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知识管理 >> 正文 |
|
|||||
要么学习,要么灭亡——IT企业学习之道 | |||||
作者:佚名 人气:23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21世纪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 组织学习循环——滚动学习的“雪球” 考夫曼将个体的学习过程描述为“见-解-思-行”的循环(简称OADI循环),所谓“见(Observe)”,指的是从特定经历中取得素材,不仅指观察,还包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感觉、知觉等;“解(Assess)”是对得到的素材进行解释、评估,加以理解;“思(Design)”是对解释、评估以后的信息加以总结,形成抽象的概念、理论或模式;而“行(Implement)”则是将概念、理论付诸实践,以检验概念或理论的真伪。 与此相对应,结合山雀群体学习的启示,笔者认为,组织学习循环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个体学习与创新 指的是个体在观察、思考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创新。从根本上讲,只有人才能学习,离开了个体的学习,组织将无法学习。虽然个体的学习和创新并不能自然导致团体和组织的学习,但个体学习和创新却是组织学习的基础,是组织学习的“种子”。创新也许来自一个灵感或顿悟,但其实离不开长期的实践积累和总结思考。 制度化的沟通 个体创新成果必须通过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机制,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共享,才能促进组织学习。在组织内,要打破部门之间的隔阂,增加员工之间的交流,使知识能够尽快地传播和流动。为了增进员工间的沟通,进而提升学习与创新能力,有些国际知名公司在办公总部里,增设扶手电梯,要求员工尽量用扶手梯而非升降梯上下楼;有些公司则把公司资料档案集中放在走动式的橱架上,员工需要资料时,再去把资料架推到适当的地点;还有些企业则在办公室的设计上,特别增加了员工可以互相闲聊的交谊空间。类似这些作法,都不是正式的法令规定,而是在员工的工作环境上,自然地增进员工间互动与沟通的机会。 形成学习网络 更多的人在学习和运用该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应该给出更多的反馈,形成特定的学习网络(也有人成为实践小组、社团,Community of Practice,简称CoP)。这时候,学习就从少数创新个体过渡到一个或更多的团体,并形成互动。 除了企业内部的互动与沟通以外,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也不能忽略,例如,同行业之间可以透过业务的往来或商会、公会的活动而互动。从创新学习的角度来看,除了同业间的沟通交流外,现在流行的异业交流,也十分值得推广。 形成学习机制和学习保证与促进机制 组织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不是精心培育,学习就不会真正发生。同样,如果学习只是一个孤立的项目或任务,而不是全体员工发自内心的追求,企业也不会开始真正的学习。因此,在组织学习的第四个环节中,组织应该在整个企业层面上建立学习机制和学习促进与保证机制。所谓组织的学习机制,包括建立组织共享的知识库、知识的显性化、从过去经验中学习和“干中学(Learning by Action)”以及向顾客学习、向他人学习等社会化的制度和规范;而组织学习促进和保证机制,则要从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与流程以及技术等方面,建立适宜学习、鼓励学习、促进学习的环境。 通过这么一个循环的过程,将促进个体产生更多的创新和反馈,从而使组织学习能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壮大。通过促进个体学习,进而带动团队和组织学习,企业就可以建立起灵敏的竞争情报系统,敏锐地察觉客户需求、竞争对手的变化以及技术、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同时,快速掌握组织内部运转状态以及各项指标的健康状况,每个个体都能理解这个组织的目标,并适时采取最佳的应对策略和行动,从而使企业成为“敏捷”的学习型组织。 硅谷与3M:成功的集体学习范例 事实上,上述组织学习持续发展的过程和硅谷的发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硅谷发展的早期,得益于斯坦福大学和仙童(Fairchild)半导体公司这些极具创新性的“个体”以及美国加里福尼亚州适宜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知识工人,加上硅谷独特的文化氛围,大量的知识交流、传播和人员流动,促进了更多的创造,从而引发了硅谷的迅速成长。 而位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美国3M公司,其产品种类达6.6万种之多,年年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最受企业界钦佩”的企业。它能够持续创新和学习的秘密就在于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并建立一种适宜学习的文化。公司维护着“创新的沃土”,然后培养员工的学习创造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对新思想和新成果给予大力的支持,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使得公司能够持续保持青春和活力。 作者:邱昭良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