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领 导 力 >> 精英人物 >> 正文 |
|
|||||
朱一雄:闯荡海外50年,身在外域心在汉 | |||||
作者:彭自襄 人气:24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听说弗吉尼亚州南部丛林中有一所传播、教授中国水墨画的“中华艺苑”。“艺苑”的主人——著名的美籍华裔教授朱一雄苦心经营20多年,培育出200多名洋学员,已遍布美国各州、市。有的学员已成为中国画教授,又在开馆办学,向更多美国人讲授中国水墨画。它像粒粒种籽,到处生根开花。我决定对“艺苑”及其主人进行专访。 “艺苑”很有名气。它右邻的华盛顿·李将军大学,左邻的弗州军官学院,同为美国南部人文风光三大景点,成为人们向往和津津乐道的地方。 当我穿过松林、草地来到两幢中西合壁式的建筑物前,一位须发皆白、满脸皱纹的老人含笑走来。他就是我要造访的朱一雄老先生。当他了解我的来意后,便欣然领我参观“中华艺苑”的画廊、展厅、教学室及习画房。在展厅里,看着朱老先生绘出的上百幅中国水墨画,一股古朴典雅的意蕴和清新脱俗的情趣油然而生。那幅有九尺宽五尺高的《黄山烟云》,呈现出千峰万壑,奇松怪石,雾蒙云幻,欲静还动,生机盎然;那鲜花怒放的牡丹,婀娜妩媚,盈盈欲笑;在柳树枝头,用几笔勾画出的小鸟,展翅欲飞,灵活传神。尤其是那幅《青翠山谷大瀑布》水墨画,更引人入胜,但见叠泉悬瀑,万练飞空,汹涌咆哮,势若游龙。驻足画前,深感风风雨雨扑面而来,顿现“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的美境,令人逸兴遄飞,兴奋不已。从展出的《喀他林那山胝》和《弗州早春》等数幅画作中,也看出了朱老先生在描绘自然天成的西岸风光上,仍显示出中国传统手法善于以线条表现的奇效,尤其是以西洋技法揉入中国画风格,竟然了无痕迹,笔端生辉,充分表达了景物的神情和气韵,显示出画家的深厚功力。 从大事记、留言簿和成堆的感谢信中,我了解到不仅许多美国人前来这里学习、深造,朱老先生还经常走出去宣扬中华文化艺术。仅最近几年,他就先后应邀去澳州、加拿大、英国、菲律宾及美国各州举办画展200多次,赢得了画界高度赞誉。他致力弘扬中华文化所取得的成就,更博得海外炎黄子孙的尊敬。 年逾74岁高龄的朱老先生,从1947年厦门大学毕业后即赴菲律宾执教。1968年举家移居美国后不久,就应聘为华盛顿·李将军大学美术教授,主要教导学生们学习中国水墨画和东方美术史,兼授素描、水彩画、油画、版画、雕塑及熔铸。同时,他经常赴各地大学、美术馆、书画会作学术演讲,主持中国国画研究班及参加书画竞赛评审工作。朱老先生把对祖国的爱倾注于讲台,倾注于笔端,促使更多的美国人认识和热爱中华文化艺术。 朱老先生认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交流,重在基层,要着眼于“草根文艺”。他不满足于大学课堂教学的成果,早在1975年,他就着手创办一个人人都能学习中国国画的教学园地,并定名为“中华艺苑”。草创之初,物质条件很差。他拿出自家的两幢旧房和近八英亩草场作为“艺苑”的基地。当时的教室墙壁开裂,地板下沉,没有下水道,也无厨房和厕所。有人劝他,大学教授的生活已很好,何必自找苦吃。朱老先生却说,多一个教学场所,就多一个中华文化艺术的阵地,吃点苦心甘情愿。他放弃了寒暑假和许多休息日,在教一些年轻人学画的空闲中,拿起工具加固墙壁,修理门窗,铺地板,安装电线及水管,还建了平台和凉亭,种植了3000多株雪松和枫树。数不清有多少个 日夜夜的苦干,两幢总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楼房矗立在松柏枫林中,成为“中华艺苑”的理想课堂了。 1989年9月,朱老先生从大学退休了。他虽然被大学董事会一致通过、尊崇为终身荣誉教授,但他却毫不停步,更集中精力兴办“艺苑”。 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中华艺苑”尽管没有考试,也不给文凭、学位,但从许多州、市前来报名学习的人却接踵不断。学员中除年轻人外,还有家庭主妇、公司职员、医生、退休老人,甚至有经理、厂长前来拜师。学画时间短则一、二周,长则三个月以上。朱老先生对初学者总是耐心教诲,从最简单的磨墨、握笔、展开宣纸教起,手把手地教会匀墨、运笔、布局、作画、润色,直到学员能独立作画。对有一定基本功的学员则指导他们在提高艺术水平上下功夫。为了学员们习画的需要,他还将绘制中国画的全过程制成10多种录像带,在北美绘画界影响巨大。 朱老先生虽然以国画蜚声海外,但他牢记画好水墨画的“真经”在祖国。因此,他几乎每隔一年就要组织一批学员来中国写生、实习、观摩。 苏州的林园,无锡的太湖,扬州古运河,黄山的乱云、怪石、奇松,峨眉山的日出、佛光、萤火,厦门的海滨……无处不留下他和学员的踪迹。白天他带着学员们现场作画,晚上就围坐一室讲中国美术史和中国水墨画的历史传统,以及历史上一些著名画家高尚情操的事迹;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和长期蒙受苦难的历史。洋学员们从朱老先生口中了解到许多动人的故事,更加深了对中国的向往。前两年,中国高校校友海外联谊会和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邀请朱老先生去北京举办他的个人画展。他感到这是回祖国学习水墨画“真经”的极好机会,便率领的22名学员,组成美国水墨画学员访问团,从大洋彼岸来到北京。有人问他此行的目的,他回答说,在海外教水墨画,不回祖国取“经”,就会误人子弟。 时下,仍有百多名学员在“中华艺苑”学画,聆听朱老先生关于中华文化艺术的教诲。学员十分尊敬和感谢他。有的人结婚、生孩子举行欢庆会,都邀请他偕同夫人莅临。朱老先生自豪地说:“经常看到偌大的场面中有中国人,心里感到很光彩,我们没有给祖国丢脸。”为表彰朱老先生的业绩,他住家所在市的市长赠送他一把金钥匙。 浸沉在醉人的“中华艺苑”和主人的动人事迹中,我流连忘返。我祝愿老教授健康长寿、艺术常青。告辞时,朱老先生紧握我的手,深情地说:“我闯荡海外50年,身在外域心在汉。这几根老骨头能支撑多久就要不停地画下去,写下去,来寄托我对祖国的情思。”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