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运作管理 >> 业务重组 >> 正文
信息化是零售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得力武器           ★★★ 【字体:
信息化是零售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得力武器

作者:佚名     人气:27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信息化是零售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得力武器
 
  在这次的内容中主要探讨两个主要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零售企业的运营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成为了他制约发展的因素,这里面包括现在零售行业在消费者研究及运营管理,IT及配送支持系统及策略方面都具备不足;第二个方面我们会探讨零售企业是如何介入和去实施IT战略的规划,这里面包括IT问题的探讨,包括制定IT的探讨和策略的途径,包括IT工作重点和目标。同样,我们去看一下其中涉及到的解决方案。 

零售企业的IT基础设施

首先,进入到第一个部分,整个中国零售市场总量巨大,而且快速稳定增长。我们从1997年2002年这一个连续五年的社会总额看,我们的零售水平明显上升,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的前三十名的增长分析,都是快速高速增长。但是我们看到表面的繁荣景象,背后是什么?连续两年,我们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合作研究的中国零售商、制作商合作调查,这里面的评价170份来自于零售商制造商客观的分析,基本运营能力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关注的焦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消费者的研究,第二个IT和配送支持系统方面,这两点都能够体现出零售商的对核心运营的要求。零售商目前所体现出来的是忽视研究是根本,消费者研究在这个调查的相关的满意度指标只有34%和27%。我们把消费者当做上帝,但是在"对消费者有深入的了解能够为业务带来增值"这一个评价上,只有40%。所以说零售商在这方面有非常大的落后,忽视了身边的消费者,当然这与经营的策略有关系。实际上也是因为它的IT系统的数据支持不够。零售商在这里头,有很多的零售商有他们的采购经理,制造商有他们的销售经理,这双方面如何结合到一起?回顾看到一些好的零售商,他们分析系统很强大,能够每周把他的销售数据分析出来。 

举例子来讲,像沃尔玛与雀巢这样的国际性的消费品制造商,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有专门的团队,双方共同进行务回顾,沃尔玛可以把所有关于雀巢的销售数据针对到每一家店,看它是上升还是下降了,看它在北方区是否销售增长率达到预算指标,还是在南方区超过预算指标,这才叫真正的业务回顾,雀巢同样也有它的销售数据。整个雀巢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怎么样,拿出来跟沃尔玛去分析,告诉沃尔玛他增长了10%,其他店增长30%。但是仍然不够,这些数据是基于你们分析的基础,商品的库存管理非常重要,这一点无庸置疑,我们看到中国排名前十位的零售商是沃尔玛,占最高满意度的59%。 

我们看下面一个价值链,在我们的调查中反映出:无论是采购和供应商的管理方面,几项指标的满意度都是在30%,说明中国目前零售供应链水平非常的薄弱和提升的空间不大。 

我们建议零售业运营能力的提升,也要从一个核心的价值链的环节去搞,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上IT技术无所不在,你无论去做商品开发,还是做自由品牌,急于去分析到底哪些商品适合做你的自由品牌,到底哪些的自由品牌的定价跟知名品牌的定价的毛利率有多大,自由品牌开发出来之后,他的销量销售的状况,利润的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关于库存管理,我刚刚已经讲到了门店的运营,每一个环节从进货、出货、断货、收货都是需要IT技术,价值链每个环节的核心的业务流程的规划,同样需要IT技术提高。IT方面,一些业内人士讲这样一句话,一方面零售商被人家指责说:你怎么今年一个情人,明年一个情人,老是换情人。零售商说我也想从一而终找个老婆,但是我用了一个老婆发现不好,用了不好又换掉了。其实,目前他们希望找一个老婆,但是他找不到。很大的一个程度上,跟我们IT现在的提供商、应用软件的提供商和他们所提供软件的水平有关系。 


关于业务流程,我们的一些应用软件的流程也好、开发人员也好、或者我们技术人员也好,他们对本身的零售行业的理解就不够,他在做项目时往往是听对方去讲业务流程。订单应该怎么处理,要经过几个环节,什么样的垂线,现有谁来审批。软件商不可能把先进的业务流程和解决方法告诉给面前的零售商。最多能把对方讲给他的理解,然后回来编程序做流程。实际上,业务流程的优化是必须要借助IT技术来实现。 

举例子说,从财务的流程来付款,首先老板或者在一些民营或者私营老板是非常现实的,他不太相信下面的,可能需要比如说类似于总裁办审议,或者说考核办审议。但是实际上这在你整个业务流程上一定是多余的一个步骤,增加了你的成本,有人力的成本,有内部审核的成本。 

