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组织发展 >> 正文
中国企业海外战:几多出路几多愁           ★★★ 【字体:
中国企业海外战:几多出路几多愁

作者:佚名     人气:33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从菲律宾到俄罗斯,从柬埔寨到墨西哥,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都能看到中国企业的面孔,越来越多的带着“中国制造”标志的商品打入海外市场。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外面的世界也很惊险。近来接连不断的有关中国企业遭遇“反倾销诉讼”、火烧温州鞋、专利大棒等消息,却使得中国企业国际化这一老命题再一次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

  遭遇“三座大山”

  出于对国外资金和技术的渴望,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外合资浪潮席卷中国各个行业,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中的第一站,不过当时并没有谁把这种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的举动和“国际化”联系在一起。

  在几年以前,“中国造”就散见于世界各地。但是,那个时候,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并不明显。而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中国的一些企业如家电、IT等行业已经完成了跨出国界的第一步,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同世界巨头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这个时候的竞争方式也不单单是产品的输出、资本并购、品牌经营,中国的企业让很多跨国企业感觉到了压力。不时的有人在提醒:留意中国的家电企业,留意中国品牌。

  正当中国企业向外扩张的浪潮以更快的速度前进时,横亘在这些企业前面的是跨国公司制造的三座大山:反倾销、核心技术和全球性的品牌力量。当然,这些都是客观因素。但实际上对中国企业进军国际舞台构成了一道道屏障。

  反倾销是盾,它保护了本地企业,而将别国(或非关税同盟国)产品拒之门外。近年来,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反倾销的案例一宗接着一宗,从节能灯、彩电、洗衣机、木制家具到钢材、纺织品、打火机等等。据统计,截至2003年10月3日,全球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共有540多起是针对中国产品的。商务部官员表示,反倾销已经成为中国扩大出口的重要障碍。

  除了遭遇反倾销诉讼之外,跨国公司近年来收取专利费也对国内企业以致命的打击。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中国企业采取了放水养鱼的策略,而国内企业却很麻木:当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乃至市场份额都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后,收专利费的手就直接伸了过来,坐地分成。应该说国外企业这样的策略相当有效。

  DVD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依靠购买国外公司的元器件,以及本土企业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中国DVD行业迅速崛起。 但是随着专利费问题的尘埃落定,我们才发现中国DVD行业的辉煌相当脆弱。普通DVD产品的利润相当有限,而中国企业此外还要向3C、6C等外资巨头交纳专利使用费,许多DVD企业已经不堪重负,只得关门了事。

  曾经拥有的巨大优势,然而现在中国制造似乎乐不起来了:收取专利费用和反倾销,使得仅仅依靠成本优势的中国制造概念,突然间变得岌岌可危。

  另一方面,“中国制造”并不等同于“中国品牌”。在美国大型超市里,除少量低价成衣、小五金工具等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外,绝大部分中国产品都是以外国品牌的面目出现,只是在标签很不明显的地方标出“MADE IN CHINA”,这部分中国制造的外国品牌产品的设计、营销都由外国商家控制,这就意味着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外国知名品牌的加工地。

  反“围剿”

  对许多中国出口企业来说,反倾销就如一记从背后打过来的“闷棍”,在还没来得及或不知如何反应之际,已被打倒在地。

  反倾销,是欧美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善用的兵器之一,而中国企业经常成为他们的目标。一旦企业“坐以待毙”,其结果就等于将市场“拱手相让”。所以我们没有退路,迎战反倾销,进行反“围剿”。

  2003年7月14日,欧洲打火机制造商联合会撤销了对中国打火机的反倾销申诉。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民营小企业的小产品第一次打赢“洋官司”。这个消息令中国打火机行业欢欣鼓舞,温州的企业更是兴奋不已。

  赢了“反倾销”,就赢了市场。

  温州打火机赢得反倾销的胜利,既不是国内企业的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2003年1月18日,马来西亚有关方面就向中国自行车征收反倾销税一案作出终裁,其中深圳保安南方自行车公司税率为11.83%,其他公司税率为186.09%。这一税率的有效期为5年。

  在2002年4月马来西亚提出要求中国自行车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之后,只有南方一家奋起应诉。最终结果使南方自行车喜出望外,这个结果意味着未来5年内,由于税率的原因,马来西亚每年从中国进口80万辆自行车的巨大市场由他一家公司独享。

  2003年11月25日,历时5年的中美苹果汁反倾销战终见天日,烟台源通、山东中鲁、陕西海升等五家中国上诉企业的“零税率”得以最终确定。

  “他们一直在鼓吹自由贸易,但实际上是他有钱就可以整你,为什么好多中国企业被反倾销打垮了,就因为打不起官司。打这场官司迄今,我们共花了300多万元,5家企业加起来差不多花了1500多万元。我们这次是不惜血本了。”陕西海升负责应诉人乐静娜说。

  陕西海升认为,美国的市场绝对不能丢,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赢官司。1998年陕西海升的销售额仅280万美金,但今年销售额近3000万美金,65%的市场在美国,且逐年递增。

  以出口为支撑的国内浓缩苹果汁出现市场新格局,积极应诉的10家企业由于争取到低税率,取得了对美出口几乎全部的市场份额。而没有应诉的30多家企业则丧失了苹果汁产业最为重要的美国市场。

  国内一些企业通过打赢反倾销官司,不但为自己洗刷了冤屈,还争取到了有利的市场地位——保住自己在国际市场的半壁江山,巩固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积极应诉反倾销,带来的将是显著的经济效益。宝钢自1996年11月应诉美国中厚钢板反倾销以来,迄今为止,宝钢共应诉国外反倾销案10起,综合胜诉率达90%。据悉,如果这10起反倾销指控成立并因此而征收高关税的话,宝钢将被迫每年减少出口钢材40余万吨,损失外汇收入近1.5亿元。

  在积极应诉中,宝钢也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的经验。在去年加拿大发起对宝钢等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初裁时,宝钢的倾销幅度高达96%,如果按此作出终裁,意味着宝钢将失去加拿大的热轧板卷市场。面对压力,宝钢依据加拿大反倾销法律,从最容易使其接受的角度和最有利于我方的要素挖掘的角度着手,以宝钢生产、销售翔实的成本资料和价格优势向加拿大主管部门交涉、抗辩。在事实面前,加拿大主管部门在终裁中将宝钢的倾销幅度从96%降至2.8%。这一幅度在13个应诉国家的28个企业中是最低的。目前,宝钢的热轧板卷仍保持了对加拿大正常出口,并且正在进一步开拓加拿大市场。因此宝钢被同行誉为“中国冶金行业应诉外国反倾销案最为成熟的企业”。

  面临反倾销,只有积极果断地参加应诉,顽强抗争,中国出口企业才能有希望保住原有的市场,千万不要因为害怕打国际官司推倒了摧毁自己市场

[1] [2] [3] 下一页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