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管理趋势 >> 正文
投资在中国:跨国公司的微笑曲线           ★★★ 【字体:
投资在中国:跨国公司的微笑曲线

作者:鲁娜     人气:26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在华跨国公司投资正在向基本原材料等上游产业和服务开发等下游产业扩展,它们要把整个价值链转移到中国



  “您在报告发言中提到了20多次中国,却没有一次提到马来西亚。这难道不是一次亚洲营销大会吗?!”在佳能亚洲最大规模的博览会“博览佳能2004”在上海开幕之后,一位东南亚记者不满地向佳能全球总裁御手洗富士夫发出了抱怨。
  难怪他会对这个明显倾向于看好中国未来的会议发言不甚满意,佳能亚洲营销集团总裁兼佳能(中国)总裁足达洋六在阐述亚洲战略的时候,也在强调,中国市场对未来如此重要,因此佳能中国定下了2004年销售额增加40%的明确目标。
  像佳能这样将未来押宝在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们,正不得不考虑从建造工厂、加工组装,到把这里当成真正的销售市场,加大物流和营销等领域的投资。
  “这些领域的投资表明中国引进外资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跨国公司表现出对中国投资环境和中国市场非常具有信心。”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对《环球企业家》说,“这种调整,导致企业价值链、工业结构和中国产业结构三个层面的投资发生变化。”
  跨国公司这种投资向上下游发展的轮廓,清晰地勾出了一道优美的“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并非来自蒙娜丽莎神秘的嘴角,而是台湾宏集团董事长施振荣的“发明”——他按照各个环节产生的附加值的多少,把制造业价值链勾画出一个微条曲线。上游研究开发和原料零件以及下游营销售后服务等等利润相对较大,而中间的组装加工环节利润较小。这样的曲线,正好是一个完美的微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进行比较大规模的投资。由于劳动力成本攀升,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从事组装加工环节业务只有微利,或者无利可图。在中国,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而且可以长期保持低廉的价格,因此组装加工环节还有相当的利润。
  这一时期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主要内容是把组装加工环节转移到劳动力低廉的中国,即微笑曲线的中间部分转移到中国。
  而目前,制造业的利润正在迅速收紧,上下游两端成为黄金之地。如果跳出单个企业的范围,从产业角度观察,跨国公司投资已经向基本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等上游产业和服务开发等下游产业扩展,并且处于急剧上扬阶段。跨国公司正开始把整个价值链转移到中国。对它们来说,这是一大步。
  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编著的《2004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中指出,近几年来,著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开发中心约400家。这些研究开发中心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外商投资集中的地区。今年4月份,全球最大的特种化工企业德固赛全球董事会主席费溪德参加了总投资达1000万欧元的上海研发中心的落成仪式,这个69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包括最先进的实验室、销售设施、应用技术研究室和售后技术服务室等。
  不但外资向下游产业领域投资的热度正在升高,钢铁、石油、天然气、化工等上游公司也成为一个个令人羡慕的幸运儿,正成为获利丰厚的机会市场。它们已经吸引到一些真正的国际巨头伸出了橄榄枝——新日铁、阿塞洛、帝森克虏伯等纷纷与中国本土钢铁企业合资开拓市场,BP、壳牌、埃克森美孚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等也与中国企业结成合作伙伴。

 中国是石油化工原料的大市场。多年来,中国大量进口石油化工原料。由于这些基本原料项目投资大,动辄数千万美元,建设和回收周期长,因此,跨国公司投资一直十分谨慎。
  是什么使它们现在放开了心胸和手脚,在制造业的上游产业,重化工领域开始大量投资?
  位于惠州的中海油壳牌合营的化工原料项目投资高达43亿美元,是目前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营项目。目前在两平方公里土地上已经完成了地下基础与设施的建设。大型设备已经能够于2003年末开始通过专门修建的码头进入工地。该项目预计2005年竣工,它已经使壳牌获得了“2003年CCTV投资中国奖”。
  “对上游设施的投入是个巨额承诺,也是长期承诺。” 王志乐说。壳牌在中国投资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未来将达到50亿美元,这将取决于它是否能在投资期内保持信心——如此大规模的投资通常要好几十年才能收回。它与广东省签定的一个合同为期是25年。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