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组织发展 >> 正文 |
|
|||||
管理是一种智慧的实践:再向杜拉克先生致敬 | |||||
作者:郑文斌 人气:29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前不久与一位朋友聊天,谈到杜拉克在美国管理学界一直不被正统力量所接纳,我还以为对方是开”国际玩笑”,最近看到同行一篇文章谈到杜氏去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奖”时又一次谈到美国学术界对于杜氏的态度,才证实了这一点。 很明显,杜拉克长期被所谓的一帮管理学家排斥,实在是管理学的一大讽刺和一大悲哀.纵观美国和世界管理学发展史,管理学真正的大师中还没有一位真正是学院派,事实恰恰相反,从泰勒到杜拉克,所有管理学大师均是实践派,长期从事实际经营管理工作,或者至少也是个实验派,如行为学派和社会学派等等,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坐在学院里研究出什么新东西的学院派!! 这一事实长期被人忽视,不但没有引起学院人士的重视和反省,反而走向了反面:学院人士一味坚持自己的抽象管理学理论研究,对于从实践中总结和升华出来的管理理论一直持一种阴暗心理态度—视之为不科学之东西,以此来掩盖自己可悲和无能的管理学研究境界!!的确是时候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一常理和正确方法得到象其他科学领域的同样对待:没有实践的支持和证明,伟大的管理理论只能是一种机械性的幼稚的儿童型管理学,而只有实践这一法宝,才能将儿童管理学变成真正有实用价值的成人管理学:理论和概念被具体化了,被细节化了,被修剪过了,只留下成熟和坚实的管理智慧和管理知识与管理技巧,成为人们进行企业管理所必须遵循的管理真理. 这一切荒谬而有趣的现实反应,再一次印证杜拉克这样一位世界顶级的管理大师的一句名言:管理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更是一种实践.凡是想单纯从理论中找到管理智慧的管理学家,无一不将无可奈何地走向失败;只有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互相推动地动态发展和完善,才能将管理学推进到一个愈加理想的状态. 我本人一度并且至今一直是学院派大师们的虔诚崇拜者,在哲学领域,学院成为一种必须,在管理学界,学院是一种前瞻框架和基本导向,而实践则是核心和主要活动.正因为如此,杜拉克先生从来没有否认理论的重大价值,而只是特别强调实践对于管理学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因为说到底,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其理论对象和素材来源于实践,其理论形成和发展根源和受制于实践,其理论成果必须应用于实践,其理论修正必须借助于管理实践,离开了实践的管理学研究,只能是建造空中楼阁,看上去很美,但极其虚幻. 我本人对理论的热情一直深藏于灵魂之中,而且有意思的是,随着我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逐渐丰富,我对管理理论研究的兴趣不仅没有冲淡,反而日益加浓,哲学和社会学及心理学日益对我的管理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有趣的是,正是因为我极度重视纯理论对于管理学的基础作用,我反而日益强调管理学是一种实践科学,因为没有我十年的经营管理经验,我将无法将正确的理论和管理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理论是一种必要条件,而实践则是一种充分条件.实践出真知,对于管理学这门特殊的科学来说,理论活动只是对实践经验的一种提升和完善. 在我们牙牙学语或在管理学上有所创见的时候,请让我们再一次向以扎扎实实的实践智慧为根基的管理学家们致敬吧:实践管理学派不是一种多余或自慰,更不是一种虚浮或耻辱;借用一些伟人的话来说,实践管理学是一种诚实的学术品格和不可否认和轻视的客观实在.
让我们以一种科学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高贵品质--实事求是的客观精神,在管理学领域内,把高超的基础理论和千变万化的管理实践日趋完善地结合起来!!! 郑文斌博士于2004年3月21日星期日温州.
郑文斌,工商管理博士。郑文斌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曾任某企业战略总监,杜拉克咨询执行总裁,某跨国集团公司属下合资企业董事副总经理。主要顾问方面为管理哲学,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品牌策划。[email protected]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