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领 导 力 >> 团队建设 >> 正文 |
|
|||||
如何才能化解来自企业内部的信任危机? | |||||
作者:Landen 人气:22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如何才能化解来自企业内部的信任危机,从而众志成城,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呢? 1.加强文化的融合。只有员工发自内心认同了企业的文化,才会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就象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的船只,如果水手们都是各自向着自己的方向,那么能够风雨同舟吗?要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的融合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的理解,就必须根据客观环境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要求,建立起企业强有力的独特文化及理念,使员工达成对企业文化的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只有这样,信任才有了坚实的平台。 2.有效的沟通。有效的沟通有利于明确企业的战略意图和发展目标,有利于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结成伙伴关系。有效的沟通是组织运行与发展的前提。如果把组织比做一辆汽车,那么有效的沟通则是优质的润滑油。如果没有润滑油的车辆,只会有一个结果——抛锚。要真正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在做出重大的决策时,集思广益,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另外鼓励创新,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不片面要求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从而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3. 合理的授权。事必躬亲导致的结果一是效率低下,二是团队失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必须通过合理授权,使团队成员有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在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赋予下属相应的责权利,鼓励其独立完成工作。 4.不任人唯亲。企业管理者必须做到任人唯贤,能者上、庸者下,绝不任人唯亲。任人唯亲是团队信任的毒药。任人唯亲是指对有共同经历、相互熟悉或有特殊关系的人盲目信任并加以重用。任人唯亲会严重危害企业的发展。表现在四方面:一是阻止了优秀人才的加盟,不利于企业素质的提高;二是使经营者大权独揽,独断专行,顾此失彼;三是导致员工不思进取,缺乏创新和优患意识;四是导致企业内部争权夺利,缺乏凝聚力。 5.规范考核和激励体系。在考核和激励上公平、公正、公开,才能赢得人心。如果一个公司到了“说话的不如做事的,站着的不如睡着的”的地步,肯定它已经山穷水尽,呼啦啦大厦将倾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6.掌握人员去留的艺术。为了加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使员工对自身工作具有安全感,就必须建立清晰的标准来衡量谁去谁留的问题,在人员去留之前、之中、之后,做到透明和坦率,从而大大减弱员工的疑虑与恐慌。斯坦福商学院教授杰夫·雷敦夫在他的《知识导致的差距》一书中提到了1997年城市银行宣布裁员时,仅宣布将从90000多名员工中解雇9000人,而没有说明哪些人将被裁减。“感到恐惧的不是9000人而是90000人”。雷敦夫说,“城市银行的方式是低效的,但不幸却是普遍存在的。” 7.有吸引力的薪资。没有合理的回报,空谈信任,是不现实的,因为薪资是对员工价值的一种认可形式,也是公司对员工是否信任的重要表现形式。 8.信守承诺,敢于承担责任。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和失误,勇敢地承担个人责任,不要文过饰非,互相推委。如果打了一场败仗,就把责任推给下属,还有人听你的号令去冲锋陷阵吗?同时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否则就会失去拥戴。当奖则奖,当罚则罚,切不可朝令夕改。 9.有一颗宽容 心。要真正营造信任的氛围,就应当有宽容员工的失误和失败的魄力。在美国的3M公司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个青蛙接吻”。“接吻青蛙”意味着失败,但失败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当然宽容失败并不是放任自流,为所欲为,而是激发员工们的挑战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10.既有情感的信任,也有制度的信任。专门研究信任的人认为,情感的信任是低端的,高端是根据契约的关系形成的信任。人和人这间毕竟是有感情的,无论是制度框架下还是其他形式下的信任,离不开感情这个因素。但是必须尽最大程度把情感与制度分开来,从而推动整个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