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领 导 力 >> 领导决策 >> 正文 |
|
|||||
企业管理的黑与白辩论 权力到底要不要分享?(下) | |||||
作者:佚名 人气:19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不要 提要:分享权力的结果,往往演化为一场公司斗争 森潘纺织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单纯从企业管理理论来说,权力是应该分享的,这对企业的发展、对员工的成长,的确都有不少益处。但理论仅仅是理论,从理论到实践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照搬照用,在权力是否分享的问题上,尤其是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风险;二是企业所有者的管理能力。在高层的权杖交接过程中,能像戴尔那样平稳交接的毕竟只是少数。在现实中,分享权力的结果,往往演化为一场公司斗争,给企业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分享权力增大企业风险 企业的高速发展和基业常青,只有在长久持续安全的大前提下才能实现,强调企业发展中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的头等大事。研究企业健康基因,就要规避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一个个陷阱,要积极探索确保企业安全发展的解决方案。这个企业安全问题,也就是笔者所要谈到的第一个因素:风险因素。 什么样的人才会给企业带来安全问题,或者是制造陷阱呢?自然是有一定权力的人!当然,并不是说有权力的人都会给企业带来安全问题,但那些心怀叵测或者职业素养不高的人,若没有权力作为支撑,他能掀起多大风浪? 当前,国内的职业经理人市场远未规范和成熟,道德水平和业务技能水平都良莠不齐,根本就没有一个大家能共同遵守,同时又具备一定监督约束性的法规与条例。许多职业经理在搞垮一个企业后,照样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换到另外一家企业上班。即便是在企业内部提拔起来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在获得一定的权力之后,也经常发生背弃信义的事情出来。这样的案例已经发生过很多了!大老板给某位下属施于重权,鼓励他们放手去干,而获得权力的下属却是边打工边创业,利用当前手头所拥有的权力悄悄另立山头,待时机一成熟,便揭竿而起,成为新的竞争对手。因此,在个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尺进行鉴定、监督、约束的机制下,无论是把权力让外聘的职业经理人还是内部提拔起来的下属分享,都存在较大的风险性。权力的分享就意味着风险的开始。甚至可以说,从分享的那天开始,就埋下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响的不定时炸弹。 在西方的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职业经理人群体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和成型,并且相关的监督约束机制较为健全,作为职业经理人,也不敢轻易拿自己的职业生命冒险,风险就要小得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国内的保姆市场成型也就十几年的时间,各方面的鉴定、监督和约束机制尚不成熟,经常出现保姆偷盗主人财物甚至拐卖儿童的事情。在保姆市场整体的规范性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你敢把家里的钥匙和购买权下放给你家保姆吗?我们再来看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管家市场,因为各方面的保障机制已经较为成熟,所以,主人会很放心地把许多重要的管理权力下放给管家。从性质上看,管家和保姆,乃至职业经理人,其实是一回事。 分享权力也是转移责任 我们不妨再想一想,权力分享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企业是试图通过权力分享,在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上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创新。但笔者认为,国内绝大多数的企业需要的不是创新,而是翻新,先把现有的东西清理好、整理好、疏通好、管理好,再谈创新也不迟。但恰恰是许多企业在自身状况一团糟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创新来解决或是掩盖现有的问题,这无异于杯水车薪。在这种状况下的权力分享,无异于一种责任转移。更有甚至,企业所有者今天让下属分享权力,明天却又设法收回的事也屡见不鲜。与其如此,还是不要分享的好。 作为权力的拥有者,是否具备了分享权力的心胸和管理技能,这又是一个问题。此外,还得考虑到收益的问题。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赢利,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来说,分享权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否则,若企业收益不能增加,权力分享反倒带来不必要的风险,那还是不要分享为好。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