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领 导 力 >> 精英人物 >> 正文 |
|
|||||
郎平:我仍然是一个女人 | |||||
作者:庄怀青 人气:30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执教美国,同胞支持 “一个中国人执教一支美国国家队,这在美国当地的华人看起来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郎平说,今年5月她第一次带队,在美国国内一所小城市的中学打比赛,结果没想到当地华人一传十、十传百,都开车涌到这所学校,所有华人都在为她感到自豪,为她加油鼓劲。有个老华侨见到郎平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觉得太光荣了,我们都为你而感到骄傲。”这次在宁波,我注意到郎平在说起这件事时仍然难掩心中兴奋之情,而这正是郎平的动力所在。 其实早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美国排协就曾向郎平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够出任美国女排的主教练。当时身在意大利俱乐部执教的郎平,在接到美国方面的这个信息之后,没有多做考虑就拒绝了对方的好意。因为,郎平想到当时的中国女排还处于一个爬升期,还在向世界冠军的目标发起冲击,如果一旦执掌美国队教鞭,那么对中国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身为中国人的郎平不想看到她带领美国队,去打败中国队,这一点至少在个人情感和心理上是无法接受的。 那么后来为什么毅然出山呢?郎平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如今的中国女排已经成长为一支世界公认的强队,最重要的是中国队已经两夺世界冠军,实现了郎平当年的愿望。中国女排各方面已经成熟,即使她担任美国队主教练也很难对中国队构成威胁。 其次,作为母亲,她必须要尽到照顾女儿的责任。在当年执教中国女排以及后来出任意大利俱乐部主帅的这10年里,她与女儿聚少离多,“女儿都快不认识我了。”女儿白浪今年刚满13岁,正是心理和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做母亲的必须多照顾她关心她,多陪伴她,以保证母女两人有时间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第三,美国排协给了郎平一个十分宽松的执教环境,既没有具体的成绩目标,也不加以任何干预,这使得郎平感到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可以有更广阔地施展自我能力的天地,亦是实现她执教能力的又一次证明。因此,在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之后,郎平选择了今天的美国队。 当然,郎平告诉我,最为重要的是当中国国内同胞事先得知她即将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时,绝大多数表示支持与理解,希望她抛开顾虑,迎接新的挑战。“要说当时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假如这次国内反对声激烈,我还不一定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郎平很感谢国内同胞有如此开放的心态:“国家强盛,国人的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若是在10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要感谢所有支持我关心我的人们。” 接手队伍,困难接踵 雅典奥运会后,美国女排发生重大调整,参加奥运会的绝大部分主力队员先后离队,留给郎平的这支队伍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支业余性质的队伍。 由于美国国内没有排球职业联赛,国家队球员来自各大学的在校生和少数大学毕业后在欧洲或日本参加职业联赛的球员。按照美国“大学生运动员生活和运动组织”(NCWA)的规定,在每年1至5月,每个学生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个月的训练,每天训练时间不 超过两个小时,一旦违反规定,学生就可能被取消奖学金。 