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信 息 化 >> 正文 |
|
|||||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 |||||
作者:佚名 人气:26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推进企业信息化要从强化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是有着非常具体的工作内容的,而不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需要学习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了解并掌握进行信息资源管理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标准,并在企业信息化的工作中坚持执行这些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Information Classifying and Coding)是标准化的一个领域,已发展成了一门学科,有自身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在工业社会中,信息分类和编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美国新兴管理学的开创者莫里斯L· 库克(Morris L· Cooker)说:“只有当我们学会了分类和编码,做好简化和标准化工作,才会出现任何真正的科学的管理”。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标准化工作越来越重要,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信息化,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信息标准中的最基础的标准。信息分类就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以便管理和使用信息。信息编码就是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信息对象(编码对象)赋于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应遵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序列,建立全企业信息系统所使用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用户视图(User View)是一些数据元素的集合,它反映了最终用户对数据实体的看法。用户视图是数据在系统外部(而不是内部)的样子,是系统的输入或输出的媒介或手段,常用的用户视图有纸面的(单证、报表等)和电子的(屏幕格式、表单等)。在采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环境中,应该大量减少纸面的用户视图,以电子的用户视图取代,为此,应该建立企业的用户视图标准,确定有哪些用户视图,它们的标识、命名规则和组成结构。 在建立了以上三方面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的基础上,就可以建立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了(详见第七讲)。 坚持执行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信息化处于初级阶段的企业一般不抓数据管理工作,到了中级阶段就应该开始注意到数据管理工作了。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和执行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1. 设立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来抓数据管理工作。当然,未必需要新设的科、处建制,可以是在信息中心或企管部门中设立的一个专门工作组。数据管理人员要在计算机教育、数据处理经验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2.集中管理各项基础标准。数据管理部门应该控制、指导和协调所有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使用已建立的基础标准,如果有违背的,要通过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加以纠正。 3.充分估计到强化数据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是与企业深化改革同步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克服多种阻力,赢得信息资源管理升档工作的胜利。 建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工作,在发达国家里已有20-30年的历史了,这是工业化的必然过程。我们是在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时候搞信息化的,所以,建立基础标准工作就更加困难,阻力更大,对此企业信息化主管领导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技术骨干要切实掌握有关技术方法、标准规范。 作者:红海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