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综合文库 >> 正文
日本人的“契约意识”           ★★★ 【字体:
日本人的“契约意识”

作者:佚名     人气:32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初到日本的中国人可能对很多事情都不习惯:开车出行到住宿地,要把车钥匙交给宾馆的服务员;在电器行买东西,店家从不当场开包试用新商品性能……在日本住久了,就都理解了。因为在日本人看来,交钥匙免去了客人自己泊车的麻烦;买电器时拆包试用则会被误解为对店家商品质量的不信任。

有位跑了一辈子社会新闻的日本记者,把上述日本人的习惯称之为兑现承诺的“契约意识”。承诺人如果没有兑现自己的保证,自会觉得理亏。同时,承诺人做任何事情都会“丑话说在前头”,要做什么,怎样做,可能会引起什么后果,这些后果谁来承担,都会说得明明白白,您中意与否请事先说好。日本律师协会的笠井先生告诉笔者,日本的各种法律都比较完善,对各种形式的违约行为都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办法。日本人维护“契约”的意识非常强,他的律师事务所每年接受的案件半数以上是追究“违约责任”的,案子千奇百怪:有状告橡皮没标明不能吃的或火车晚点没事先通知的,也有揭发自己丈夫有外遇的……只要证据确凿,按法律,这些不当行为都会受到处罚。

日本的企业文化更是把“兑现承诺”放在经营理念的首位。在日本,保证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质量问题是企业经营的根本,有了问题最好老老实实地公开、召回,否则会被市场抛弃。一旦企业爆出刻意隐瞒质量问题的丑闻,也就离倒闭不远了。去年,三菱汽车公司欺瞒质量隐患的内幕被曝光,高层领导集体辞职,几位负责人还在去年6月份相继被捕。但是,日本人仍然拒绝丧失诚信的三菱扶桑牌卡车:不仅日本警视厅和消防厅宣布拒购,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中也有38个拒购,这其中还包括三菱汽车生产基地所在的地方政府。

监督诚信问题的力量之一是媒体。各种“失信”新闻是日本记者的最爱。去年日本京都地区暴发禽流感,首先发生疫情的是浅田农产船井农场。然而,身为日本养鸡协会副会长的老板浅田肇知情不报,招致了舆论的激烈批评。虽然浅田辞职,但媒体仍不放过。有记者干脆整天蹲守在养鸡场老板的家门口,一出来就打开摄像机,不断地质问,最终逼得浅田夫妇上吊自杀。前些日子,《朝日新闻》有位记者为出名造了一篇假新闻。事发第二天,《朝日新闻》马上登报道歉,开除记者并调离相关领导,随后又派出记者调查前因后果,一一曝光,最后还用了几个版讨论这件事的教训,生怕失信于读者。

日本社会对于不能兑现承诺的惩戒来自于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制裁、市场制约和舆论监督等多个方面。在种种约束下,兑现承诺已深入到绝大多数日本人的潜意识中。一位在日本工作的朋友给记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留学时代,朋友曾在一个比萨饼店打工。有一次,一位客人打电话订了一份普通的比萨饼,累了一天的朋友误把一份比普通比萨饼贵上一倍的特制比萨饼装进了饭盒。结果,客人勃然大怒,不依不饶。老板低声下气地在电话里道歉了好久,后来还是亲自拿了两份比萨饼上门赔罪。朋友也因此事被炒了鱿鱼。闻此,不由人心生感慨。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