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综合文库 >> 正文
中国企业凭什么生存           ★★★ 【字体:
中国企业凭什么生存

作者:叶生 陈育…     人气:20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本文是经盛咨询公司12月份即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第三种管理模式-中国企业文化战略》书中的部分内容连载之一,它是经盛管理咨询文库中企业文化实操系列的第二本。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本论述企业文化战略的专著,它从理论和实践各方面全方位对企业文化战略的定义、流程、规范、实操做了介绍,书中配合经盛咨询公司的许多案例,帮忙读者理解和操作企业文化战略。


   中国企业凭什么生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问一下我们自己,中国企业有什么竞争优势?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廉价劳动力,但如果我们的优势真是廉价劳动力的话,很快就会发现我们这个优势正在失去,其实廉价劳动力只不过是我们短期的一个竞争优势而已,绝对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我们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培养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根本在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创新出中国式的管理模式,因为只有文化才是不能模仿的,只有文化才可能永恒,所以这是我们立足世界的根本。

   对于中国式管理的探索,中国各界的精英已经做了许多努力,无论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中,如何建立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有效管理模式是所有关心中国企业未来前途的人的共同心愿。我们对于西方管理导入中国而引起的水土不服早有实践经验,这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必然要上的一课,以科学管理为主要特征的西方管理碰上烙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国企业,其文化冲突的现象难于避免,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我们所考虑的是,目前许多中国企业家对于西方管理的盲目崇拜,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偏激,让我们担心中国企业界是否会出现崇洋媚外现象,不顾中国企业实际情况而对西方管理技术的追逐。另一方面,现在市场上畅销书基本都是外文管理书籍,这从侧面说明中国企业对于科学管理理论的热衷,我们并不排斥引入西方先进的科学管理理论,但从这个角度分析,对中国式管理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人士及成果从比例上来说确实相当缺乏。经盛管理咨询在对企业管理咨询中和各界人士进行了许多探讨和研究,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等科学管理为基础的一套体系。尽管这种研究和探索刚刚起步,但它代表了中国式管理的一个研究方向及课题,而且这套管理模式已经在许多企业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实践,也就我们所说的经盛“战略-文化-人力资源”三环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是企业文化战略,本书将重点介绍中国企业文化战略的各种定义、运作和相关流程,对于公司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我们将会在经盛管理文库的其它书籍专门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参考一下我们的相关书籍。下面我们将本书的一些主要观念与读者分享一下。

   中国企业需要建立符合具有自身生命力且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中国企业更需要基于自身文化环境的企业文化战略管理模式,中国管理咨询需要更适合中国企业植根发展的企业文化理论支持以及企业文化战略管理咨询实践技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生于斯而长于斯的本土企业有着脱离不了的传统历史沉淀,在本土成功企业应用西方管理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时,我们清楚地看到他们在企业运行的基本管理哲学中,无不充盈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辩模式。致力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证研究与哲学思辨相结合,企图发展出来适合中国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模式是应然的使命。

   中国企业管理有着天然的后发优势,也就是在强大的政策导向中快速成长,并且面临对西方所有管理思想的尽情应

。大部分企业都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生产竞争、营销竞争以及品牌竞争的阶段,并且已经开始在战略和文化上感到迷茫,甚至在战略规划已经明朗,未来的路已经明确的情况下,仍然为如何凝聚人心而困惑不已。中国企业无须重走西方旧路就可以捕捉到文化竞争的硝烟,尽管大部分企业可能尚未交班或者正处于第二代领导人的阶段,尽管大部分企业在急剧发展之中尚未完全消化什么是管理,我们仍然坚持中国企业必须将企业文化放到战略管理的高度上进行重视,否则企业文化管理框架无法搭建,只靠战略的执行以及人力资源的激励,难以支撑未来的国内外竞争。

   基于上述两点,中国本土的管理咨询公司作为本土管理模式的开路先锋,将承担着研究、发展适合本土企业文化的理论及实践任务。根据目前的企业文化业界,负责任的学者研究仍然侧重于挖掘以西方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或者忙于不断深入构建企业文化理论的框架;部分开拓市场者则在尚未具备企业文化理论理解的情况下,试图从人力资源测评的基础上发展企业文化测量,难以有全面及后继解决问题的能力。经盛管理咨询是目前主导的企业文化中的企业哲学流派。

   中国管理咨询业中战略与文化是高端,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有足够的底蕴为中国本土企业贡献心力,才能从根本上抓出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我们一直在努力丰富企业管理咨询全方位的综合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探求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的创立,并制定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咨询的规范,指导中国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操,以使更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更多的管理者能够运用企业文化管理工具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就目前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实施流程而言,仅仅是就流程而流程,在导入企业文化管理咨询的公司中,企业文化实操者仍然感到迷茫。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战略实施要深入开展,其关键在于思维模式的转变与提升,因此,我们并不仅仅提出我们所独创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型、工具、流程、文案,同时也注重于阐释支撑四大模块背后的管理思维,只有思维的提升才能决定企业文化的升华。

   最新企业文化管理技术的主要结构应然包含概念、工具、规范、文案四大模块。

   概念主要是为了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有共同的含义界定,取得共识。中国企业文化领域尚未足以形成强大的研究学科,企业、学界、咨询界、相关部门用的概念各有不同,杂糅而不一,这样的局面难以使学科发展,难以使企业文化界形成合力,同时也为企业文化的推广制造了障碍。因此,我们依据实践经验及理论支撑,形成一套较为权威的概念系统,以概念之珠搭建企业文化研究框架。

   工具则重于分析。管理咨询的武器在于分析模型及工具,基于其结构化思维模式,基于其对管理规律的系统思考能力。正是工具的使用,使企业文化管理咨询远非企业形象策划可比。其使企业文化从策划真正过渡到了咨询,从感性思维为主过渡到了理性思维为主。正是工具的使用,才能使企业文化从虚入实地进行实证研究,进行量化、进行测评、进行解剖、进行固化。

   规范主要是解决企业文化管理咨询或企业文化实操过程中不规范或不成熟的操作流程,试图从流程规范的角度保障结果的准确,保障实施的质量。文化并不仅是创意与策划,更多地是固化的制度与行为,文化同样只能通过制度与行为才能得到载体,体现力量。规范能够最大限度地使企业文化咨询脱离策划的阴影,脱离随意。

>    文案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与媒体,企业文化的思想与情结均通过文案而得到凝结、升华与传播。格式之美框架之严,既充分展示感性思维之美,更体现逻辑分析之美。企业文化虽为外来之物,但应用其神而不用其形。中国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文案应当体现中文的特色,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特色,而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描述。那只能让中国企业丧失个性。

   上述是我们书中的一些观念,大部分内容及技术都是经盛咨询的独创,具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例如对中国企业文化战略的定义及运作流程、企业哲学的创新及运用、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和战略的协同等等,尽管在我们提出之后也有相关人士的追随,但经盛咨询作为原创及创新者当之无愧。但我们也清楚,这些都是在前人以及同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众多对中国式管理热衷的各界人士的贡献,就没有经盛咨询的研究成果,我们只是众多研究及实践中国式管理中的沧海一粟。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