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组织发展 >> 正文
宏碁之甍           ★★★ 【字体:
宏碁之甍

作者:顾建兵 康…     人气:29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李焜耀、施崇棠、王振堂、林宪铭等大弟子提出分立要求。施振荣不反对。不反对就是默许,就可以试。
  宏碁之甍  宏碁系“交棒”专题

  在一个日见平庸的时代,“伟大”一词在现实中蒙垢,但是我们用它来评价施振荣先生却不勉强。
  施先生不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甚至谈不上杰出,因为每到企业做大时,他就有点不知所措,甚至犯下重大错误,远远不及韦尔奇;施先生也不是一个伟大的资本家,他常会出现钱多到不知道怎么花的地步,远远不及李嘉诚;施先生也算不上一个伟大的探矿家,尽管他眼光独到,但他赶不上比尔·盖茨。但他的身后,出现了多位国际级创业家,几百位各种层次的创业家。
  探究施先生做到别人所不能,尤其是华人所不能,在于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从不会去试探别人的底线,而允许别人试探自己的本来就很低的底线,他身上的宽容是很多企业家望尘莫及的;在于他的中西方文化包容并蓄,不拘一格,任命兰奇这个洋弟子为继承人之一可谓开华人业界先河;在于他允许别人尝试,也敢于自我尝试,错了不要紧,再造就是了……
  施先生给予弟子们的财富,主要不是做事的方法和能力,在术上,他的很多弟子都青出于蓝,而是做人的品德———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是他所有弟子们共同的风格,这也是内地企业家尤其需要向台湾企业家学习的地方。
  施先生的信仰源于她的母亲,母亲把善良、温厚、开明和慈爱传给他,他又传递给了弟子,文明的精髓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开枝散叶,人世间因这样的长者的存在而温暖,而值得留恋,现代商业社会因此成为人间道,而非无间道。
  (成一语)

  2004年的中秋前夕,苏州。
  一位60岁的退休长者想念妈妈了。
  他声音哽咽,眼含泪花。他说:“我懂事起对父亲就没有一点印象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我想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让妈妈高兴的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没人能说他不是一个有用的人,因为他是施振荣,28年前白手起家创立ACER(宏碁),而今ACER与弟子们的“小孩子企业”一年销售收入已280亿美元。这些小孩子中比较有名气的叫BENQ(明基电通)、ASUS(华硕)。
  他曾担心会在低谷退休,而今退休的时候,他谦逊地说很幸运有这些大弟子。
  这些大弟子指的是李焜耀、王振堂、施崇棠、林宪铭,甚至还有一位高鼻深目的外国人———兰奇。他们每一位都是媒体追逐的明星。
  从三岁失去父亲,到华人世界无以伦比的企业教父,他走过了怎样的心路?

  第一次危机爆发
  “在人生方面她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施先生说。幼时的施振荣完全没有失去父亲的阴影,寡母施阿嬷对他无微不至,用心良苦,使施从来都没有感觉到缺少过父亲。
  母亲耳濡目染塑造了施振荣的性情。众所周知的是施母对他商业意识的熏陶———卖鸭蛋薄利多销的故事,却很少人知道,施母虔诚信佛,一生吃斋,非常温和,从不让人为难,人缘很好。但观念却很开明,对施振荣这根独苗绝不溺爱,初中的时候,就放他一个人单飞,从鹿港小镇去台北。
  现任台湾纺拓会秘书长许文隆是施50多年的老友,他说施个性温厚,很乖,不让妈妈操心,喜欢交朋友,年少时一样有着活泼、玩乐的日子。别人办舞会,他总是捧场到底,20来岁的时候,年纪轻轻,探戈、恰恰、布鲁斯、华尔兹,施振荣都会跳。
  施是台湾交通大学复校后的第一届学生,每到假期,他就回鹿港镇住母亲为他准备的乡间别墅,因为房子大,他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弄了一个“鹿港大专学生暑期联谊会”,让大家办舞会,休闲玩乐,这些一起交游的校友后来很多成了一起创业的兄弟。
  那时,全球新技术革命开始萌芽,微处理器的出现给业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它的商业价值的几个人之一。当李焜耀第一次见施振荣的时候,施已经是台湾荣泰电子公司的副总经理,那一年是1974年。
  这家小公司很快出现了财务危机,要砍掉微处理部门,李焜耀提出要离开,施第一次和他谈了很久,挽留他,但还是走了。施振荣不久也离开,自己挑头创业,1976年,宏碁诞生。三个月后,李焜耀应施的召唤回到他的身边。而这一年台大机电系毕业的王振堂仍在一家美国公司卡林塑料工作。
  施崇棠是李焜耀的大学同学,李个性比较坚强,施崇棠则性情温和,从不与人冲突,两人是好朋友,经李的介绍,施崇棠也进入了宏碁。
  1979年,宏碁要在高雄设立分公司,同样是家中独子,交大毕业,想回老家工作的林宪铭跑去见施振荣,得到了这份工作。1981年,王振堂以一名电子零件销售工程师的身份进入宏碁。施日后四大华人弟子从这一年开始第一次会聚宏碁。

  宽容与底线
  创办宏碁,施振荣是董事长,那一年施30岁,从那时起,施再没有第二个头衔。
  起步之初,兄弟子弟齐心,其利断金,先走“贸工技”的道路。1982前后,施先生决定回归制造业,开始接收PC定单,生意开始蒸蒸日上。
  施的风格是尽可能地把事情往下交。他说:“确认一个方向,很简单,比如说小孩子做功课,是你把他教出来,还是让他一个人独立地做出来,不一样。”就这样,四大弟子每人都在多个岗位摸爬滚打,开始崭露头角。
  1984年,施的“人和”再一次发挥作用。宏碁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单子,但施缺少资金,于是请上海老交大的一位前辈投资,双方合资建立了一家新工厂,这个工厂叫明基,说来有趣,这个名字是当时的一个门卫起的,他在下棋,说下棋就要下明棋,施振荣听到说,做生意就是要下明棋,那就叫明基吧。
  当时从宏碁派了7个人来管理明基。王振堂管理采购,李焜耀管技术制造,而在宏碁,施崇棠成了技术顶尖高手,而跑采购的林宪铭也赢得了“不喝不拿”的正派形象。
  1988年,宏碁在台湾上市,如日中天,施振荣面临了一个华人实业界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把宏碁打造成国际现代大企业。条件具备了,可道路该怎么走。思之再三,似乎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缺乏自信的施,做出了一个现在看来错误的选择:从跨国公司空降一批高管,其中包括当时在IBM公司做到最高层的华人。
  空降兵错乱了原有组织的秩序和文化。自己创造出来的成果被外人控制,子弟兵们感到很压抑。而且创业文化和跨国公司文化根本无法兼容———子弟兵们身体力行,情况熟悉,敢作敢当;而空降兵需要很多助手,靠一个系统去决策,做事。于是一天到晚开会,争吵。而“性格上不到最后关头不做取舍”的施迟迟不表态。
  由于无法忍受这个“乌烟瘴气”的环境,1993年,当时已负责PC产品事业群的施崇棠提出离职,施振荣让他去美国进修,把他的工作交接给林宪铭,并给他另一个舞台———扬智公司的董事长———试图留下他。一年后,他还是被自己的子弟兵拉去做了华硕董事长。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