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运作管理 >> 项目管理 >> 正文 |
|
|||||
高新技术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 |||||
作者:佚名 人气:28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文 摘: 高新技术项目管理出现了新的管理领域,比如创新管理、知识管理、风险投资管理。但是现有的管理模式的知识领域中没有包含这些内容。 C. 现有项目管理模式没有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对项目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的应用将会产生管理能力的飞跃,但也会出现新的问题。 另外,前面提到的调查结果也表明,高新技术项目的失败比率非常高,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方面的问题。所以研究一种新的适用于高新技术项目的项目管理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3. 高新技术项目管理模式特点 我们认为高新技术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项目管理理念的变革、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拓展、项目管理技能的飞跃。 (1) 项目管理理念的变革 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着眼于运用网络技术等系统工程学理论来对项目的时间、成本等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从而达到工期缩短、成本减省的功效。本论文着眼于高新技术项目(某些方面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项目),提出了最新的项目管理理念的变革,分为三方面:项目组织成为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组织;扁平化、民主化的项目新组织;项目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化。 A. 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组织 今天的项目管理应该是建立在知识型组织上面。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组织的特点如下: (a) 高度重视信息交流; 在风险巨大的高新技术项目中,任何交流上的障碍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有效的沟通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工作,能促进项目组的更好的合作。 (b)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项目管理; 基于网络化的现代项目管理具有彻底的优势:项目资源可以更加方便地从一个项目释放出来并注入另外一个项目;由于可以更加方便的获取信息,项目经理的管理驾驭能力更强;项目组成员也拥有更多的信息以至于可以参与更新项目计划并且可以细化自己的任务领域。未来的项目管理软件能提供一个虚拟的网络管理平台。 (c)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高新技术项目来说,知识就是它所拥有的各种经营权、专利、商标、商誉、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研究开发能力、营销能力、项目成员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经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等等。这些资源不象传统的资源那样有形可计价,因此,在管理上,也必须具有新的理念。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对一个项目组织所拥有的和所能接触到的知识资源,如何进行识别、获取、评价,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管理过程。它要求管理模式由层次式的监督与控制转变为引导与激励的扁平式管理。要求组织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鼓励项目成员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传递,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并运用知识资源预测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方向。 B 扁平化、民主化的项目组织 项目组织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是同生产力的发展同步的。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以功能为导向划分部门,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时代确实能够提高组织效率,但其层级太多,决策过程冗长、内部沟通困难等特点,已经暴露出其不适应组织越来越开放、灵活的趋势。而高新技术项目正是在朝着开放、灵活的方向发展。 (a) 扁平化的演变趋势; 随着信息革命,决策的权利因为个人电脑及网络处理能力的增强而分散,企业逐步将权利下放,造成规模的缩小,重组,并形成新的网络组织。未来,我们可以预见企业的规模将更具弹性化,忽大忽小,收放自如,进入所谓的网络经济时代。而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内部构造的主体显然应该是项目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正呈现出新的态势,那就是网络化、分散化,向“灵捷制造”方向发展。传统的项目管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效率”,也就是时间、成本和质量;而今天,“效率”不再是最主要的衡量标准。高新技术的项目组织,企业形态革命必将因为知识这种形态的生长原则而重组,指向智慧生产的最大化方向。组织扁平化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这种智慧生产的需要。 (b) 摄政制取代领导制。 扁平化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摄政制的出现。摄制制是通过心甘情愿为周围的人服务,而不是通过控制来实现对组织的负责。摄政制的一大特点是责任和控制的分割。在高新技术项目中,控制权应该交给更接近于工作的人。这样,责任才能切实能够承担起来,而且会使工作更出色。 C 项目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化 结合项目管理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组织的。 (a) 培养组织成员间的对话机会与能力,创造信息分享环境; 富有学习型文化的组织,其成员并不吝于公开其经验,而领导者也会带动积极地创造对话(Dialogue)。这些对话存在于成员之间,具有连接信息、激发创意、以及合作的功能。