所以说,IT技术在你的应用价值链,可以帮助优化每一项业务流程。目前整体来看,我们认为零售行业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零售行业本身所销售的产品是海量的,我们知道在大卖场,比如说在一万五到两万平方米的卖场,通常有两万左右的SKU,每天的数据加起来是非常大的,另外来讲还要面临消费者的分析,所以说你去靠人多没有办法实现这一点,就是需要有信息技术去帮助他做出一个整体的分析。我们总说一些好的公司有好的IT系统,就是因为它的信息系统可以支持他,在它的数据仓库里面按照区域、按照单店、按照消费的平均水平的数据,而这些分析结果,让顾客更有效的去选择最佳的商品。但是现在很多的是说我们一些零售商和买主,基本上属于供货商提供的信息。 

关于"良好的配送和提供准确订单"方面,目前零售商得到的满意度,最高仍然是沃尔玛,其他的外资、港资的零售商在里面随在其后,我们本土是有一些差距的。所以说结论就在眼前,国内外零售商,在IT技术应用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这样的两项指标我们再来看一看,"是否具备准确的IT系统","能够及时提供应用数据"方面,沃尔玛和后面的差距差不多有五倍。IT系统具有先进性能支持领先的业务要求方面,甚至我们都找不到前十个零售商。因为我们调查的是有差不多一百多个零售商,但是所评价的分数来讲,很多公司根本就是零分,所以我们找不到前十名,我们只找到了前七、八名。我们看到这个数字是客观的评价,看到差距非常的明显,沃尔玛高踞在63%,符合全球一致的表现。 

在IT的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归纳两个现状。第一种手工操作,目前我们在座的是没有;另外一个利用财务系统和POS系统去作的一个情况,同时作财务一条线,零售管理一条线,最终的一个发展目标仍然是,现在各个系统不能成为一个整体。你的采购系统,物流和仓库系统,还有文件的系统、条码系统是没有完全的结合到一个项目和你的数据仓库里面去。最终的IT系统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支持一个多渠道的销售。应该有一个集成的业务管理,这是它的趋势。问题和不足我们也归纳到几个方面,在日常的运作上会直接体现,刚刚朱总讲过IT的技术去实现企业战略,这点我们非常的赞同。 

举例来讲,目前的现在零售都希望业绩增长,业绩增长有横向增长和纵向增长,横向增长简单讲是多开门店。实际上我还可以多加品类,在国内的零售商尤其药店比较明显,在国外的药店增加很多美容、化装护肤品,还加强一些服务,可以增加品类。如果你的信息系统上根本支持不了,说我增加了多少品类,他会给我带来的利润额会有多少,占用我们成本多少,没有一个CEO敢于做这个。 


第二个在管理系统的可变性、灵活性。门店要去拓展,很多零售商制定了非常大的目标,每年多开五十家店,跨地区多业态这样的宏伟目标,但是开店后发现经营水平不高、营运水平不高,原因何在?到底是说你的商品采购货源就有问题,不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偏好;还是说你内部的库存管理有问题,门店运营者的水平不够。没有办法回答。 

所以说如果不加快改善信息系统,零售企业很难保持一个竞争力度。因为我们说过,零售企业相对其他企业来说更需要IT技术的支持,我们这里归纳零售业发展的趋势,我们把它划为几个方面,第一个IT技术成为一个辅助的工作,作为一个办公资源化、信息演算等等;第二个管理的支持能力;第三个层面去实现附加的结构,客户关系管理,在百货店的管理和会员店的超市来讲,这一方面的客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和促销活动的一个决策非常的有理有据,支持你的战略步伐,最终推动企业的一个改革。我们大概想一想,我们中国的大部分的零售商处在一个什么阶段,我们再想一想看到国外处在什么阶段。目前来讲,沃尔玛到了推动企业整合的方面。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也成为一个行业内的领跑者,去提升行业门槛的重要手段,为什么这样子讲?就是说去年的时候,IBM公司的咨询部门,作了全球零售商CEO的调查研究,我们在全球所做的调查中就发现,在国际上零售商业的利润非常低,大家都知道零售行业赚的是辛苦钱的,是非常的累,而且利润水平非常的低,只有2%到3%,零售商对信息技术的投入,费用的稳定增长约占2%,从一个行业的轨迹上来讲,他们可以投2%,这 2%的作用不得了,赚了五千万也好、还是五个亿也好,我投入IT方面是觉得差不多。为什么说成为一个领跑者,提升门槛的重要手段,开卖场时基本零售商不需要多少自身的资金的要求,可以借助账期,借助租约的优惠条件,低成本的开店。但是,现在我们看到虽然能够开起来,但也有零售商不赚钱,就是因为他自身的运营能力不够。 