郎平说:“如果我的女儿本来有全额奖学金,因为要参加国家队训练而不得不放弃,我也很难支持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郎平要将目前这样一支起点低、水平差的队伍的实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能够与高水平的队伍过招,短时期内是不可能的。 上周,美国队打完泛美杯赛回国后短短一天里,就有5名队员因为要完成考试而不得不离队。郎平说,这次到宁波参赛的队伍还是她临时拉来的,但就是这样这次大奖赛打完后,仍有4名队员因个人理由将要离开。 这就是郎平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在宁波北仑的训练馆里,我们所看到的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美国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不会发球、不会传球。郎平说:“我现在要回忆我当初学排球时教练是怎样教我的,没办法,美国没有严格的排球教练员资格制度。换言之,教练也是业余的。有很多人,自己买本关于排球技术的书看一看,就可以当教练了。” 不仅如此,作为美国女排的主教练,郎平现在身边连固定的助理教练都没有,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次来宁波的日本籍助理教练是受美国排协委派,身份居然是一个志愿者,连工资都没有。与以往在意大利执教职业俱乐部不同,这次郎平带美国队所面临的挑战显然是她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那就是要重新学习和掌握带一支业余性质国家队的方法并适应这种慢节奏的训练过程。 带教方式,自我创新 虽说要带好一支显得稚嫩的国家队难度不小,但郎平一直觉得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时不能退缩。曾经出任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郎平熟悉中国队的打法,也比较清楚中国队的弱点,她会不会照搬以前的一套训练方式,并依样画葫芦,训练出一支中国式的美国队?她不会这样做,她心中已经有了另一个如何带队的初步蓝图。郎平认为,由于人种的关系和个体上的差异,尤为重要的是两国训练体制不同,文化背景各异,所以要带出一支技术风格成熟的美国队,必须摸索出一套适合她们身体特点的技战术来。 郎平执教中国队时,推崇快速、灵活的技战术体系,但美国队则不同。郎平表示,首先美国队没有自身技术动作较为灵敏的队员,其次,在技术组成上她们缺乏实战的经验,尤其是缺少完成整体配合的训练条件。郎平说,美国队员存在移动慢、节奏缓、扣球技术粗糙的弱点,因此,让美国队员单纯模仿中国球员的动作,肯定是南辕北辙,走入误区。郎平直言,要像中国队打得这么快,美国队是学不了的。 郎平并不想透露她今后训练美国队的具体技术细节,但是她会根据美国人高大的特点制定一些战术,用力量和高度作为主攻方向来进一步提升队伍的战斗实力。郎平深知,未来女排争夺的主要方向是在网上,得网上者得天下。遵循这一战术体系,郎平将带领美国女排走高大化的道路,并融入部分亚洲人防守上的灵活性,以尽快形成美国女排自身的特点。 与郎平交流中,我明显感到这个昔日的“铁榔头”有着一种强烈的耻于人后的精神,正如诗云: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我知道郎平性情率直,心中有话窝不住。特别是当她有了新的想法后,很可能会找个人,或者是同事,或者是朋友,哪怕是刚认识的人,聊聊天,作为一种思考方式 在这一来一去的探讨中,她不仅把她的思路、想法乃至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告诉了你,更重要的是,她自己可能也会更清晰地理清了思想脉络…… 个人生活,温柔多情 郎平作为运动员,当年在赛场上赢得了“铁榔头”的赞誉,她个人在球场上拼搏的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一个时代。在人们的印象中,说起郎平,就是那个在球场上神情坚强、指挥若定的“铁娘子”。但是郎平也说过,她作为一个女人,也需要鼓舞、需要温情。生活中的郎平,有着每一个女人同样的梦想。 在美国的时候,郎平会出去逛街、购物,看到心仪的服装、饰物,她同样会爱不释手,挑花了眼。直到现在,郎平在美国家里的电视机柜上,还摆放着10多个米老鼠,一些小篮子、小靴子等工艺装饰品还搁在她的窗台上。 这次郎平回国,她会询问起一些朋友包括一些熟悉的记者朋友的情况。郎平记忆力很好,一般以前采访过她的记者,隔了很多年,她仍会记得并主动寒暄握手,显示出她特有的友善、谦逊、彬彬有礼。除了排球,生活中的郎平也喜欢与朋友探讨人生,在国外,有时与国内的朋友打起电话来,会煲上几个小时的电话粥。郎平曾经自我评价说:“我是一个多情、感性、温柔的‘铁榔头’”。从1995年回国的那时起,郎平在美国的家庭犹如地震后的房子般塌了。