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运作管理 >> 业务重组 >> 正文 |
|
|||||
用平衡的觀點看流程 | |||||
作者:佚名 人气:44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按:对中国企业来说,业务流程是一个熟悉而又模糊的概念。流程究竟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本文通过回顾十九世纪末至整个二十世纪,经过工匠时代、工厂和专业人员时代、以及重组和后重组时期的管理思想发展,展示了流程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过程,揭示了人们怎样经过重组的阵痛,学会用平衡的观点看流程的历程。本文让您对业务流程的来历和发展有一个清晰地了解。 以史为镜 业务流程,或者仅指流程,有一个特定的含义—“一套完整的端到端的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端到端指流程是广泛的—它穿越组织和职能界限,包含从初始事件到客户期望的结果的所有活动。 那么,流程究竟为何物?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重组革命的历史,再展望一下它的未来。让我们从工业革命之前开始回顾: 工匠时代 工厂时代 专业人员时代 新生代的职业经理人怎样管理所有新业务呢?将人员按财务、工程、制造等职能分类,管理员工和活动不就容易了吗。职能型组织很少引起异议,于是这种组织结构成为二十世纪企业的主流。 花点时间想想你们公司的职能部门—有哪些专业人员?列出一个表来。职能型组织形式如此根深蒂固,多数人甚至将职能等同于组织,但它们是不等同的。组织是将人员和其他资源分门别类以达成通常目标的架构形式。而职能,是运用特定技能和知识,完成同类工作的领域。这些定义提供了回答职能型组织核心问题的重要线索—职能型组织的目标是什么? 职能型组织的缺点
取订单必须收集制造、发运器件和收款的所有信息,即使这会造成实现订单的延迟。必须详细追踪制造情况以计算成本、分析流程,但这不是也会造成延迟?收款和发运为效益考虑,会进行批量处理,但这对客户和企业都不好。这样,实现器件订单的每一步骤上都有限制,这使我们失去了改进整个流程的机会。 很多情况下,激励机制带来了副作用。经理们的薪水极大地取决于管理的员工的数量,因此人们追求豪华的办公室、造成繁杂的员工级别、重复工作、甚至人们的工作目标相反。 总之,专业分工虽然使效率极大提升,但也带来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点: n 高端流程变得十分片面而不可见,因此既衡量不到也改进不了。记住,流程总是在那儿的,它只会被职能和专业工作而掩藏。没有人看得到全局,专业细分常导致局限性的思维。职能部门的常用语“部门仓”或“部门烟囱”—形象地表达了不见全貌又无法审视细节的垂直型组织结构。 n 活动和工作方式加剧了职能部门对流程的损害。人们过于关注组织内单元(分部、部门等等)的目标—假定各个分部和部门业绩好,企业绩效就好。事实上,一个区域的工作常与其它区域的冲突,或并未给客户、其它利益关系人或企业增值。 n 当工作和交易通过分散的流程进行时,员工和部门之间的工作传递造成延迟、错误和不必要的费用。因为职能部门为了尽可能高效地处理工作,常常先使工作成批量,或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转变一下,比如:在其它系统重新输入数据。这对整体流程造成了负面影响。 进入重组:1985-1993 米切尔 哈默的文章写道:“重组革命的枪声在全世界响起”哈默将重组称为“反工业革命其道而行之”,因为它反对过于细分,提倡将任务整合成协调的、可视的流程。这就象玛莎 斯图雷特所说:“一件好事”。但是不要太快!工业革命带来巨大的效益,即使职能型的组织受到普遍批评,可它们毕竟是消费者期待的各种奇妙产品的来源。职能型组织中,大量工人成为朽木、没有为企业增值,这是真的吗?将工作外包真能减少总体工作量或成本吗?流程的阴暗面出现时,这类问题不缔于给了重组当头一棒。 远离重组:1994-1995 重组成为不加思考地上信息系统、急剧缩小企业规模、重建组织结构和将业务外包的替罪羊。重组从你要做的事,变成了要对你做的事,如:“我被重组掉了饭碗”。 因为这些负面的论调,重组现在用得不多了。事实上,有些企业甚至禁止用它。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重组一词受到冷落,比以前更多的企业却关注起流程重设计上,而且成功率在上升。 后重组时期:1996-现在 这使组织找到“流程驱动”或“流程管理”的方法(见图2),即:合并流程重组和持续流程改进。
图2:合并流程重组和持续流程改进 象重组时期那样“彻底重设计业务流程”,以期望“组织绩效戏剧性的改变”是不现实的。今天的组织既不象工匠时代一人完成整个流程,也不象工厂和专业人员时代看不到流程;今天的组织一边吸收业务流程思想的优点,一边改变重组时期风卷残云式的做法,在现有流程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优化,事实证明:业务流程优化正在并将为二十一世纪的组织发展贡献越来越大的力量。 汉华流程优化培训&咨询部 编译 快速吸收新观念时,人们常常没有注意旧观念的优点。重组之风正盛时他们当然不会留意职能组织的优点,当时的主要舆论是对职能组织缺陷的批判、对流程组织的肯定。这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使职能组织也有它的优点(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揭示的职能组织的优点不是案例又是什么?),而流程组织也有缺陷。我们要有用平衡的观点看待职能组织和流程。 流程是组织工作的一种方式。每个时代人们组织工作的方式都不同,工匠时代,工作由能工巧匠组织,他一人完成整个流程。工厂和专业人员时代,工作分给各个员工和组织内的专业部门。最后,重组时代,工作根据其在组织内的流动来组织,流动中不同的人为整个流程创造价值。每一次,都是以前的进步,尽管每种方法都自有利弊。以下为不同时代工作方式的利弊: 工匠时代是由一个专家单独完成绝大部分或全部活动来形成流程,它表明: 利: 弊: 下一时代(工厂和专业人员时代)看到了劳动分工带来的进步。劳动分工曾受到广泛指责,但它也有优点,没有这种组织形式,二十世纪的大企业几乎不可能出现: 利: 弊: 最终,业务流程重组带来以流程驱动的组织,它的优点已广为传播,但也有一些缺陷: 利: 弊: 进行以上的利弊分析是因为: 成功地重新设计流程要吸收所有时代工作方法的优势。 在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中,我们要象工匠时代那样清楚客户是谁、产品或服务是什么、工作目的是什么、象工厂和专业人员时代那样继续保持经济规模的极大增长和质量优异且持续稳定;要打破职能型组织带来的部门墙,形成面向客户的流程,更快响应客户需求、达成组织绩效。扬长而避短,总结前人经验教训,使应时代而生的业务流程持续优化,更好地服务于组织的管理。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