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领 导 力 >> 精英人物 >> 正文 |
|
|||||
陈久霖发家史:神话是这样造成的 | |||||
作者:佚名 人气:25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中航油集团将15%的中航油股份售出之前,陈一再向集团承诺与新加坡法律没有冲突,已经请相关法律人士做了评估,因而集团层面没有再质询相关法律人士。出事之后,中航油集团颇有悔意。 在中国航油史上留下难以磨灭的一笔,这曾经是陈久霖的梦想———当然,不是以现在这样的方式。 执掌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8年来,陈久霖缔造了一个神话。2003年,他被评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对他充满溢美之词,中航油的运作还入选了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的教学案例。然而今天,这些荣誉只是让当初赞美他的人感到难堪。 尽管最后的调查还没有完成,但种种迹象表明,对于中航油在石油衍生品交易市场的5.5亿美元巨亏,中航油前执行董事兼总裁陈久霖将承担主要责任。刚过去的12月8日,陈已经在铁窗下走了一遭———上午在新加坡机场被当地警方逮捕,傍晚获保释。 “陈久霖有今天,油圈里的人并不觉得特别意外。”12月9日,两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油圈”中人居然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同样的话,他们分别来自油品期货业和中航油集团。 他们说,如果外界知道陈是怎么发迹的,就不会觉得意外了。最容易找到的一个佐证就是,翻阅国内油品业界的专业媒体,很少有人对陈久霖大肆吹捧,因为“圈里熟悉陈久霖的人都知道,陈久霖并不懂油,更不懂期货”。 从3%到100%的进口航油垄断现年43岁的陈久霖,其经历并不复杂。 在36岁以前,陈只是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普通职员,没有担任过任何耀眼的职务。陈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学系,之前是一家农村信用社的员工,毕业后做过中德合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的外国专家助理。 命运的转机发生在1997年。这一年,他被委任为中航油集团新加坡子公司的总裁,带着集团公司给他的16.8万美元和一名助理前往新加坡重振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公司。一位中航油管理层人士说:“在那之前,他连一个副处长都没有当过。” “奇迹”接连出现。中航油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一家合资船务经纪公司,在最初两年一直亏损,濒临倒闭。1995年,中航油集团通过收购将其改制为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之后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全面启动,经历了两年休眠期。赤手空拳的陈久霖如何扭亏为盈,甚至将其包装上市? 一位油圈中人说:“一般来说,一家贸易企业是不可能做成上市公司的,因为贸易公司既没有固定资产,也没有稳定的收益,投资者不会买他的股票。”但陈久霖打破了这种“不可能”。 陈“发家”的第一把“金钥匙”是进口航油权。1997年,中航油在中国进口航油领域的市场份额不到3%,陈久霖掌印的第二年,即1998年,这一份额激增到84%。此后中航油的市场份额一路飙升,1999年达到90%,2000年达到92%,2001年达到了100%。 这一显著变化的背后,中航油集团居功至伟。 中航油集团(CAOSC)是中国主要的航油进口者,也是中国政府授权的唯一有权决定中国航油进口的进口配额的机构。在1999年之前,CAOSC一直直接负责航油进口采购计划,由中化(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联化(中国国际石化联合公司)、联油(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代理进口。 后来,在陈久霖的努力下,这一肥差逐渐转到了中航油身上。2001年1月,CAOSC指示所有的下属机构和关联公司单独通过中航油进口航油。同年10月8日,母公司声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会撤回2001年1月的指令,并说明不会建立另一个从事航油采购的、会和中航油构成竞争关系的海外公司。
实质上的进口航油垄断权,使当时并无多少油品贸易和企业管理经验的陈久霖,迅速给中航油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并成为后来中航油在新加坡上市的最大筹码之一。 2001年12月,中航油在新加坡上市。在中航油的招股说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公司简介:我们的主营业务是从海外市场上采购航油,然后通过我们的母公司CAOSC(中航油集团)以及它的下属公司和关联公司将航油出售给中国国内民用航空业。 推介书告诉投资者,中航油的业务运营主要是和母公司进行的,在2000财年大约98.3%的交易是和母公司进行的。同时,中航油依赖中国政府对母公司分配航油进口配额的授权,在中国航油进口市场所占的份额大约为92%,这一市场份额的保持取决于母公司从中航油这里订购航油。 浦东航油造就陈久霖神话? 除了进口航油的实质垄断权,陈久霖打造一家贸易上市公司的另一个筹码也被圈中人视为“不可理解”,即从母公司手上取得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空油料公司(简称“浦东航油”)33%的股份。收购于2002年7月完成,在招股说明书中,这项尚未发生的投资,被列入了中航油的未来战略规划当中。 “正是进口航油垄断权和投资浦东航油造就了中航油的神话,否则它几乎不可能上市。”中航油集团一人士说。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规模上排名全国第二,机场航油公司的利润却在全国航油系统中排名老大。公司原有中航油集团、中石化等三家股东,中航油集团以8000多万元的投资持有33%的股份。“浦东航油每年为集团公司创造利润1个多亿,是一块人人都想得到的大肥肉。”上述人士说。 如果中航油是中航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那股权转移不过是把好资产从左口袋挪到了右口袋,自是无可非议。但让人们费解的是,中航油集团只持有中航油75%的股份,把浦东航油的股份全数转让之后,实际上是将每年上亿利润的25%拱手相让给其他股东。 个中原由何在?“很多人把陈久霖当成一个企业明星,其实圈里很多认识陈久霖的人都把他当成一个政治明星。”一位熟悉陈久霖的油圈中人说。 对于圈中人来说,许多不可能的事情都让陈久霖做到了,这并不是因为陈精通油品贸易和企业管理,而是他“非常通晓政治,也很有政治企图心,跑关系的能耐非常了得”。 但是,一个方面的“能耐”却不能弥补另一个方面的薄弱,正是在油品贸易和风险管理上,陈久霖栽了跟头。对于陈久霖在期权市场上放量操作,并且不采取任何风险对冲措施的做法,许多油圈中人感到不可思议。上述人士解释说:“陈其实对期货、风险管理并不太懂,否则他不会把仓位敞开了做这么大的量,因为这里面的风险是无限大的。” “陈久霖出事并不是突然的,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这里面涉及到供油体制、公司管理等许多方面的问题。”一位中航油集团人士认为,“危险是从他2002年升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开始的,因为进了集团公司的领导层之后,对他的监督和风险控制就更弱了。”他为此语提供的一个佐证是,中航油集团在10月份将15%的中航油股份售出之前,陈一再向集团承诺与新加坡法律没有冲突,已经请相关法律人士做了评估,因而集团层面没有再咨询相关法律人士。出事之后,中航油集团颇有悔意。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