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品牌文化 >> 正文 |
|
|||||
Google:颠覆之路 | |||||
作者:刘军 人气:35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与其说Google又推出了一种“新玩意儿”,不如说Google又一次冲出了边界,冲到了界外。用现行的游戏规则衡量,这固然是又一次的犯规,但从创新的角度看,这何尝不是有益的“突围”。 谁也不能否认,Google确实是一家吸引眼球的公司。2005年12月22日,Google击败微软,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在线(AOL)5%的股份。这是Google和微软因李开复事件对簿公堂之后,再次正面较量。 人们说三道四的声音未落,12月28日,Google又出新闻。根据以色列国家新闻网的报道,由于担心所提供的高精度卫星地图为恐怖分子或者“分裂武装”所利用,Google已经同意降低它所提供的以色列城市和相关目标卫星照片的分辨率。自从04年夏天Google推出GoogleEarth地图服务以来,印度、泰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都已经表示了强烈不满,Google此次对以色列让步,其它国家可能同样会迫使Google采取类似的做法。 GoogleEarth所引发的争议从一个侧面显示了Google的颠覆力。颠覆首先是创新:利用GoogleEarth,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轻松找到住所、企业、甚至是一条胡同、一家小咖啡厅的所在位置,查看自己的出行路线,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便利;颠覆同时也意味着破坏——GoogleEarth的强大功能使国家安全、个人隐私都受到了威胁。享受便利的人为Google喝彩,吃了亏的却不肯善罢甘休,Google的颠覆之路就在这两种力量的夹缝中,曲折前行。 回头看Google 2005年遇到的麻烦,大多跟这次向以色列让步的事有些相像。只不过,这次的“罪名”是影响国家安全,以前的则是侵犯知识产权。先是3月份,法新社状告Google侵权,最终Google决定把法新社从Google新闻站点的索引中删除;10月份,美国出版商协会递上诉状,美国出版界鼎鼎大名的几个巨头联手状告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有意侵犯图书版权。 仔细分析Google碰上的这些麻烦,里面有一些共性的问题。数字时代,知识产权问题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法律的滞后使得搜索引擎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存在着大量的争议。GoogleEarth引发的争论也是因为相关法律存在空白点。互联网法律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国际层面上还没有出台限制“GoogleEarth服务”的相关国际条约,所以对此国际没有统一标准。但如果某国法律有不得公开包括该国军事基地、政府重要机关确切位置的机要信息的内容,那么Google就不得违反。 Google针对GoogleEarth引起的争议,为自己进行了辩护:GoogleEarth服务所提供的地图多半来自网络上的公开图片,即使Google不推出此项服务,有心人士仍可在网络上找到这些图片。至于隐私权的问题,为Google提供GoogleEarth服务的钥匙孔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卫星照片的细化程度不足以看到一辆车牌号或行人的具体动作。不过,这些辩护和解释在现行法规背景下显得苍白乏力。 知识产权、国家安全、隐私权,Google在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模式时,也在不停地遭遇一个又一个的规则障 。宛如一个疯长的孩子,Google一次次的颠覆所遭遇的最大敌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冲破衣衫的“个头”。在Google把“互联网还能做什么”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时候,穿在别人和自己身上的原本中规合矩的“衣衫”,突显捉襟见肘。因此与其说Google又推出了一种“新玩意儿”,不如说Google又一次冲出了边界,冲到了界外。用现行的游戏规则衡量,这固然是又一次的犯规,但从创新的角度看,这何尝不是有益的“突围”。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