婚姻上的地震并没有使郎平垮掉,她说过“婚姻没有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于是,自那以后的郎平,将生活的重心更集中在排球事业上,她希望大家关心她所带的队伍,而不要多在她的个人生活感情上品头论足。 直到现在,郎平关于婚姻问题一直都不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郎平说,拒绝谈这个问题,是因为这纯属个人隐私,一谈起这个“会让我分心”。 郎平说,关于这方面,她会十分地清醒,也会更加地小心,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朋友之间说说可以,但放置于大众的面前就不妥当了。 个人性格,感性直率 从小生活在北京的郎平,她的性格中一半是北方人的直率,一半有南方人的细腻。采访郎平,大家会有一种感觉,郎平对人很直率,也比较诚恳,她回答问题不会拐弯抹角,但不想回答的绝不会多说。 当年她带中国女排到上海参加世界女排大奖赛,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明天比赛会采取什么战术”,郎平马上回答“你难道要我在对手面前暴露中国队的战略意图吗?” 1999年辞职后的郎平,在浙江余杭参加一次全国排球工作会议上,当主持人宣布会议行将结束时,郎平立即抢过话筒表示,“我还有话要说,如果现在不讲,可能我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当然,那时的郎平可能想不到,今天她会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再次出现在全国乃至世界媒体的面前。 当年在离开中国女排主教练位置时,郎平还直接指出中国队所存在的不足。她以自身为例说道:“我做运动员时杠铃可以卧推到50公斤,但现在的女排队员最多也就推30公斤,有些队员还应当更加努力一些,否则今后很可能被淘汰。” 宝贝女儿,幸福源泉 那天谈起她的女儿,郎平思索的眼神中露出光亮。她表 平静地说道:“谢谢你关心我的女儿,她很好。”话虽然不多,但我明显感觉她内心里还有许多话想要说出来。“她是我的幸福源泉,是我心灵上的慰藉。”确实,当郎平一个人感到孤独时,女儿会填补她精神上的某些失落和遗憾。郎平说过,生活在一个家庭里,你不能两方面都没有,精神上缺失,物质上匮乏,你会觉得很贫穷,任何人都不能够这样生活。 “中美女排决战奥运只是我的一相情愿” 记者:第一次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带队在中国赛场参加比赛,心情如何? 郎平:心情还是比较平静的,现场观众非常热情,我感觉有点像当年带领中国女排比赛时那样,很高兴,人们都在为美国队加油,这是大家理解和支持我。 记者:希望美国队以后会有怎样的成绩? 郎平:这次比赛让大家失望了。这支队伍离成熟、离成为一支世界强队还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所以现在我也很难估计她们会走向一个什么高度。 记者:来此之前对这次比赛的结果有一个什么样的心理准备,比如首战0比3输给荷兰队。 郎平:这样的结果是在我预料之中的。她们在泛美杯的比赛中就是这个样子,技术差,和现在世界女排的许多强队还缺一个档次。 记者:主要问题在哪里呢? 郎平:前面也说过了,问题很多,原因不少,但现在无法解决,至少要等到大奖赛结束以后,才可能慢慢去做调整。 记者:你认为美国队现在最薄弱之处在哪里? 郎平:发球、一传都不行,其他的不多说了,反正大家也看到了。 记者:你认为美国队在北京奥运上会和中国队争夺冠军吗? 郎平:我也是这么想,但这只是一相情愿,美国队要走的路还很长,目前队伍没有主力阵容,更缺少比赛经验,这次来参赛的两个主攻手还是第一次出远门来这里比赛,她们太年轻了,根本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所以,看着这些队员,我甚至担心美国队到时连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都拿不到。 记者:这次回去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郎平:首先我会回去和美国排协商量,想办法延长队员的集训时间,否则光靠这每年两个月的集训,根本别想出啥成绩。 记者:冲冠军、拿金牌会是你这次执教的第一选择吗? 郎平:我并没有那样想,美国排协和我都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我只是将带美国队作为我的工作,这只是我的一份工作,而我喜欢这个工作。 记者:它和当年你回来执教中国女排有什么不同吗? 郎平:现在我感到很轻松,当然我也知道要带好美国队需要花上更多时间,我会为此尽最大的努力。中国女排现在很强大,陈指导也成长起来了,我为此而感到高兴。 记者:能再说说当年你为什么要辞职呢?
