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 >> 正文 |
|
|||||
“奥克斯现象”升温“浙江民企研究热” | |||||
作者:佚名 人气:35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大家都没有想到奥克斯的“号召力”如此之大。 1个月前,这家浙江企业试探性地在国内几个强势专业管理营销类网站上发出活动通告,诚邀一批活跃在各类财经类媒体的专栏作家“趁春风沉醉的四月”齐聚宁波,参加“中国网络财经作家走进奥克斯大型笔会”、共同研究探讨奥克斯现象背后的中国民企的倍增奇迹。 反响情况令主办方既惊又喜:期间不仅收到百余名著名财经作家的报名申请,而且此项活动本身也引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等机构的一批经济研究专家与各大主流媒体的浓厚兴趣。 到24日,陆刃波、刘永炬等60余名因其在各自研究领域成绩卓越而终获参会资格的专家学者们从全国各地出发、集体亮相奥克斯,应邀赶赴一场“场面隆重而轻松愉悦的约会”,这不仅使这场由奥克斯集团主办、中国营销传播网等国内四家顶尖专业营销管理类网站协办的大型笔会聚集了最火爆的人气,也使得作为主办城市的浙江宁波第一次集中迎来人数如此众多、层级如此显赫的经济学家与财经作家。 这不禁引发了闻讯而至的国内十余家主流媒体的一致惊呼:对以“奥克斯现象”为代表的“浙江草根经济”的研究热潮,正在持续升温! “专家门诊” 在2004年的春天,中国企业界和舆论界突然感受到,奥克斯将为以下三个场景的光辉而灿烂夺目: 之一,继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和浙江民企前10强后,又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上年度最具成长性的企业,与此相对应的,蒙牛乳业是2002年该殊荣的获得者;之二,奥克斯事件营销案例引起哈佛商学院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重视并决定开发成教案,而在这之前,中国仅海尔一家企业被写进哈佛教材;之三,正式宣布将在包括汽车、通讯、变压器、医疗、物流、房产在内的8大产业领域做大增量,说这话的时候,它已是电表的全球“单打冠军”、空调的全国“销量季军”。 三个标志性的场景,共同刻画出奥克斯在中国企业界乃至世界坐标中所达到的位置:这家由7个人牛棚厂起家的浙江民企,正成为中国企业战略大突围中新的领跑者之一。到现在,如果梳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史,“奥克斯”,这个名字已绝不会被轻易略过;它的成本控制、事件营销和跨行业的发展经验,受到了政经两界和各领域研究专家的共同关注。
在长期关注奥克斯的思想者中,有60余名专家学者出现在24日的活动会场。 尽管他们多为《大客户营销》、《品牌制胜》等许多耳熟能详的财经畅销书的作者,同时身兼各大强势营销管理类网站和传统纸质媒体的专栏作家,但就其研究的专业领域而言,涉及极广:他们中既有经济学家、企业经营管理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营销策划专家,也有家电问题研究专家及信息化咨询专家……这样的组合显然是奥克斯精心安排的结果--能够更为全面地对企业各个方面的发展模式进行提炼和作出建议。 专家组的豪华阵容足证奥克斯的巨大魅力。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主任陆刃波教授、国家发改委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主任张晓文博士、方圆润智首席顾问刘永炬教授、帕勒咨询董事罗清启先生等这些国内顶尖经济学家和产业研究专家们眼里,这家浙江民企简直就是一座风景绝佳而蕴藏丰富的山峦,"横看成岭侧成峰",不管是哪个角度哪个剖面,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并所专擅的研究课题。 在奥克斯的许多发现令他们感到兴奋。主题研讨会上,基业长青营销顾问公司总经理游昌乔先生、北京赛诺市场研究公司高级研究经理张会亭先生,以及庞亚辉等实战营销专家,针对奥克斯的品牌发展之路、事件营销的运作及收效展开研讨,肯定了其作为挑战型品牌向领导品牌发动战争的积极意义。 管理专家们则更多地把审视的目光,投向企业内部的决策、激励、效率三大机制。对奥克斯千倍倍增奇迹背后的必然因素,索瑞斯(国际)管理首席顾问李海龙先生、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委会副主任王汝林教授、深圳市科创业投资顾问公司副总裁许青安先生等众多管理专家,均作出非常精彩的评述。 该企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及其可借鉴性,是期间一个非常重要的研讨主题。中南大学营销管理研究所所长周文辉博士、万里商学院院长阎国庆教授、山东工商学院企业营销研究中心主任李宝库博士,以及郑文斌博士等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专题深度剖析了"奥克斯现象"对中国家电行业以及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与启示。他们共同认为,作为宁波民企活力的标志,奥克斯现象有其积极的存在意义及研究价值。 但是有一种危险,就是这类总结性会议,将会遮蔽对另一个同样非常重要的主题的判断——对于现在的奥克斯,应怎样调整营销模式与方法?其在市场运作及内部管理中还存在哪些不足?民企当前需要克服的发展“瓶颈”和今后的发展趋向是什么? 幸好主办方和与会者都无意于把这个研讨会开成一个专为企业“贴金抹粉”的庆功会。所以,专家们也就丝毫不留情面地“有一说一”、挑刺找毛病。但这些“值钱的头脑”在“集体会诊”后提供的中肯建议和解决意见,让奥克斯高层连声表示“很有价值”、“受益良多”。
