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领 导 力 >> 精英人物 >> 正文 |
|
|||||
汪洋:“人道”“鞋道”和“车道” | |||||
作者:王开良 人气:25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他荣获了中国企业家所能荣获的几乎所有奖项,并于1995年被美国名人传记协会与美国名人研究所推荐为世界风云人物。2001年,他自身的企业家价值及他所创立的双星市场理论价值被量化评估为39.99亿元。被双星人推荐为“终身总裁”的他,现在成为硕果仅存的首届优秀企业家。 “人道”:不走“官场”走市场 在中国,国有企业厂长的任期大多在3至5年,10年的很少,20年的就罕见了,而汪海在一个老牌国有企业里楞是30年没挪窝!1974年,33岁的汪海来到青岛橡胶九厂(双星集团前身),1983年出任党委书记,从此成为双星集团的领头羊。 习惯一身“招牌”打扮,头戴红色棒球帽,脚登“双星”运动鞋,浑身上下透着精气神的汪海,面对1987年首届优秀企业家与中央领导合影的照片,笑称现在只有他“硕果仅存”,还在市场风云中“上蹿下跳”。和他获得“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的20人中,其他人有去当官的,有退休的,有中途落马的,有进了监狱的,也有出逃国外的,而他还是当他的“鞋匠”。 回首30年风云变幻,汪海最自豪的就是他始终活跃在改革开放实践的第一线,并总结创立了一套双星市场理论,创造了双星名牌。汪海说,我的性格是喜欢挑战,不惧争议,敢为天下先。46岁那年汪海被列为青岛市副市长人选,推荐材料送到省委后,因为“人民来信”及各种争议太多,就搁下了。搞市场经济跟官场是不一样的,改革必然触及到某些人的利益,就是在那个时候,汪海在厂内500多人的大会上宣布了:“我永远不进官场,我就走市场了”。从此,汪海带领双星人执著地探索中国传统产业走市场经济的新道路,使双星把握住了社会、市场、行业发展的规律,始终保持了高速、持续、稳定的发展。 汪海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的对联,他几十年以此自警自励,作为自己的立身之道,强身之道,终于达到了一种心平气和的境界。 汪海说,回头看,我给自己投两票。一票是优秀的共产党员,解决了近10万人的吃饭问题;一票是优秀的企业家,为国家把“双星”这个品牌做起来了。2000年,双星职代会自发推举我为双星的“终身总裁”,我觉得这是我一生获得的最高荣誉。现在,双星行业在扩展,我要拼一拼20年前的劲头,在市场上把牌子操作下去,将双星发展得更大更强,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争气。 “鞋道”:“夕阳工业”做出“朝阳气象” 制鞋业,劳动密集、手工操作、产品微利,素来被称为“夕阳工业”。然而,汪海把所谓的“夕阳工业”做出了“朝阳气象”,彻底摆脱了行业的局限,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发展新模式和新道路。 20世纪80年代初,双星便把握了制鞋业向贫困地区转移的规律,打破城市工厂不能下农村的旧框框,坚决将老生产线转移到农村,走出了“出城”的第一步。1986年,双星结束了解放鞋在市区生产36年的历史;1997年,双星又告别了在青岛总部制鞋长达76年的历史。“出城下乡”,使双星开始突破了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的地域瓶颈。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双星提出了“东部发展,西部开发”的新思路,变国家的“输血”扶贫为企业的“造血”扶贫。从1992年起,先后在沂蒙老区建起了鲁中、瀚海两座大规模的“鞋城”,企业不仅找到了发展的空间和出路,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使老区人民告别贫困,员工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取得了沂蒙双星万人奔小康的扶贫成果。汪海因此获得了“全国扶贫状元”的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通过“上山下乡”,双星为国有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找到了新的发展出路。
双星按照行业规律创造性地主动转移,迅速形成了规模经济,占据了全国鞋业市场的龙头地位。在完成“出城、下乡、上山”的战略大调整后,他们充分运用双星名牌优势和管理优势,先后合作成立了成都鞋业、张家口股份、中原鞋业、贵阳鞋业、东莞、莆田和沈阳等公司,逐步形成了青岛开发区、工业园、海江、鲁中、瀚海、张家口、中原、成都、贵阳、福建、东北等11个生产基地,既盘活了当地闲置的厂房、设备,增加了就业机会,也使双星一步到位地占领了当地市场。双星的战略转移实现了利国、利企、利民的“三赢”策略。 在市场商战摸爬滚打中,汪海总结出一整套“道”管、“情”管、“成本”管、“钱”管的“双星市场理论”。“道”管就是运用道家、儒家、佛家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创造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告诉员工“干好产品质量就是最大的积德行善”、“质量等于道德,质量等于人品”:“情”管,就是“无情的纪律,有情的领导”,对待员工体现一个“爱”字。以情感管理人,以情感凝聚人,使4万多名员工团结一致地拼搏在市场上:“成本”管,就是很抓成本管理,通过实施“现场管理带动成本管理”、“调整配方,提高产量、以成本促管理”、“数字跟踪卡”、“资金切块”、“分段核算、一单一算”,创造出“当天出成本”的数字一条龙管理:“钱”管,就是对做出成绩的员工奖房子、彩电、轿车等,在生产、市场一线用好奖罚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现在双星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都对岗位明星、创新能手、营销明星及时进行表彰、奖励,使双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充满生机和活力。 “车道”:反思维进军轮胎业 汪海认为:“反思维是人类成功的开始,只有反思维,才能创造奇迹。”1999年前后,全国各地兴起一股高科技风潮。当时各行各业最时兴的就是生产所谓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逆向思维很强”的汪海说:“这并不是双星的最佳选择。”他阐释道,中国企业搞高科技很容易跟在老外的屁股后面跑。而老外不可能把最先进的生产系统转让到中国。一些所谓先进的生产线,其实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甚至70年代的机器。中国这个大国正是传统工业支撑着经济命脉,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解决中国人脱贫奔小康问题,肩负着国家安定团结的重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避开发达国家高科技的锋芒,把传统加工业发展起来。同时,汪海总裁分析市场形势认为,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和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我国的轮胎行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双星人给人做鞋能做好,给车做“鞋”也一定能成功。虽然双星在鞋业上不再大规模注入资金,但仍保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双星在轮胎上下了多颗“棋”,1998年吸收合并原华青轮胎公司,成立了双星轮胎总公司;2003年双星联手时风集团创建了双星时风轮胎公司;2004年2月24日,双星集团投资1.5亿元的双星工业园轮胎工程项目在河南汝南县举行了奠基仪式,使双星形成了全面参与子午胎、农用胎、小拖拉机胎竞争的局势。汪海提出三年后双星轮胎年生产能力将超过1000万套。 从2001年正式涉足轮胎业之后,轮胎作为双星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显示出强大扩张潜力。自2002年至今,双星轮胎产品先后被评为“青岛名牌产品”、“山东名牌”、“中国十大民族品牌”等。目前,双星轮胎已跻身全国十大轮胎制造企业行列,成为上市公司和利润的贡献大户。
谈及双星成功的经验,汪海说:“搞经济不是搞运动,不能赶时髦。企业家要有反思维的头脑。企业家的头脑要不断发展,但绝对不能发热。企业家必须是政治家,每一项决策都应该在时代的高度、在理论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办事。”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