郎平:我是临危授命,当时我的女儿才两岁,所以回来之前就和排协说好,只带到1996年的奥运会,后来又因为稳定队伍的需要又再带了两年,因为家庭的关系,当初回国就没有做长期留下来的准备。 记者:现在带美国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郎平:不太习惯,美国有自己的文化,他们国家的体育环境和我们的举国体制完全不同,对我来说首先要先适应这个环境,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该怎样去做。 在和郎平几天的接触中,我强烈的感受到,每当郎平在说起美国时,更多是用“他们”或者“美国”来表示,在说到中国时则多次用“我们”来表述。郎平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中国人,这次回来她使用的依旧是中国护照,在每次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美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一直坚持说中文,然后再由组委会安排的翻译将意思转告给她的队员或是荷兰、泰国队的同行。 中国护照、中国话、中国心,这就是郎平此次中国之行留给我的最深刻印象。 陈忠和:带美国队对她是一次挑战 郎平要带好现今的这支美国队,确实很不容易。这几天我们和美国队打了比赛,之前我也抽空看了她们的训练,发现了一些问题。美国队队员的基本功太差,技术不行,更缺磨合,所以要想在比赛中打出高水平就很难了,所以我认为这次对郎平是一次挑战,要想带好她们难度非常大。 还没有来宁波之前,就有媒体将宁波这场比赛说成是“和平之战”,这个说法挺能让球迷感兴趣的,如果这样炒作能让排球更受大家关注,也是件好事儿!到宁波后,我也和郎平聊了,主要还是谈球队方面的事,她告诉我目前的美国队根本没有捏合在一起,谈不上与强队竞争。美国队太稚嫩,全队要磨合好,还需要一段时间。 美国队现在看来还比较欠缺,但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美国国内还是有不少身体条件好的队员,如果多给郎平一些时间,让她回去后充分发掘一些身材基础好的球员,美国队还是有潜力的。当然,美国队以前的一些老队员仍可继续使用,现在美国队还有6名参加过奥运会的选手,3号哈尼芙身高有2米,另外她们的主力二传,队长阿莫,还有6号(巴赫曼)和12号(梅尔卡芙)都很有威胁。郎平是高水平的教练,相信她会有办法。 至于北京奥运会上,中、美两队能不能相遇,会不会在决赛遭遇,我想还有3年,这其中的过程谁也无法提前下结论,都只是一种预测。即使到时真的碰面,我希望大家的注意力不要过分集中于我和郎平,把这渲染成我和她个人之间的较量,毕竟比赛是两支队伍的事情,球队是一个整体,不要人为地把它分割开来。 采访手记 郎平回来了,带着些许疲倦。既没有1995年回国执教中国女排时的踌躇满志,也没有6年前她辞职时的那份留恋和顾虑。这次回来,我明显感觉到郎平精神上的如释重负,以及那份对于祖国和家的眷恋。 6月22日,郎平作为美国女排的主教练,第一次率领美国队回到中国。昨天,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回来参赛我看到了许多体育界的朋友,我要感谢各位对我一如既往的关心,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的友善和热情。
如果说,20年前为中国女排创建五连冠伟业是郎平人生赛场的第一记重扣,10年前临危授命出任中国女排主帅是她的第二记重扣,那么,已过不惑之年执掌美国女排教鞭可以说是昔日“铁榔头”的第三记重扣。 郎平档案 1977年:17岁时入选北京女排 1978年:入选中国女排,为主力队员、主攻手 1980——1985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赛冠军,获“优秀运动员”奖 1982年:第九届世界锦标赛冠军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冠军 1985年:第四届世界杯赛冠军,获“最佳运动员”奖 1986年:任中国女排助理教练,辅助张蓉芳带队夺得第10届世界锦标赛冠军 1990年:重披中国女排战袍,获第11届世界锦标赛亚军 1995年: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1995年:率中国女排获世界杯赛第三名 1996年:率中国女排赢得第26届奥运会亚军,获“世界年度最佳教练员”奖 1998年:率中国女排获第13届世界锦标赛亚军、曼谷亚运会冠军 1999年: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2005年: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