在当前堪称壮观的“浙江民企研究热”中,奥克斯的此次笔会活动及其嗣后结集出版专家论文等一些举措,算是为这股滚滚热潮加泼了一勺沸油! “三板斧”过“三道坎” 对浙江民企的评价主要集中于过去——起点低、知名度低、企业组织形式低、产业层次也低。 但它们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活跃和大面积成功,已为其赢得“浙商不败”的美誉:浙江民企总数迄今突破2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00亿元,其中注册资本在百万元以上的已达2.46万家,以上几项数据均位居全国第一。与之相关的其他“全国第一”还包括:浙江民企工业总产值、销售额、社会商品零售额、人均GDP、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等等。这些都是在人均资源综合指数居国内倒数第三的“资源小省”里取得的巨大成就,没法不引起举国瞩目。 更让专家学者们感兴趣的,是这种被俗称“草根经济”的强大竞争力:在民企大省浙江,当前冒出了很多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专业工厂,譬如一个人从上而下的全身装束——眼镜、领带、衬衫、西服、皮带、袜子、皮鞋、打火机、圆珠笔等等,其产量之最都在浙江,而这些高度专业化的工厂又以惊人的成本优势开始它们各自的海外倾销之旅。温州人做起了打火机,日韩的大公司只好歇业;奥克斯把家用1.5P空调的市场均价拉低至1500元以下,无法通过自身力量挖潜降本的跨国企业只好上门寻求在它那里做代工。 并且到今天,如果再以“小个头、小商品”来看待浙江民企,我们或许就会忽略了其中标杆企业已经达到的高度和它们在战略大突围背景下所做出的努力。在最近公布的浙江民企百强排行榜上,我们注意到:进入者的门槛已被抬高到年销售12亿元;位列前十名的企业,有6家销售过百亿,而在上年度,这个数字还仅为1家;同时,这些优势企业也并不总是安心于做传统“小玩意儿”,近来它们开始如脱梏猛虎般扑向一切有利可图而又合法的产业。举个例子,从2003年以来,浙江一省先后有中誉、奥克斯、华翔、青年等40多家民企涌入汽车业,以致再度引发举国震惊。 最早大举叩访浙江“民企活力”的,该是各省的媒体和考察团。特别是从去年始,广东媒体集体出动、采访并报道浙江民营经济现象,继而是江苏(向以“苏南模式”自恃)等发达省份也终于俯首随同内陆诸省一道向浙江经济“取经”,这些都折射出浙江在中国政治话语和经济权力圈中的地位变化;一批批思想的探索者更是如候鸟一般穿梭来去,敏锐地探寻、提炼和拷问浙江的活力之源,试图把新生民间经济的粒粒火种播撒到全国。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这16字,被概括为浙江精神。据称参加24日奥克斯笔会的专家学者,对此已获得过一些直观的认识。由于他们下榻的酒店正好背靠企业厂区,有人凌晨醒来,透过后窗见工厂内灯火通明、犹在彻夜生产,当下就感慨道:“这样的企业,焉得不发展!”12日专程考察了奥克斯集团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对该企业老总“不进则退,慢也是退”的感言击节赞赏,并在7天后召开的“浙江民营企业家CEO圆桌会议”上演讲时加以引用,一连两次用“非常经典”来形容。 与张晓文、刘永炬等专家学者一样,这位有着“吴市场”之称的经济界老人也不总是在报喜,对浙江民企,他表达了三点忧思:一是浙江的制度先发优势正在弱化,中部、西部、东北的经济跟上来很快,差距正在缩小;二是来自WTO的挑战,因再过2年半,WTO的5年过渡期一完,国外国内两个市场一打通,那时的竞争将空前残酷;三是原材料涨价问题,缺电情况正变得日益严重,而能源短缺大大拉动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扬。他的担忧是,如果继续靠粗放型的投资管理模式,一味靠资源的投入来保持企业的发展,肯定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针对上述“三道坎”,专家们认为也有解决问题的“三板斧”:一是完善经营战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完善企业制度、改善企业组织机构,怎样提升职业经理人如CEO的地位、怎样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作用,企业和职业经理人自身都要作出调整;三是需要正确地处理企业自身发展与整个社会效应的关系。 未来能跨过“沟坎”的浙江民企们,将书写另一部历史,那将是关于它们如何引领中国企业战略大突围和成为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新旗手”的;而那一切,无疑将会变成另一波研究热潮的研讨主题。
(冯洪江,职业营销传播经理人,从事品牌策划、新闻公关和企业文化建设与宣传。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品牌策划与公关等方面,均有多年的实践与独特的见解。目前任多家国内财经类媒体及专业营销管理网站的特约撰稿人及专栏作家。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