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经营伦理 >> 正文 |
|
|||||
中国企业该向谁学习(3) | |||||
作者:佚名 人气:26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且摘去西方理论的光环! 体系、制度从未在关键时刻起过作用。即使在英美这些法制的国家,他们仍然受总统个人所左右。比如:布什和布莱尔掀起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一个国家需要领袖,需要有一个核心。 这就是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羊的效应:整群羊都会变成狮子。没有任何体系能比军队更严谨,但没有优秀将领的指挥,这些体系毫无作用。为什么一个组织需要领袖呢?这是人类文化本质特点所决定的。 人类的任何组织是以人为中心的,而非以体系为中心。凡是有组织的地方,无论组织大或小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作为他们共同行动的精神力量。 所以中国的企业家要勇敢树立在企业中的领袖地位,充分发挥你的个人作用。 当然,也不要将个人领袖崇拜演变成个人盲目崇拜,真理向前跨半步就是谬误。 所谓“高速危险”论 如果把运作企业比作运作军队,那么打仗时,跨国企业的布局是“方阵”布局,将所有人排成一个方阵队伍,每个人之间用一定的关系连接着,然后齐步走。这种队形在前进过程中比较稳固,不断在走过的地盘安营扎寨,牢固把控每一块地盘。但这种运作方式难免限制了队伍前进的速度。这一定是规模很大的企业采取的运作方式。 而中国企业大都采用的是“大旗”模式。先在前面插一面旗帜,指挥官大手一挥“冲啊!”,结果队伍中的所有人就以极快的速度冲向目标。这种运做方式强调的是指挥者个人的作用,优点是速度很快。但缺点是在前进的过程中队伍难免出现散乱。 其实出现一定的队伍混乱,没关系,只要队伍中的所有队员朝一个方向冲就行了。再乱也是朝同一个方向的乱,也是有利于目标的达成的。 比如:跨国企业在做营销时,前期工作十分细致,首先对一个产品的推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市调、改进、测试、再完善等工作。研发部门要与营销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等进行研讨,研讨再研讨,直至达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具体方案。一个新品的推出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 由于规模巨大,所以它们首先要追求的就是不出错。一旦出错,那怕一点点暂时性、方向性的错误,其损失的绝对值都是很巨大的。因此跨国企业的运作特点是“理性”,在理性的基础上求得发展,比如:年销售550多亿美元的雀巢每年增长两个百分点,就是一个“娃哈哈”。 而我们中国企业新产品推出时,不可能像他们一样,就是要以抓住市场机会为出发点,快速决策。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因为我们的企业规模小,需要讲求速度。如果规模很小,又不追求高速度,什么时候才可能追上人家? “大旗模式”的运作在前进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混乱,这是高速前进队伍必须承受的代价。没有速度,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一句空话! 我们必须明白:制度仅仅是条件,而效率是目的。但实际中往往反过来,将制度当成了目的,而将效率抛在一边,本末倒置。即使像雀巢这样全球最大的食品企业帝国,它在运作中也十分注意决策的灵活性和速度,他们也努力避免制度将人卡死。前任雀巢总裁汉穆·茂赫就坚定地说:“速度比制度重要。” 所谓“矩阵式管理” 一个中国著名企业聘请一个世界著名咨询公司咨询后,效果非常不理想,这个企业的老总问我原因。我说:“你是将向往当现实了。你们渴望像西方跨国企业那样的矩阵式管理,你不顾企业自身的条件就当真了。矩阵式管理架构是针对规模庞大的、产品复杂的、多区域管理的企业而言的,你用只有10亿美元左右的小规模套用百亿规模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能不出问题吗?” 一个只有几百人的企业采用矩阵组织框架,一个下级居然有三个上级,他到底听谁的?这样的设置在中国企业管理层中没有不出问题的! 为什么?因为中国企业绝大多数中层管理人员远没有达到西方跨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没有学会协调和协作。对中国企业而言,最有效的、最清晰的组织架构一定是:每个人只能有一个上级。 路长全 (北京赞伯营销顾问公司董事长) 《中外管理》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