举行例子来讲,在IT方面投入是硬投入,如果像沃尔玛有两千多亿的销售额,他们应用新的技术,让后来者很难去超越。这里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说,零售商更加积极集成的方案或ERP的解决方案,提升旧的系统,也是给了借鉴,零售商正在寻找新的方式增加客户的经验,以实现销售额。目前,集成信息过程成为零售企业最有效的特点,零售企业需要更加强大的信息帮助去收集信息以支持企业战略。 

还有一点到底怎样评价CIO,大家都有疑问和想法,零售的CIO越来越偏重于技术决策,不单单讲架构方面的问题,更偏重于应用。我们举行个例子,沃尔玛不论是最早要求制造商用UPC这样的标志在行业中去推动,还是现在开始推动RFID,都是基于不断的投资去造就运营能力。 

我们认为战略是从上到下的过程,信息管理我们看到是在低端的服务公司的战略、运作、架构、流程。所以说这个关系很清楚,像企业例如CEO和CIO,信息技术要服从战略因素。 

每一项战略,我们都说CEO确定了这些战略,或者确定了具体层面的业务,多业态的发展,但是必须考虑信息技术的支持,没有考虑,很可能会失败。因为每进入一个竞争领域来讲,都有很细的要求。我举一个例子,沃尔玛所倡导的天天低价,没有它的信息技术的支持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零售业的现状和运营能力

紧接下来,我们探讨零售业的现状和运营能力,信息技术也服从我们的战略,我们要考虑一下,是如何借助和实施我们的IT战略和规划。首先,这些问题我相信CEO和CIO都要去想,刚刚提到了CIO应该把技术性的问题变成业务的语音。如何提升业务模式,推动收入增长。同时,我们在作一个IT的策略和投资, IT的重点在哪里,是促进生产量,还是增加商品组合的价格,针对不同的重点, IT的手段选择是不一样的。 


那么,IT部门或者CIO要重新定你的价值走向。举例子来讲,要成为一个不论是自身发展,还是并购以后,都要有解决方案满足日趋复杂的用户的要求。比如说原来是单业态的标超,现在甚至还有百货店,便利店,用户的要求越来越复杂,怎样建立一个组织,CIO在你的组织里来讲怎么样建立一个IT组织,自身开发还是用一个外在的比较好的ERP系统帮助我们。 

CIO要考虑我究竟是一个业务伙伴,一个系统综合者还是成为一个开发者。我们来看,如果是作业务伙伴的话,应该跟哪个业务的部门目标是一致的,无论它是物流部门的,运营部门的,采购部门的,你都要跟他保持是一致的,如果你是作为一个系统的集成者,用那些战略性的技术或者是应用满足,或者提升现在的业务,作为一个服务支持者我们强调的一点,就是说应该来讲对各个职能部门提高高效率的服务。 

前面讲到IT在整个零售的价值链无所不在,最好的IT技术能不能成为像保护美国总统的保安员一样,平时感觉不到有保卫在你旁边的,但是你真正有危险的时候,他就出现了。 


同时作为一个开发者,我们也知道中国的零售的现状,现在差不多十年、二十年走过西方一百多年零售发展行业的一个过程,所以说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举例子来讲,我也在零售行业工作了四年,运营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但是业务部门、IT部门可能会有一些限制。 

通常在我们的门店里面做零售,但是会有一些顾客群是要求批发的、大单采购的,作为采购部也好,商品部也好,门店的总经理也好,一定希望他们去购买,为什么?大集团采购尤其中国的大部分的公司还有一个福利待遇的问题,还有一个过年过节的叫福利基金的使用问题,一家能采购三十万,对一个小的商场来说,可能是一天的营业额,何乐而不为。但考虑到IT系统的时候,因为他要求一个比较低的价钱,能不能把价钱降低?采购部门会影响毛利水平,门店考虑供货的状况,所以说IT系统要对业务有快速的反映和高素质的反映。所以说在制定IT策略和规划方面我们发现有三个层面上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战略层面,前面所讲到的CIO越来越偏离技术决策,成为一个零售商业的战略的决策的参与者,所以说在战略层面上,你如何去配合对外和对内的业务指标,如何去制定IT实施的基本方法,如何去制定项目的部署,去分配资源和评估机制,我们所提到的考核等等指标都在这个战略层面上。 

