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知识管理 >> 正文
后非典时期——经销商关注的三件大事           ★★★ 【字体:
后非典时期——经销商关注的三件大事

作者:佚名     人气:20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经销商在现代商业流通领域的重要性不用多喻,然而,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非典”危机,给中国许多行业带来了一场灾难性的损失,对中国的经销商群体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在,“非典”危机逐渐消去,但其后遗症却难以立刻消除。在后“非典”时期,经销商关注、同时也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件大事。
选择什么样的品牌(企业)?
  “非典”对中国航空、旅游、家电、保健品、化妆品、服装等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众多的经销商在“非典”时期遭遇了消费需求急剧下降、商品大量滞销的境况。一场“非典”危机也给中国经销商群体上了生动的一课:在商业流通领域,经销商是选择强势品牌还是选择弱势品牌?是选择长远合作和稳定的利润还是选择短期的、现实的、高风险的高收益呢?“非典”给了经销商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选择强势品牌,选择长远发展和长远收益!
  经历过2002年的诚信事件,以及今年上半年的“非典”肆掠,大部分商家都将自身的生存发展、经营风险摆在首位,纷纷向强势品牌集中,强势品牌成为商家降低经营风险的主要选择,这成为后“非典”时期经销商最关注的大事之一,也将对中国商业流通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选择强势品牌对后“非典”时期的经销商来讲至关重要。以家电业为例,2002年以前很多商家(尤其是空调、彩电、视听产品经销商)选择操作杂牌机,由于这些杂牌企业供货价格低,而且价格不透明,利润空间大,有利可图。但从去年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大品牌大幅调低价格导致行业整体价格水平下降(比如今年美的空调实施的“一线品牌价格标尺”运动以及海尔的调价),杂牌机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下降,进货之后非但没有想象中的出货速度,反而形成了很大的商业库存,资金占用庞大,周转不灵。而且,即使是销售出去的产品,质量隐患多,用户纠纷接连不断,售后服务又跟不上,经销商往往得不偿失。更可怕的是行业优胜劣汰加剧,很多小品牌企业抱着贸易机会主义的心态做制造,一旦出局或撤退,被套牢的经销商很可能血本无归,经营杂牌机的风险陡增。
  “非典”时期,经营杂牌机的经销商更是遭受重创。从湖南邵阳传来的消息,某空调经销商以900万元包销一杂牌企业的1.5万套空调(平均单价才600元),原本打算大赚一笔,结果由于“非典”的缘故,现在绝大部分空调都没有销售出去,变成了商家库存;更严重的是,当地消费者开始变的理性了,都是购买名牌产品,而该杂牌企业现在已经转行做别的产业了,经销商必须独自承担所有的销售和售后责任。这虽只是个案,但其潜在意义则非同小可,对其他经销商则是一个典型的“前车之鉴”。
  相比之下,大品牌知名度高,市场拉力大,企业综合实力远非杂牌机可比,而且企业营销策划系统全面,市场推广环环相扣,操作起来事半功倍,如海尔很善于找出契合市场需求的卖点,甚至是引导消费潮流;而三星、索尼的产品甚至不需摆出样机,消费者就会踊跃购买。因此,在后“非典”时期,经销商必须慎重考虑下半年乃至今后选择什么样的品牌企业,再也不能单纯只看杂牌企业提供的高额回报了,更需及时把握市场脉搏,考虑企业长远发展,选择经销强势品牌。
政策兑现与“现金流”意识
  近年来,虽然中国商业流通领域的经销商群体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是,特殊的行业游戏规则和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位置,决定了经销商群体在工商博弈中必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而经销商从事商业的目的只有唯一的一个:那就是追逐利益!
  这样厂商之间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利益之争。处于弱势的经销商群体一方面竭力的不断发展壮大,以便争取早日取得在与厂家博弈中的主动地位,另一方面在目前,只能是冀望厂家讲“诚信”,兑现全部或大部分营销政策。这也成为后“非典”时期经销商关注的一件大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经销商最为关注的一件事。

