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领 导 力 >> 精英人物 >> 正文
埃里克森职业精神之源:羽球明星和装卸工           ★★★ 【字体:
埃里克森职业精神之源:羽球明星和装卸工

作者:马楠丁     人气:31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在第九届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上,世界头号男双之一、丹麦老将埃里克森引人瞩目,不只是由于他高超老到的羽球技艺,还有他奋力拼搏的职业精神。

令人尤其感动的是,埃里克森不仅在羽毛球场叱咤风云,还要兼职养家糊口,做“装卸工”。何谓“装卸工”?埃里克森说,就是“把东西运上卡车,或者把东西卸下来。”想来,这份工作国人并不陌生,很少有人没见过。那的确是一份艰苦繁重的“苦力活”。各类明星们大抵是不会问津的。

而埃里克森却坚持地做,并且做得十分努力。他每周都要这样干30个小时。以一周5天工作日计,则每天要当6个小时的装卸工。这是何等坚毅的工作精神!这又是多么大的体力付出!

但埃里克森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谱写着他辉煌的羽球职业生涯。装卸工的苦和累没有能够阻挡他,他照样和老搭档汉森在各个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支撑埃里克森在羽球职业生涯中奋斗的动力从何而来呢?

其实非常实在:一是埃里克森对羽毛球职业的由衷热爱。按埃里克森母亲的说法,她粗手大脚的儿子“很有天赋,身体素质过人”,天生就是羽球运动员的材料。他“从小到大从来就没有受过伤”,可以说是个运动天才。李白曰:“天生我材必有用”,关键在用对地方。埃里克森干上了羽毛球,那真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一刀一个准儿。可这才是很不易的呀!天生的热爱,由于天生热爱的天赋而焕发的职业精神才会百折而不挠,万难而不屈,永进而无悔。

二是全家人对埃里克森献身职业坚决支持的热烈氛围。家里人的支持和理解对埃里克森无疑是最可宝贵的力量源泉。这次来北京参加苏迪曼杯赛,埃里克森的老父老母都来了,两位老人坐在看台的丹麦球迷拉拉队中间,深情地为儿子不断加油,父亲就是那个嗓门最大、热情最高的球迷。这真是一副真诚动人的画面。埃里克森能不为其所动?谁人又焉能不为其所动?不只是老一辈,埃里克森的后辈,他的两个女儿,一个10岁,一个5岁,也已经开始挥起球拍“继承父业”,而教练则是埃里克森的夫人、两个女儿的母亲。在这个家庭中,存在着浓浓的羽毛球职业的热烈氛围。这一切对埃里克森难道不是极有力的支持和慰藉吗?伟大的职业精神来自伟大的事业目标,也来自浓郁的亲情和爱的氛围。人才成长需要适宜的环境,这中间既有社会的大环境,也包括家庭亲情温馨的小环境。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家庭小环境往往会产生更长久更直接的影响力。大中有小,小中见大。这就是埃里克森的故事告诉给我们的一条宝贵启示。

埃里克森已经35岁了。对一位运动员来说,35岁已经不小了。在这之前,国人已经见到瑞典乒坛老将瓦尔德内尔的出色榜样,现在又有埃里克森活生生的范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人的潜力是难以简单量化的,也说明人们成才的潜力并非神秘莫测,常常是很通常、很人情化的氛围,被人忽略了,视而不见,司空见惯,不知珍惜,不善发掘,但却是无穷尽的伟大力量源泉。

中国人才,特别是体育人才应从埃里克森身上得到应有的有益启示,汲取埋藏在深处的伟大力量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