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信 息 化 >> 正文 |
|
|||||
关于BPR的六个认识误区 | |||||
作者:佚名 人气:36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近年来,国企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上下求索:从全面质量管理精益制造刚到供应链管理。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步子迈的更大,从业务模式、流程管理等方面都在努力与国际接轨,力争成为国际一流企业。例如一些大型电力和电信企业,他们希望通过引入国际化的管理理念进行内部洗牌。这样一来,业务流程重组似乎就成为企业改革的尚方宝剑因为BPR的特点就是变革企业的基础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精简冗余人员,使企业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显著改善。但是,BPR并不是万能的,高企不下的失败率充分说明,BPR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施方法,否则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BPR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容易步入六大误区。 误区四:IT技术手段取代BPR的实施 时下许多企业都把是否建立强有力的|丁支撑系统作为BPR实施能否成功的标志,即认为将重组的业务流程通过IT系统固化后,整个企业就会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沿着既定的程序不折不扣地运行。但实际上BPR改革成功与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思想转变和主观能动性,正如德国企业家罗伯特·纽曼所言,“企业推行BPR项目的最大阻力是项目启动时人们的惰性”由此可见,实施BPR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企业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行变革的决心。高层领导者要有富于革新、勇于向风险挑战的精神,雨中层经理作为业务执行层的主管,必须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辅之以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使员工做到在着眼业务流程全局的前提下做好本岗工作。只有真正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和业务技能,再辅之以IT支撑系统,才能真正提高企业效率,加快市场响应。国内企业尤其要提防那些打着“先进的IT技术平太”的公司,试图靠安装新系统就能解决多年的管理问题。 误区五:一劳永逸 以往企业进行的改革很多都是作为一场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始,又轰轰烈烈的总结束。同样BPR改革也被许多企业当作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在收到一定成果或看不见短期成果的情况下,就草草鸣金收兵。这也正是为什么BPR在许多企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之一。实际上,他们都忽视了BPR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持续改善。前面提到BPR改革是一种企业内功的修炼,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同理,既然是修炼内功,并且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必须通过阶段性的持续改善,把BPR真正作为企业的一项常规管理工作,才能领悟BPR的精髓,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搭建一个稳固而长久的基础平台。 误区六:内部组织架构重组的完成即代表BPR改革的核心 当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时,必然牵涉到岗位调整、职位变动、权限更改等一系列组织架构重组的热点问题。这使得BPR实施的难度大增。比如国内某南方化工集团,在长达两年的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多数时间花在了人事安排和调整上,并天真地认为只要人的问题解决了,BPR就基本实施完毕。其实这严重违背了BPR的核心理念一一寸道过把大家的注意力聚焦到流程改造上来,用基于流程的绩效管理体系做到人员到位$而不应当靠“息事宁人”或化解人事矛盾来重组流程。客户流程、生产流程、研发流程、人力资本流程、信息汇集和分析流程、财务报告流程等多方面的重组不可能通过“调整班子”实现“毕其功于一役”。 《中国企业家》 李健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