第二个结构层面,这一点重点是对内和IT能力的整合,比如说你应用基础建设IT组织的结构变化,另外对项目实施提供一个蓝图。 

第三,要提供项目的工作书面预算等等,业务导向仍然要回归到业务和管理层面,第二个价值回归,在这三个层面上回答了你为什么要去做,为什么要做IT策略,为什么做IT投资,第二个我做什么,第三个就是说我怎么做。三个方面你要去考虑。 

归根到底来讲,信息化的IT的建设与规划要致力于解决三个主要领域的问题。第一个IT的远景和战略规划,就是说企业的远景和企业IT的远景和策略是如何,我们如何将IT与公司的战略远近联系在一起,我们与全球上成功的一些典范模式的差距在哪里,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技术。在IT组织的架构上,我们用什么样的IT组织模型和结构是最佳的,我们需要确定我们是合适的IT的决策和职责,以及所需要的职能,在IT架构上我们从运营和基础设施两个层面上看,你的核心的业务的运作具体需要哪些应用你要理解清楚。向我们所说的,你的IT的开发人员,或者说你的IT服务人员也好,他们所能提供的营运,跟你现有的流程是不是一致,或者说有哪些差距,他们能不能够实施你下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在基础设施方面来讲,为支持你整个的业务系统,需要哪些IT的基础设计,怎么平衡本地化的需求等等。所以说我们公司在关于制定信息化,建立总体的方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战略评价分析;第二IT的整体规划;第三是定出的IT的规划,IT的策略和规划,分成一个合理的逻辑流程。 

在这里看到,首先从业务的战略方面到业务的IT的结合层面,到IT自身的细分,到最后的一个资金和财务上的支持方面,每一点来来讲都有很详细的要求,从每个出发点去认定IT和业务的一个相关性了。我们去跟IT的总监或者说IT的经理探讨,他们更多的是希望找到软件是非常的稳定,减少维护成本,能够满足我自身的开发需求,当然IT投资要少。我们到了商品管理部门,他们一般会讲要效率高,满足现在的流程和一些想法。到了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说,要保证知道每一笔资金的去向,掌握商品的每个环节上。每个部门都有每个部门的想法这首先是合理的,IT部门、财务部门、商品管理部、门店管理部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里有一个平衡,有一个综合和取舍,这个取舍就需要我们去综合每个人的想法,然后指出来某些部门的想法。 

要有全局的考虑,所以说每个部门和部门的IT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们要把它平衡去比较,到底那一项最符合你的业务发展策略,和投资回报率。 

在做IT规划时,有些人可能会认为风险而且不可估量。的确,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也有一些建议来降低这些风险:

第一个,企业和你所请到的顾问团队,让他们能够具备这样一个知识的技能,掌握IT规划的方法,所以在未来发生变化情况下,IT团队在整体下可以作相应的调整。 

第二个要有高层管理人员充分的交流,理解到公司高层,对未来三到五年的长期的发展策略是如何的。我们发现IT规划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说IT规划与业务上脱离,所以我们感觉在作业务策略的进程,要求确保IT系统支持企业新的业务重点目标等等。另外,也跟业务确认他们的IT和建设要求。 

第三个,我们发现IT规划的应用系统与相应的业务流程和组织脱节,我们就要去考虑一些行业的专家去帮助你去分析,你现在业务流程、组织机构,需要配合的因素去相互协调,同样,拿这样的一个项目来讲,更多的需要业务部的参与,不要单独的由IT部门来投资。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的展开去讲。作为这次的内容,我简要作一个回顾。首先目前中国零售行业的零售商运营能力,无论是我们调查我们CIO或CEO沟通,发现一个关键IT策略的战略目标是不可或缺的。CIO在零售商业非常重要,相对其他行业可能更重要,他的决策是很重要的,所有的IT战略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IT系统之前,很多公司包括零售商投入五六个亿建一个公司,一个整体的战略的规划和选择,往往等到企业要开展了,觉得有很多问题,是不是做错了,该不该投资?IT系统的投资大家都知道,是一个比较大的投资,回报也比较大,在这之前,你可能很愿意花一定时间和人力,当然还有一定的费用规范和水平,这是非常有必要。 


今天,跟大家的沟通就到这里,希望我们有更多的交流去推动零售行业的发展。谢谢大家!(赛迪网)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