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信 息 化 >> 正文
管理深度分析:管理重于软件           ★★★ 【字体:
管理深度分析:管理重于软件

作者:佚名     人气:37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如今的企业领导开始越来越重视管理软件。这种思想非常好,是企业领导开始重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开端。然而,当ERP、CRM、SCM、OA等名词不断充斥管理者头脑的时候,企业中的一些领导却渐渐偏离了作为一个企业最应该重视的东西——管理。我们不应该首先考虑使用什么样的软件,而是应该首先使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来管理企业。
    其实管理理论并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得透彻的东西。管理所涉及的领域就像哲学一样博大精深:我们需要了解“人”,了解人们的消费特点、文化、思维模式甚至生活习惯;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员工,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我们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我们还需要了解诸如会计、政治、经济、地理甚至是历史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因此,深入了解管理并充分应用管理知识,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因而,很多管理者希望通过管理软件这条简捷高效的途径来梳理企业的管理流程,并构建新的管理模式。
    我个人非常赞成通过管理软件实施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管理素质。然而,实际的企业运作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管理软件的基础是管理理念。正如ThomasA.Curran和Andrew Ladd在其《SAP业务蓝图:理解供应链管理》中提到的,“虽然说如果没有信息技术,业务工程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业务工程过程中,可以不加思考地或者不顾一切地使用信息技术”、“只有当信息技术与慎重的业务工程协作起来,公司才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并且降低成本”。我们不可以偏离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而强行地将管理软件套给企业。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但得不到管理软件本应带给我们的效益,而且还很有可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信息化实施中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笔者凭借多年的经验,简单总结了一些管理和信息化集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基本元素——人
    人员的实际文化水平
    员工的实际文化水平,特别是管理者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贯彻水平。文化水平低下的员工可能并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贯彻企业决策层的管理思想,从而在管理系统改造的过程中也无法将管理理念转化成实际行动。而管理软件作为管理理念的实施工具,在实施过程中将受到普通管理手段的很大程度的制约。
    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管理软件是运行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因此各种数据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来进行传输。因而,企业员工的计算机使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软件系统的实际运作效率。试想一下,一个连中文输入法都不会使用的人,怎么可能快速地输入产品的描述或者客户的信息呢?
    ■法制与人治
    员工的认同度
    在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如果企业不能够使用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制约反对思想的滋生和蔓延,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员工也许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适应新的信息管理模式而担心被淘汰,或者由于管理软件实施以后影响到他们的灰色收入,等等。这些原因会导致怠工事件或者抵触情况的发生,并将会严重阻碍信息化实施的进程,甚至会导致整个信息化项目的失败。因此,需要上层管理者使用各种手段,包括使用硬性制度以及说服手段来缓解这些矛盾,甚至有的时候可以动用一些像解除劳动关系这样的极端手段,以警示其他反对者。

    管理制度的完善(采购,销货)
    信息管理系统是不能“揉进沙子”的,即使是一分钱的问题也会使系统亮起红灯。这就要求我们不可以使用粗线条的管理方式来管理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也许以前业务人员只要能够把业务搞好、拿到单子,其他方面就无所谓了。而信息系统却要求销售人员必须将任何客户信息详细完整地输入系统,同时记录与客户发生的任何活动。这一切将使企业中各个人员的工作模式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员工,并按照新管理模式一一达到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理应带来的巨大效益。
    新管理制度与旧管理制度的融合
    老的制度可能只能满足老的管理模式,而信息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管理方式。因此我们需要有新的制度来满足管理方式的改变。另外,虽然我们可以在信息化系统中制定很多条件使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是,由于电脑还是由人来控制的,有的时候还是需要企业管理者制定一些配套的制度来约束员工,使他们能在电脑所能管理的范围以外按照新系统的模式运作。
    ■系统进化
    中式和西化
    基于中式的工作方式很难适应西化的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西方人要求的是企业运作的每个环节的精准测量和数据的准确,以及集约化等特点。所谓的“六西格玛”、“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等理论就是最好的体现。而中国式的管理更愿意用“粗放式”管理来让企业运行在很自然的状态之下。中国的模式自然有其好处,但是西方式的经营更容易通过定量的综合分析来找出问题的所在,从而可以使企业能够最大化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信息系统作为西方管理方式的一种工具,我们不得不在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将中式的系统运作模式进行西化改造。当然,这里并不是倡导照搬西方的模式,我们还是要在保证系统运行的前提下,尽量保留中式管理中好的方面。
    供应链体系的思考
    丰田公司的“JST(精益生产)”理念不单单基于自身的高效运作,同时还要依赖于周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紧密结合。丰田公司的零库存模式如果没有零件供应商准时、保量、保质的生产供应,没有运输公司提供的高效快捷的服务,没有分销商准确高速的销售信息等支持,都是不可想象的。只要任何一个环节达不到相应的要求,都将导致零库存模式的彻底失败。这就像一个精密的手表,任何一个齿轮出现问题都将导致这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转。同样,我们的企业信息化也是为类似JST这样的模式提供服务的,为了保持较低的库存,我们同样需要提高一些供应链的素质,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形成。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当年丰田公司为了能够达到目前的效果,也花费了很多年的时间,才得以将整个供应链系统有机、顺利地整合在一起。
    信息化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件管理工具,或者说是一套武器。它包括用来攻击的剑,也包括用来防守的盾,同时还有用来控制军队的令箭。如何运用这套武器来为企业运作提供最大化的支持,需要企业管理者认真进行思考,更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将虚幻的理论和概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何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的做法,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软件工程师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