  众所周知,行业的游戏规则都是由企业来制订的,对于绝大部分经销商来讲并不掌握厂商对话的主动权。为了吸引经销商打款提货,企业往往事先承诺高额返利,销售政策却一环紧扣一环,再精明的商家稍有不慎就落入政策陷阱,从此被企业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审视一下行业现况,空调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空调业的暴利时代早已经结束,许多企业承诺的优厚条件实质上没有几分可信。“非典”危机更是给空调经销商以严重打击,许多经销商在淡季时打了许多货款给厂家,现况则是大量产品积压在商家库房中,商家是欲哭无泪。后非典时期对于经销商来说,除了卖出积压产品外,更重要的是获得厂家承诺的返利、年终返点。“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往往是企业承诺的越漂亮,兑现的可能性就越小。经销商群体在非典过后,终于开始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了。此时,那些经营大品牌的商家大多可以得到厂家的支持和补偿,厂家为长远计,甚至有可能给予经销商更优惠的经销商政策,并及时给予兑现;而对于那些经营杂牌产品的商家来说,后“非典”时期就是一道坎了,如何从厂家处获得部分补偿是他们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了。不管怎样,后“非典”时期,经销商群体将逐渐学会放平心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现实的面对企业的销售政策。
  “非典”之前,许多经销商并没有意识到现金流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一场“非典”危机给了单宠“利润”的经销商当头一棒。没有持续的、赢利的现金流,企业发展就非常不健康,非常危险。当年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垮台,今天美国的“安然”破产,都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出现故障。在空调行业,去年出现亏损的经销商很大程度是在虚幻的年终返利政策的引导下,扔掉了平时经营过程中的毛利而只抓年终返利造成的。当市场或厂家出现变故,年终返利不能兑现时,经销商就不仅会丢掉利润,甚至会贴老本。对于那些被杂牌企业套牢的经销商来讲,等待他们的也许只剩下退出市场这个选择了。今年的“非典”更是给经销商上了鲜明的一课。后“非典”时期,经销商必将普遍提高“现金流”意识,挑选品牌不一定要求有年终返利,但肯定要求产品好销,加快出货速度,缩减库存周转时间,从而提高自身“现金流”能力。
对“大服务”观念的崭新认识
  最早的“服务”只是单纯的指企业为经销商销售出去的产品做好售后的维修、服务工作;后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进步,“服务”由最早的“售后”服务逐渐演变成“售前、售中、售后”大一统的服务,即通常所说的“大服务”。“非典”危机的爆发,让经销商体验到现在“服务”的滞后与不合时宜;在后“非典”时期,经销商对“大服务”有了崭新的认识。
  经销商不仅希望从企业处得到以往所说“大服务”中包含的内容,即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更要求与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甚至就是同一个企业的两个部门,厂商之间结为一体;“大服务”不仅指产品方面的“大服务”,还包括厂商之间共存共荣、合谋未来的紧密关系。
  这对厂商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却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经销商在后“非典”时期,开始探索走一条持续、健康、稳妥的发展道路了。
  新型的“大服务”范畴除了包括传统的“大服务”范畴之外,还包括以下四点:
  营销政策方面:依照新的“大服务”理念,经销商需要企业提供一套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售前、售中、售后的解决方案;希望企业确定以商家利益为中心的操作原则和思路,调动经销商积极性,进一步做通做透、做深做细市场通路工作,为销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及时的政策支持、促销支持和服务支持,消除经营风险;强有力的市场价格控制。

  终端市场方面:协助经销商的终端工作,有效调配资源,开展终端促销活动,通过提高终端的有效销售,保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做好在市场的深化培训,扶持优秀经销商做大做强,尽可能扩大销售网络;加大资源投入,跟进网络终端,提高对经销商的服务水平。
  咨询顾问方面:拥有高效完善的客户服务平台;有完整的企业规划,企业内部在分销渠道管理、广告管理、终端管理、终端理货、销售培训等方面拥有多名专家,能帮助经销商解决经营、、管理、扩张中的问题,成为他们的市场顾问和专家;介绍其他经销商的经验,帮助经销商提高管理和经营水平,包括如何激励员工、作好售后服务、规范员工服务等。
  私人感情方面:重视培养与经销商之间长时间的客情关系,有人情味,懂得做人;企业将自己最新获奖、认证、开发技术等资料和高层人士动向、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发展目标告诉给经销商,把最近媒体对企业的有关报道复印发给他们,企业内部刊物也发给他们,尊重经销商,维系经销商与厂家的感情;节假日以企业名义表示问候,赠送贺卡或小礼物等。
  只有把这些都做到家了,经销商才会从内心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而这也是经销商在后“非典”时期必须关注的一件大事,因为这涉及到经销商长久发展。厂家只要、而且只有把握经销商新的动态,才有可能在往后的日子里取得更大的市场业绩。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作者:魏明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