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组织发展 >> 正文 |
|
|||||
话语的分量 | |||||
作者:陈江淮 人气:31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记得小的时候父亲经常给我说“狼来了”的故事,教导我做人的首要原则是诚实。现在我又经常把这个故事翻唱给我的孩子听,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 最近在《南方周末》上读到一篇性质类似的报道,不过不是寓言,而是生活中的真事。 故事的经过并不复杂:一对小夫妻平时经常吵架,女的每次都吵着要跳楼,这样的状况维持有半年多了。这一天,两人又摆开架势“打起了仗”,女的竟然站在五楼的阳台上,一只手抓着窗框,大半个身子悬在窗外,而丈夫则是铁青着脸坐在沙发上,对眼前的景象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当闻讯赶来的警察耐心劝解女人下来时,男人张口说道:“别信她的,也别管她,都跳了七八十次了,吓唬谁呢?”。但这一次的判断失了灵,女人在与男人的大声对骂中突然一放手,整个身子从窗口突然消失了! 对于上面的两则故事,怜悯同情之余,我感到当事人自身的话语责任也是值得追究的。寓言里的那个牧羊少年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竟然把开玩笑的范围贸然扩大到非玩笑区域,而现实中的这位女性指望以超常规的语言方式达到说服男人的目的,这些其实都犯了说“过头话”的毛病。要知道语言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的口头行为,它需要与之相符合的内容做支撑。“重磅炸弹式的语言”虽然具有威吓作用,可一旦真的兑现起来,其后果也是巨大的,悲剧往往就是这样发生了。 仔细琢磨一下,在生活中这样的话语故事也不少见。当我们把视线转入企业时,可以发现有的企业年初给员工描绘的远景总是十分动听,可是到了年终却往往不能落到实处;还比如有的企业大会小会地宣布绝不允许背后议论别人,可是窃窃私语现象几乎是无处不在 …… 看来管理者的说话应该注意“分寸”才对。美好的语言只要兑现不了,就会变成不美好的东西,到头来不仅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还会变成人们的笑柄。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前辈对话语的认识可谓精辟至极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会越来越感受到“诚信”的重要,不说过头的话应该是最基本的诚信吧?! (欢迎您与作者陈江淮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