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组织发展 >> 正文
实现虚拟组织的策略           ★★★ 【字体:
实现虚拟组织的策略

作者:佚名     人气:30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虚拟企业、虚拟组织代表未来组织发展的一种方向。国内研究虚拟企业已有几年时间,但研究应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通过虚拟制造等新技术、虚拟企业等新思想实现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从而达到制造企业间的集成与全局优化;在其他行业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从本质上讲,虚拟组织提供了一个为雇员和客户、供应商等合作伙伴服务的集成环境,在必要时从组织之外寻求人力、产品和动力,从而使组织摆脱非核心功能,将资源集中于最能发挥效率和自己特长的地方,体现了自己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因此,这个概念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制造业,几乎可拓展到所有行业,包括工商、科研教育、卫生、金融乃至服务业等行业,诸如虚拟实验室、虚拟教室、虚拟医院等新形式。
虚拟组织采取的“虚拟”策略可从三方面描述:市场、资源配置和组织知识。市场方面强调组织与客户交流;资源配置表现为从组织外部寻找自己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自己的核心能力有机融合;组织知识则侧重于组织利用内外部各种知识智力资源的能力。
虚拟组织的建设有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以上三方面的表现可分三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组织内部工作单元的调整,第二阶段则上升到组织级别,第三阶段扩展跨多个组织,开始利用组织外的资源、专长促进自身的技术创新。
与客户交流
在工业经济时代,组织和客户的交互行为体现在从生产到顾客这条线上的产品分销,包括批发、零售、客户服务代理等。少量客户反馈会沿着这条分销路径反向传回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组织,但往往不受太多重视。虚拟组织特别强调与客户直接交流,在生产组织和客户间建立了一条双向沟通渠道、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利用网络技术缩小同客户的距离。
第一阶段是为用户提供远程订购产品的服务。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开发了一种系统便于顾客在网上查询邮递货物的进展情况,极大地方便了顾客。
第二阶段是满足客户动态个性化需求,根据用户特征、需求定制产品并发送。戴尔公司直接在INTERNET上接受个性化的个人电脑定单并据此组织生产,结果是产销量一直名列前茅。这要求组织对其生产的产品首先必须模块化,在研究客户特征兴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推荐,通过提供服务创造更多客户价值。
第三阶段是客户社区的建立。在工业经济时代,同类客户很难跨越时空联系;网络经济时代的电子客户社区成为信息收集、发送的中心。Hagel总结提出了电子社区的-大特征:有明确的关注焦点;"社区成员能自由发表观点供其他成员参考;对成员观点进行评论;能访问同类有竞争性的产品信息;面向商务”
资源配置
工业经济时代很多企业强调“小而全”、“大而全”,只要是需要的产品、零配件就尽可能自己集中生产。与此相反,虚拟组织更强调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充分利用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而从外界商业网中获取其它必要的生产资源。著名体育运动品厂商耐克(NIKE)只负责设计款式新颖的鞋样,而将生产合同转包给亚洲顶尖的鞋厂生产,然后使用耐克商标包装。这样耐克保持了自己的竞争优势、扩大了规模效益。
资源配置的第一阶段是从外界采购部分模块。其前提条件是产品结构模块化。
第二阶段是与外界的业务过程交互。在保证控制权的情况下可从外界寻求人力、物力进行信息密集型处理,如会计作帐、法律顾问、数据库分析等。随着专业公司数量的增长,这种外协将越来越普遍,在成本不高的情况下充

利用全社会的专业知识。
第三阶段是资源融合,着重于资源网的建设。公司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产品1服务的组合,而是能力和关系的组合。虚拟组织要生存必须表现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但不能苛求该企业在行业中处处领先于其它公司。这就要建立商业信息网络,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利用外部资源、能力,并与自身优势结合成为有机整体,从而克服自身的不足。
智力资源
不同学者对公司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不同论述,但总的看来企业会从职能部门的命令控制结构向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组织转移,组织的效益将更大程度上来自智力资源而非以前常认定的经济规模。
第一阶段是提炼工作小组知识。社会分工将任务分解为多块、由不同小组执行,其效率是由在群件支持下的集成控制系统和管理来保证的。充分挖掘、规范化小组知识能提高小组成员的能力,也综合成为组织的一项知识资产。
第二阶段是融合多个部门的知识使其成为整个组织的知识资产,管理有形、可编码的知识的同时综合个人经验。施乐公司在产品维修方面的体制是:某位工程师遇到难题时提出问题并在网上张贴,公司各部门人员均可根据自己所知提供“点子”,最后由提问人测试、综合整理成为公司的知识,并放到公司知识库中与其它雇员共享。
第三阶段是充分利用专业性社区知识。组织越来越多的在扩展网络中(包括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融合知识、建设更为广泛的专业知识社区。在需要时很多公司从外界聘用相关专业人员,如律师、投资专家等。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增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产业分工国际化已是必然。虚拟组织正是顺应这种潮流产生的,每个组织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其它环节能力有限而无法完成时将它“虚拟化”,从外界寻找合适的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来实现。虚拟组织绝不是所谓的“皮包公司”,它特别强调知识对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创造价值的重要性,通过复杂的商业信息网络组织生产资料制造产品、提供服务;虚拟组织能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把公司、雇员同现有客户、潜在客户和供应商等合作伙伴紧密地联在一起,改变信息的获取方式和交换形式;消除部门之间的壁垒,相应地转换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将组织内、外部资源连接成为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增强组织信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为员工提供虚拟的办公环境。这种企业组织和生产模式可克服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保持集中和分散之间的合理平衡,具备系统优化组合和有效协调的优越性,同时降低了进入市场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了应变能力。虚拟企业、虚拟组织在诸多先进模式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杨新华 张国刚 林健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