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领 导 力 >> 团队建设 >> 正文
从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看决策的非理性           ★★★ 【字体:
从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看决策的非理性

作者:王珞     人气:16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世界上大部分决策实际上都是非理性的,这对于我们在中国大陆成长起来的迷信理性和崇拜科学的一代是很难接受的现实。

  理性主义认为,如果能够投入足够的努力用以搜集信息,运用恰当的分析,外部世界和组织本身状况是可以预测的。但实际怎样呢?

  当Jack Walch 80年代初刚到GE时,GE是一个规模庞大,多样化的制造公司。通过十年以上的收购兼并之路,GE是一个几乎无所不有的公司。但Jack Walch做出了各个业务要在各自行业里做到“不是第一, 就是第二, 否则就退出”的决策。我们一定不会认为这是一个理性的决策。理性决策一定会将各个业务做出分析,一定会有很多还不是第一或第二的业务会被认为有增长潜力而被保留下来。你无论如何都不会认为Jack Walch 做出的决定是理性的。

  大量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也是一样,一窝蜂涌到中国。几天前,与一位著名跨国企业的供应链总裁开会时谈到,按照理性主义投入产出的分析没有一家跨国企业在中国是可以挣钱的。但现在很少有几家是后悔的,这并不说明它们已经赚钱了。如果你现在拿出这些公司来中国前对中国市场分析来分析一下,恐怕是很好笑的。

  现在很热的MBA 也很有趣。在强调MBA的国家美国,到底是成功的CEO们成就了

  MBA, 还是MBA成就了CEO们,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更倾向于认为, MBA

  只是对一个原本就可能成功的人,贴上MBA的标签。对MBA有一个经典批评是这样

  的: 如果按照哈佛MBA的入学标准招100个学生,然后50个人上MBA的课程,另

  外50 人每天打球。两年以后,这100个学生都拿MBA 毕业。再过5年,你去看这

  100 人的工作表现。你会发现,50个打球的和50个上课的在工作业绩上没有任何差别。实际上,MBA的意义不是在于学了什么教了什么,而是在于它的入学标准。它的奥秘就在于将本来就有很大成功希望的人招进来“培养”。我觉得,如果能从民工队伍中招100人培养MBA,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而按照理性主义的思维,这投入和产出关系不应如此。

  在中国就更有意思了。在浙江富起来的人中,不用说MBA许多甚至连小学都没毕业。

  我的一位留学时的博士朋友,是从浙江农村当年苦读“成才”的,他告诉我说,他浙江的小学同学聚会,大部分都开奔驰和宝马,他的大学同学聚会,就没什么好车了,他的博士同学聚会就更惨了。

  Bill Gates 中途从哈佛掇学,在我们看来肯定不是一个理性的决定。但他的成功是不容质疑的。以他的学历,IBM可能都不会录用他。但IBM的一份事后在公司内被追究责任的外包合同却成就了一个天才和一个行业。前几年, 中国的教育者却想将一个非理性的行为理性化,开始鼓励在读研究生创业以培养中国Bill Gates。我认为,这无异于守株待兔。

  我常听有人会争辩到,学校教育教我分析方法呀。你实际只是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学校罢了。我现在用的方法没有一个是学校学的。另外,温州的老板也没学这些分析方法呀。

  这是怎

回事呢?

  这些理性主义的失败是有原因的。理性主义假定世界是可知的, 未来是可知的。这种假定是太强了,假定太强是说明你的道理太弱。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就对理性主义有深刻的批评。他认为, 世界发展的很多重要的东西都是不理性的。他并指出,理性主义依赖的假定, 即信息可以被集中来帮助决策的,是不现实的。他认为,信息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好的经济组织制度设计只能去适应这种不均匀的分布。

  哈耶克认为,在信息不完善时,有些非理性决策可能是最优的;而理性决策可能会给出误导的决策。这是因为,发展出来的理性分析工具乏善可陈。我认为,理性主义决策如果有用的话,也是十分有限的。1982年,在IBM发布生产第一台个人电脑时,IBM预测全球市场规模大约是30万台。但十年后的1991,市场已安装的是1.1亿台。

  理性分析让自己陷入这种尴尬境地得例子比比皆是。

  我的观察是,理性主义太注重行业的综合分析,一张口就是趋势,闭口增长率。浙江温州的民营企业的老板从来不谈这些概念。哈耶克认为,综合数据是没有太大的经济意义的,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信息才是有意义的,这正是温州老板利用的信息。一个温州打火机的差价恐怕不是北大MBA感兴趣的话题。可这正是一个温州老板赖以发家的唯一重要信息。

  抛开理性主义的框子来分析的话,我们就可将蜂涌到中国投资的现象看成是一种“群聚效应”。你不用自己分析投入产出,你可看竞争对手在干什么。我在工作中就发现这个办法很好用。我也在工作中做这样的分析。我在对货运机场的研究里发现,基于传统的竞争理性会鼓励一种零和竞争,但我发现成功的机场都与临近的机场有很好的合作关系。道理是,这种合作是会降低两地或多地的交易费用,会促进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反过来会促进货运的发展,提升的经济(更多高端产品)会促进空运市场的发展。

  非理性决策可能是最优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因为爱(典型的非理性行为) 而结婚,幸福的机会会比理性的婚姻的幸福机会(如果有的话)大得多。我们还看到,在市场信息不完善或人们过于理性的儒家文化里,家族式的企业反而有着更强的生命力,虽然学者对此十分诟病。IBM在分享Bill Gates 帮助做大的IT大蛋糕里也应该算是受益者。

  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常说的,有心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就是在说明理性决策的无奈。

  我们是不是应多化一些时间去了解非理性的决策?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