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中企文化 >> 正文 |
|
|||||
外企缘何丧失战斗力?——对企业文化力量的重新审视 | |||||
作者:徐珂 人气:25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外企缘何丧失战斗力?——对企业文化力量的重新审视 编者按:攻势凌厉的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正面交锋中逐渐取得上风的故事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只是,故事主角的名单正迅速扩大。以两年来令人侧目的移动电话市场为例,信息产业部最近公布的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移动电话制造商的市场占有率从2001年的22%升至2002年的39%,而摩托罗拉的市场占有率从29%降至26%,诺基亚则从22%降至18%。
当上下级关系的文化差异较大时,上司不懂沟通而一味地要求所有员工迁就他自己,问题就会出现:要么员工陆续走人;要么大家集体和上司玩游戏而不实在做事——在大公司有个普遍的现象,大家都很冷漠互不干预,对工作的感觉就是吃饭的工具,大家也都看惯了那些想往上走的人的心思,所以无需太卖命,混得过去就算了。人们经常会说:老板是不能选择的,只能忍了。 久而久之,这个团队将不再有生气和战斗力。当市场发生变化或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时,这些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很多在中国的跨国公司都在玩兼并,搞改革,而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遇到了内部管理的问题。难道它们以前没有管理吗?当然有。但是无论它的管理曾经是多么成功,没有企业长远发展的企业文化管理,到今天只能是从头再来。 当这个团队不再有凝聚力时,竞争对手就很容易进入市场。举个例子:在销售渠道里会有一个客户和很多上游资源的厂商有业务关系的情况。我看到过客户玩得开心时随即打电话叫一个国内厂商的分公司老总出来玩,这个老总很快就来了,一直陪到最后送客户回家。后来客户告诉我说,如果你是客户,你是否会拒绝和这样的厂家合作呢?这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当你问及跨国公司的员工与客户的关系管理时,他们会很自然地告诉你“我没有必要搭上自己的时间去讨好客户,然后让我的上司去他的上司那里领功请赏。” 看看本土企业是如何关注和留住人才的:有个经销商的分公司经理曾经业绩非常好,由于在公司调整的短时间内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刚好别的公司在请她去,就提出辞职。当老板知道此事后,马上打电话给她,要她先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到国外散散心,回来后转到另外一个岗位上继续工作,其他不用再多想。后来这个客户告诉我说:“你无法拒绝老板的诚恳”。这个经销商还会安排公司付费让中层雇员去参加MBA的课程培训,而有些跨国公司连员工申请读书贷款的事宜都不予批准。同样都是在雇佣员工为企业创造利润,相对本土企业的系统流程不完善问题,跨国公司是否能够感受到在两种机制下人才竞争优势,到底是系统的流程管理不容易赶上?还是关注人性和理解本土文化更有难度? 在企业中,实施管理层这个最重要的环节能否真正接收到一个积极的健康的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把管理者粗略地进行分类,有两种类型的管理者。一种是智慧型,一种是技能型。智慧型的管理者懂得把人性的因素放入管理中,充分挖掘和发挥整体的力量;技能型的管理者注重自己的经验、硬性的数据和做报告的能力,喜欢拿来主义,能干的往前冲,不能干的往下砍。这两种管理方式,一个注重长期和远景,一个只求短期业绩的快速增长。哪一种对企业长期发展更加有益,相信所有的人都能一目了然。 而在今 的中国市场上,我们更多的是在国内的民营企业当中看到第一种管理人才的大批涌现。这不得不为那些全球性的大公司感到惋惜,它们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并将先进的市场营销经验带入中国,帮助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专业营销人才以及其他技术领域的专才。当面对今天巨大又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时,它们却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焦躁,而始终没有真正理解本土文化的精髓所在。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