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组织发展 >> 正文
中国企业本土管理的成败与得失           ★★★ 【字体:
中国企业本土管理的成败与得失

作者:龙新勇     人气:36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2004年3月5日上午,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裁周伟火昆到访科技智囊杂志社,他饶有兴趣地观看墙壁上的“西方管理百年”展板,如数家珍地指点着其中的管理大师和他们的贡献,他有些不太满足地说:“要谈管理,应该把中国的孙子加进去。”周先生的一席话引出的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这一大话题。

   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管理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国企业家并不知所谓的现代管理为何物,他们自然地倾向于本土文化中挖掘管理智慧。儒、佛、法、道,孙子兵法,乃至毛泽东思想,一律来者不拒地为我所用。应该说,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植于人们的脑海,既有其封闭落后的一面,又有其精华所在,是一种能够有效动员社会力量的雄厚资源;开掘这笔社会财富的价值在于企业能否将小生产社会所遵循的和谐升华到社会大生产的新伦理之中。

   中国传统的企业文化,讲求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讲求道德诚信,崇尚美德。透过青岛双星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双星多元化和品牌运作中起到了最有效的管理作用。“文化的威力比原子弹不知大多少倍” ,双星集团总裁汪海认为,真正的企业家不是具体地管,而是用理念、文化来管。双星的管理就是运用道家、儒家、佛家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进行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在中南海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接见的那20位荣获中国首届优秀企业家称号的企业家,至今仍在国企舞台上表演的,汪海是硕果仅存的一位。

   双星集团管理的效用是拿企业效益说话的,这家原是一个仅能生产黄胶鞋的濒临倒闭的制鞋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市场以来,企业迅猛发展,资产总额从20世纪80年代初不足千万元,增长到如今的44亿元。汪海总结说:“外国人说我们硬件不好,是指产品质量不好;说我们软件更差,是指我们管理更差。但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双星是世界制鞋企业当中管理最好的企业。”

   儒家底蕴

   儒家文化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化,它倡导的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念、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以及兼收并蓄的实用理性等思想,均与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这是儒家文化在管理中受到重视的最重要原因。

   在改革开放初期,当人们从“政治情结”走向眼花缭乱的市场时,大家精神上没有支柱,行动上没有方向,满脑子都是“金钱观”、“利益观”,很少为企业的发展前途着想。

   有人说,让那个阶段的中国企业家谈管理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为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还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还在寻找企业生存的夹缝、寻找发展壮大必需的资源。 很难期待哪一个中国企业家会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管理理论。

   其实,双星的企业文化并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都是在步入市场的实践当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出来的大实话,比如“有人就穿鞋,关键在工作”、“等着别人给饭吃,不如自己找饭吃”、“市场是企业的最高领导、是检验企业一切工作的标准”这几句话,就是在1983年双星黄胶鞋因国营商业系统拒收、积压达两百多万双、全厂人心惶惶的紧要关头时提出的,正是这些话,使双星人成功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成为最早搏击在中国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汪海就提出“用好钱是企业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做出成绩的员工奖房子、彩电、奥迪轿车。在生产一线用奖励机制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现在,双星每月、每季、每年都对岗位明星、创新能手、营销明星进行表彰、奖励,使双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4万多名员工团结一致,拼搏在市场上。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国外品牌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巨大冲击时,双星又提出“创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名牌”、“中国人站着不比外国人矮,躺着不比外国人短”,从此后,双星便进入了名牌发展阶段,仅用十年时间就创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

   双星集团里有座双星山,双星山有座塔,被人称为“四不像”。这座双星塔分为四层,第一层是飞檐翘角,是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第二层镶嵌了一圈双星的标志;第三层是长城的造型,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第四层是大鹏展翅,而最上则是金色的皇冠,这喻示着双星要像大鹏鸟一样展翅飞翔,在市场上勇夺冠军。

   走进双星集团,处处可见到一幅引人注目的标语:“干好产品质量就是最大的行善积德”;在双星度假村塑起林则徐、杨靖宇、岳飞、戚继光等塑像。

   中国是个崇尚仁义的国度,自古就讲究“忠孝”。汪海认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仍旧是社会安定、中兴盛世、和谐繁荣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只有首先爱父母,才可能善待他人,才能爱工作、爱国家;一个人只有心存孝心,才能自守有度,整个社会才和谐太平。”

   双星不断激发员工对企业的感恩之情,努力打造“名牌员工”,在职工中开展“争当孝星,做企业和家长放心的员工”活动,请优秀职工的家长到双星做客,使职工自觉树立起尊老爱老的人文精神,培育企业成员的道德情感。

   汪海认为,职业道德说到底是个权责观的问题。你只有履行了职责,职业权利的获得才名正言顺。所以,汪海在向双星员工灌输职业道德理念时,很少有空洞的说教。他说:“企业是什么?是我们大家的衣食父母;企业不仅给了我们衣食之用,还给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干、成就一番事业的用武之地。那么,我们该怎样来报答企业的养育之恩呢?”

   佛祖本意

   佛教里蕴藏着优秀的思想文化,如其提倡的道德、觉悟、敬业等精神就很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佛教宣扬的“普渡众生”与我们提倡的“为人民服务”不是很有共通之处吗?

   汪海居然还在双星总部大院里建大佛。大佛建好后,各式各样的疑问和非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汪海在提倡些什么?而汪海却说,他要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能为双星所吸纳。双星的员工大多来自于落后地区,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到工厂就是打工赚钱,还不太容易接受“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之类的教育。所以汪海就提出“干好产品质量就是最大的行善积德”,一下子把企业领导与员工的心愿统一起来了,双星产品合格率达到99.99%以上。

   1995年,汪海到新加坡参加“中国著名企业家面向二十一世纪研讨会”,题目就是《佛教文化与现代化企业管理》。共产党的企业家公然讲佛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会后,一些记者采访汪海,问:你信佛教吗?汪海说,我信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双星搞的“佛教与企业管理”这一课题,目前还在探索阶段,主要是以佛教思想对员工进行教育感化。佛教有一句话:学佛首先要学会做人。而做人就得具备基本的道德观念。佛教认为:我们人类社会是互助互赖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宣布说你不依赖他人的帮助而能单独生存。既然你的一切都需要靠他人的帮助,那你也有义务为他人提供方便。人类社会的互助互赖形成了彼此互依的人类社会之网。每个人都是这个网中的一环,每一环都不能

[1] [2] [3] 下一页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