知识含量的快速变动和贬值也在相应的贬值,这和传统的企业会计计算中的设备磨损而带来的折旧概念有根本的不同,企业购置了某种生产设备之后,即是不使用,由于物化于其中的知识、技术、专利等因素的贬值,设备也会相应的贬值,使得设备本身的可利用周期大大缩短,这就要求企业一旦投资于设备之类的“重资产”,就必须在一个较短的周期内发挥其产能尽快变现,否则就只能形成企业的债务负担。而且物化之后设备的专用性比较强,当企业的业务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转移的价值比较低,反而把企业锁定在了一个固定的业务上。就是说,设备之类的重资产所具有的快速贬值、专用性等特点,使得投资于“重资产”不能给企业带来资源上的长期的积累。厂房虽然是一种标准化资产,由于厂房是一种不动产,无法转移,厂房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其工程造价,而在于其所在的位置所拥有的对某一产业的集聚功能,从而带来生产的便利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所以厂房也不能给企业带来资源上的长期的积累。

传统的企业管理中,厂房、设备是记录在会计的固定资产科目,在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这种方式显得不太适应,特别是对某些不确定性非常高的特殊产业来说,这种计算方法使得企业的帐面价值和真实价值发生比较大的背离。可口可乐的总裁说“即使可口可乐的所有厂房一夜间烧毁,第二天就会有银行愿意贷款给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也会很快重新恢复起来。”,一方面是因为可口可乐的主要资产是它的配方和品牌。从营销的角度,这证明了可口可乐的品牌号召力。换一种理解,这说明可口可乐的整体构架是以品牌、配方这两种“轻资产”去驾驭厂房、设备、资金等通用资产。对战略投入来说,厂房、设备等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应该做为流动资产来处理。特别是在战略的长周期里,把厂房、设备做为固定资产的意义更是越来越小。做为流动资产管理的意义在于:这种投资不再有战略价值,而是企业根据市场波动周期进行调节的市场资源。

如果做为市场资源,厂房、设备的处理上就会带来根本的变化,第一,可以购买,也可以租用,就是采用外包的方式组织生产能力。具体是购买还是租用,可以放到营销分析的流程中进行规划,如果是紧缺资源,拥有之后可以带来产品竞争上的特殊优势,可以购买,如果是一般资源,就适宜采用外包的形式。第二,生产能力的形成期要大大缩短,无论是外包还是自己投资建设,生产能力的形成都有一个建设期,当厂房设备不再做为战略性资源进行投入的时候,放在营销流程中进行规划,周期就要大大缩短,即使是外包,生产能力也不是把产品委托给一个厂家生产就可以了,关键是和厂家建立起稳定的、高质量的产品供应关系。如果是自己建设,建设的速度其实在于企业项目管理的能力。所以,厂房设备不做为战略性投资的前提是,企业把提供高质量产品的竞争优势转移到了和外包厂家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外包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轻资产”上。

企业做为战略性积累所要积累的资源应该具有长期可维持的价值,并且可以和市场一般资源相结合转化为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资源。

在企业的战略规划中,企业首先要确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即企业的使命和愿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多企业是根据业务范围来划

,比如“一个电信设备商”,“一个家用产品零售商”,对于一些不确定程度比较低的行业,比如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市场空间不会萎缩,市场竞争的模式不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的行业,这可能还适用,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做为一个在较长的周期内进行规划的基本战略问题,把它定位到动荡的外部市场上,其实是不准确的,华为公司在其98年做的《华为基本法》中,对“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的回答是“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但在2004年就开始进入电信终端市场,说明在电信这样不确定性非常高的产业,基于市场进行定位非常容易失效。

确定企业是个什么类型的企业,做为由人组成、服务于人的组织,企业的自身定位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是一个什么人组成的企业”,第二,“是为什么人服务的企业”。从第一个方面出发,企业可以形成创新、效率、速度、成本、强硬、灵活等企业属性,由此回答企业“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的命题,从第二个方面出发,企业可以形成生命、满意、快乐、成功、美丽、尊重等客户目标。那么,从第一方面选择一个,从第二方面选择一个,就形成了对企业自身的定位“我是一个采用什么满足人的什么需要的企业”。我们前面谈到过,“越是趋向于基础不确定程度越低”,对于回答“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样的愿景和使命命题,因为涉及到一个非常长的时间跨度,其间产品、技术、模式都可能经历多次的变革,只有趋向于基础和本质,才能真正代表企业在一个长周期中的真实诉求,否则,即使定义出来,也是一个摆设,企业并没有基于企业的基本命题可塑造和积累的东西。

《基业常青》中分析的高瞻远瞩的公司的寿命都超过50年,而在这么长的发展过程中,要做为一个可以保存的“核心”,这个做为企业最基本属性的东西,只有指向人的最基本的特性和需求,才能够超越市场表面的波动而无需更改。我们来看一下IBM,从制表机到大型机,从大型机到PC,从硬件到软件,从软件到服务,业务跨度非常大,IBM不变的是什么?是做事的态度,IBM始终是采用前瞻大的产业机会――大胆投入――形成垄断经营,一旦一个行业形成效率竞争,IBM就一定要退出,否则就可能亏损。那么,我们从基础来定义IBM的话,IBM实际上是一个“采用创新方式满足人的工作效率的公司”。

“采用什么方式、满足人的什么需求的公司”,可以说是构成一个公司的生命基因的碱基对,拆解任何一个有历史文化延承的优秀的长寿企业的生命基础,都可以看到在这个基本命题的企业假设。

“采用什么方式”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素质,通过企业的愿景进行定义,“满足人的什么需求”代表了一个企业的气质,通过企业的使命进行定义。

围绕企业的素质而展开的工作构成了企业的内在的能力群组,围绕企业的气质而展开的工作构成了企业外在的品牌群组,企业资源的积累就是围绕塑造企业的素质和气质而展开。

(节选自作者的战略研究专著《战略,超越不确定性》,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