当然企业也必须创造适合的环境。在高新技术项目中,项目成员之间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微软公司总是费尽心机,创造组织成员之间的对话,促使员工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学习型组织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员工可以从任何地方获得他想要得咨讯。企业内部网的建成,可以使之成为现实。 (b) 鼓励项目成员进行创新和实验; 在高技术项目中,创新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大的。然而,在传统的项目管理理念指导下,项目经理往往是扼杀实验的元凶,因为他们负有控制成本及预算的责任,而他们所握的资源也不多,所以项目经理通常不知道如何在实验和控制间取得平衡。这是目前高新技术项目管理界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所在。 (2) 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拓展 相对于传统项目管理而言,高新技术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应该增加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和风险投资管理等内容。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是高新技术项目管理的重要领域,因为高新技术项目往往是智力密集型项目,涉及到知识产品的生产。而风险投资管理则是高新技术项目管理范畴的一个新领域,尽管人们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是还没有人把风险投资管理纳入项目管理内容中。 A. 项目创新管理 管理创新机制是促进企业持续不断创新的机制。如何通过创新机制的建立,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其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如建立组织的自我变革机制、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培育创新文化等。 B. 项目知识管理 高新技术项目的知识管理主要内容有: (a) 设立项目“知识主管”管理知识资产; 项目知识主管的主要职能是: ·建立一个能够促进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环境。 ·管理项目知识库使之运行正常,更新及时,内容合适。 ·加强知识集成,创造新的知识,协调、促进知识共享过程。 (b). 加强项目无形资产管理; 及时更新、评估无形资产,选择放弃、保护或出售无形资产,充分发挥专利、商标、技术诀窍、营销管理经验、客户关系、项目组织体系等无形资产的作用。 (c) 建设项目培训体系,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吸引并培养高技术项目的技术、管理人才,建立一个稳定的人才队伍,是增强项目竞争力的一大先行资本。 C. 高新技术项目风险投资管理 高新技术项目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决定了在其经营初期不适合一般金融参与的形式,而必须有特殊的金融形式与之结合,这就是风险投资的金融形式。风险投资适应了高新技术项目对筹资的需要。因此,研究高新技术项目的风险投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 项目管理技能的飞跃 项目管理技能的飞跃是高新技术项目管理的一大特色。高新技术项目的前沿性,使得它总是能在管理技能提升方面走在传统项目的前面。 A.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⑵ 网络技术给项目组织带来了如下的影响: ·信息和硬件资源趋于共享。 ·网络技术的目标是帮助项目小组或者商务进程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仅仅针对个人。 ·项目组织趋向于选择网络化的计算机系统,因为这将大大降低成本。 网络能把项目或者商务进程中的所有人方便的连接在一起工作,并且可以更加有效的管理、跟踪、评价工作进程。由于网络技术强大的管理协调能力,项目组织可以承担更大的项目,那些包括更多的地点、人员或者装备的项目。 B. 高新技术项目管理对人和组织的新要求 可胜任项目管理的能力是指项目管理人员运用各种知识和技巧,利用有效方式取得预定效果的综合能力。它包括以下两方面: 知识——在项目管理领域,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并掌握如下12个知识领域:计划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创新管理、知识管理、风险投资管理。 技能——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不同领域的技能,包括与项目有关的专业技能,社交技能和商业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高新技术项目的项目经理必须更加机灵和完善地面对世界。员工、客户和供应商都预期具备专业知识而不囿于自我的领导者。这需要另一类型的人才——百夫长。百夫长必须把零碎的业务当作完备整体处理,并明白在推行项目计划前,必须把各种因素都考虑和解决。百夫长必须小心选择项目成员,并加以鼓励和栽培。成功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建立和应用恰当的观察力。才能使下属发挥最高的工作能力。 4.我国高新技术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若干建议 调查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项目失败的比例非常之高,有不少破产或陷入困境的企业则大多是由于失败的项目所导致的。而致使许多企业项目失败的原因往往主要归结于在项目管理方面出了问题。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实施存在着如下问题: (1) 管理体制问题 A. 管理层次、管理幅度、管理体制复杂; B. 项目(型号)体制及各层地位作用不合理; (2)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A. 以人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思想尚未真正确立; B. 项目成员参与管理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 C. 人员培训不足; D. 项目管理强调的团结合作精神不能有效实现。 基于以上讨论提出对改进我国高新技术项目管理若干建议 (1). 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 A. 开发基于项目的管理; B. 创建项目管理文化; C. 推动企业扁平化改革,加强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打破传统官僚僵化体制,推行矩阵式管理制度。 (2) 项目管理研究、教育和培训 A 推动项目管理学术研究的开展; B 引进国外项目经理认证制度,推动大学项目管理学位的培养; C 建立学习型组织,实行全员培训;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