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领 导 力 >> 精英人物 >> 正文
刘宇兵:将水生意进行到底           ★★★ 【字体:
刘宇兵:将水生意进行到底

作者:佚名     人气:25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刘宇兵简介:
  1967年6月12日生于湖南衡阳。
  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自动控制专业。后分配至广东惠州唐德(中国)有限公司。
  1993年3月 创办广州市海珠区易通公司任总经理。
  1995年10月创办广州市怡文科技有限公司,任总裁。

  今年34岁的刘宇兵,回头看看过去的六年,会有一种恍然已过六十年的感觉。

  6年前,刘宇兵是一个离开校门、已在社会上“混了”5年、有了点积累并且确实拥有50万元现金因而雄心勃勃想自己下海创业的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闯进了原本跟他并不沾边的行业——水质监测仪器生产及系统集成——环保产业领域里的一个小小分支。

  即便是6年后的今天,这依然是一个极少有人知道的行当。想创业的刘宇兵一开始就撞进了一个绝对的“冷门”——在他进入初期,刘宇兵可以很自信地说自己完全没有竞争对手,因为,实际上当他的产品研制出来开始批量生产以后,他才突然发现,他原来所设想的“巨大市场”实际上还根本不存在,被他命名为“黑匣子”的水质监测仪器差不多成了他设想中的百万用户们(污染企业)避之惟恐不及的东西——谁愿意自己花钱买绳子往脖子上套呢!这个带着天真的梦想拿着全部的家当初次创业的年轻人,一下子懵了。

  但是,命运之神果然没有亏待第一个想出好主意的人。6年之后,刘宇兵终于看到了好运的降临。

  因为想做一个“巨无霸”, 所以进入了一个虚无着的“很大的市场”。

  1995年,想要自己创业的刘宇兵一直琢磨着要“找一个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可能演绎成‘巨无霸’的冷门行业,从一个产品开始做到一个产业,由一棵树成长为一片森林”。寻寻觅觅,刘宇兵偶然从报刊上嗅到了环保产业的未来前景。而就在那年,在广州清华大学校友会上,他意外结识了在广州环保局任职的一个校友,谈话之间,刘宇兵提到进入环保产业的想法。刘宇兵是学自动化专业的,跟环保也扯不上什么关系,校友建议他把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环保领域,兴许有前景。

  在创业冲动的支配下,刘宇兵在校友会后的一个月里,连续不断地到各地环保局拜访了他的清华校友们。全国忽悠了一圈下来,作出了做监测仪器的决定。理由是,当年国家建了多套污水和大气处理系统,但由于监管不够,这些系统的运行状态很差,往往是环保局的人一来,那些污水制造企业就运行污水处理系统,人一走,系统就关机,环保局也没办法。“为什么不生产一种水质治理设施运行监测产品呢?24小时自动监督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只要一停,就记录。” 刘宇兵想。有了那样一套自动监测系统,环保局管理排污企业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当时属于监测的企业大概有100万家,这100万,使刘宇兵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市场”。
他笔下的账是这样算的:100万家企业,1万元一套的设备,每个企业只装1套,产值就可以达到100多亿!真的是“想起来就兴奋”!如果事实果真如此,谁又能不兴奋呢?

  海水的味道其实真的不怎么

。 好几次,刘宇兵都被呛得 差点窒息而去。

  “今天没有死掉真是幸运。”每每回想起当年的莽撞,刘宇兵就有无限感慨。

  在诱人的产业前景的驱使下,刘宇兵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开发出了第一代水质监测产品,他给它们取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黑匣子” 。1996年初,热情高涨的刘宇兵开始了“黑匣子”的大规模推广活动。然而一年下来,他的“黑匣子”连广州都没走出去。到这时,刘宇兵才意识到他其实早该意识到的问题。

  主要是两条,一个是,谁来认可你的产品?没有行业标准,更谈不上国家标准。环保局的人会说,你的产品行吗?再说国家也没有明确要求企业一定要装这东西。还有就是,谁出钱装这样的产品?企业是不会主动的,那样的结果无疑是自己给自己戴上一副手铐。

  刘宇兵有点头大了。但是,势单力薄的刘宇兵不肯认输。

  在“破产”的巨大压力下,那一年,刘宇兵逼着自己当起了说客。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推动一个政策和一个市场的形成——既没有雄厚的资金,也没有环保技术的专业背景,更别说政府方面的强大资源,真是谈何容易!刘宇兵说这时候的他“一切靠游说”。

  刘宇兵从环保局入手,从国家局到省局,再到市县局,他拿出广东人天生的跑市场的本事,层层扫过、打通关节。“那个时候,需要的就是从上到下出红头文件,上面出政策下面才好动手。”性格原本并不那么外向的刘宇兵,就这样把自己逼成了一个“游说家”,原来,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个“纯粹的技术员”。

  “我到处去说,找各个地方的市长、环保局局长推荐自己的产品,一遍又一遍。练的多了,到后来出口成章,自己都感觉不到一点真诚。”刘宇兵苦笑。一年后,刘宇兵终于认识到,“往往是当你有了技术,但是还没有形成市场的时候,做起来就很困难”。其实,他何尝不是想说,当你有了项目、有了点资金,就凭着创业冲动盲目挺进,即便不死,也要闯过几劫才能活下来。

  刘宇兵没有当上“先烈”,命运终于对他露出了笑脸

  转机是在1997年出现的。为了配合淮河治水的零点行动,国家环保局要求企业出钱安装水质监测设备,“我们卖出去两套设备,赚了一点钱。但是,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信心。因为环保系统认识到了管理上不去,治理就很困难,而我们的产品就是帮助他们规范管理的最好工具。”1999年,国家环保局下达了在全国10个省市试点“黑匣子”的文件。“这个时候市场还没有完全启动,政策还在酝酿之中。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正式下达了‘黑匣子’的推广文件,并确立了在未来5年之内把国内自动检测系统建立起来的工作目标。”

  也就在这两年里,许多人嗅到了这个产业的金色气味,刘宇兵终于不再“寂寞”。但这时的他和怡文,不管怎样,已是水质监测这个行当里的老大哥了。刘宇兵庆幸自己活了下来,没有费尽心血后当了这个行业的“先烈”。2000年,怡文第一次突破了1000万元的销售额,一年赚进400万。

  当然,1000万与当初设想的100亿毕竟还差距甚远。喘过一口气来的刘宇兵现在又开始觉得不满足了——明明看到了巨大前景,为何启动起来就那么难?不过,刘宇兵已经没有激情再去当说客了——因为,现在好就好在,他不做了也还有人做,

些后来者——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环保局在新污染法里明确规定了排污企业必须在污水排放口安装水质监测设备的条文,并且统一了行业技术标准,公布了6家提供产品的企业,而怡文公司当然在其中。

  “未来5年的时间里,国家将在生态和环保领域投资1000亿,环保产业成为朝阳产业成为不争的事实。” 政策冰山的解冻,使刘宇兵看到了一个更大的蛋糕——环保产业链的形成。水质监测只不过是这个产业链里小小的一环,从水质监测到水控制、水治理再到水供应,已是商机无限。

  刘宇兵再次憧憬着这更大的机会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