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经营伦理 >> 正文 |
|
|||||
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管理” | |||||
作者:佚名 人气:26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以生产石化产品ABS而位居全球行业第一的台湾奇美公司董事长许文龙。奇美的规模虽然没有王永庆麾下的台塑庞大,但是它的生产力却是同行业的4倍。20世纪70年代,其产品曾以品质高、价格低而掀起石化业的一场革 命,以致连美国和日本的同行都畏之如虎——只要是许想要投资的地方,众多美日厂商无不退避三舍、取消计划。说来奇怪,许文龙管理企业的风格和观念竟然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也就是所谓的“不管理学”。 要“管得少”,又要“管理住”,就必须进行合理的委任与授权。事必躬亲导致的结果一是效率低下,二是团队失去工作极性。因此必须通必须通过合理授权,使团队成员有充分发挥自已能力的平台。在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赋予下属相应的责权利,鼓励其独立完成工作。 委任有两种形式,委任工作和委任权利。委任工作是指可以将一个项目分割成多个单一的任务或目标,并分配给每个成员,然后,予以充分的信任,仅当任务或目标看业无法完成之时,再做出干涉,将工作留给自已。所谓委任权利。则是指与你的员工共享权利。工作中的每个问题都应征询员工的意见,并要给与他们处理自已专业领域问题的充分权利,要求队员及时将项目进展的情况进行汇报,然后让他们继续做。 在进行委任时,要辨明委任对象。一是能做——愿意做,这是理想的委任对象,愿意接受工作的全部职责,肯于不耻下问,并能采纳他人意见。二是能做——不愿意做,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委任对象,不情愿学习或不接受他人意见,意味着不适合作为团队成员。三是愿意做——不能做。在完全负起被委任的职责前,被委任者需要鼓励及正规的训练,以弥补经验的不足。四是不能做——不愿意做,如果不能克服其动务和能力的缺乏,委任必将失败,必须要调换此人的工作。 用信任打造“无为而治” 最理想的管理就是一种“无为而治”状态,也就是不管理。因为人人学会了自我管理,克尽职守,那些所谓的管理制度,条条框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管理要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前提就 是管理者对下属或员工做到充分信任。在《没有人完全信任老板,怎么办?》一文中,巴托洛梅教授指出,培养信任和坦诚的因素,至少应该包括六个方面,即“沟通”、“支持”、“尊重”、“公平”、“可预见性”和“胜任工作”。这里笔者认为,建立信任,培育信任要从五个方面下功夫: 加强文化的融合。只有员工发自内心认同了企业的文化,才会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就象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的船只,如果水手们都是各自向着自已的方向,那么能够风雨同舟吗?要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的融合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的理解,就必须根据客观环境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要求,建立起企业强有力的独特文化及理念,使员工达成对企业文化的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只有这样,信任才有了坚实的平台。 自由交换意见。安排正式或非正式会议作为员工之间相互交流的途径,当员工之间的了解加深后,他们就能放松自已,并对在组织中工作感到自在——这有助于培养忠诚和凝聚力,要试着让员工了解项目中有关他们责任的所有状况,数字,日程以及记录,但同时也必须牢记在某些特定时刻,还是不得不保持机密。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组织中能比其单独工作时想出更多的主意,要鼓励公开讨论新主意,并保证所有的建议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召开一个新意见讨论会时,可以要求出席者准备2——3个意见与同事讨论,记录所有意见并给予评估,对于无法采纳的意见,应当很得体的予以处理,并给出充分的理由进行解释,鼓励并提醒员工在组织中发挥其专业技能,并经常就与项目相关的意见展开公开讨论。 感情疏通。人是有感情的,组织成员工之间有情感关系,如果双方感情好,任何事情都好办,感情不和,就会造成阻力,因此,应重视心理情感的协调,善于运用感情疏通拉近员工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彼此把对方都视作“一家人”,相互依存,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如真诚地肯定和赞扬人,会使人感到自身的价值,遇到了知音,得到了温暖,再如热情地关怀人,将真诚的感情注入人的心灵中,就能唤起被关怀者同样诚挚的爱。既有情感的信任,也有制度的信任。专门研究信任的人认为,情感的信任是低端的,高端是根据契约的关系形成的信任。人和人之间毕竟是有感情的,无论是制度框架下还是其他形式下的信任,离不开感情这个因素。但是必须尽最大程度把情感与制度分开来,从而推动整个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注重结果。工作结果是衡量成败的惟一标准。就如同进行越野比赛,只要把起点、终点和比赛路径确定下来,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拼。至于谁快谁慢,为什么快,为什么慢,自然会看得清清楚楚。比如,美国有不少高科技公司采取弹性工作时间:不规定员工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对于特定的任务,只是给定一个完成期限,具体的过程就由员工自己来安排,最终以结果来衡量工作业绩。公司给予员工足够的空间,员工则回报公司极大的努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由此可见,把实现结果的过程交给部下,又用过程的结果来衡量部下,实在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注重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监控行为,让管理进入一个自我控制的管理状态。为了进入这种状态,管理者应该管好“头”和“脚”。 中国IT职场 胡慧平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