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 >> 正文
民营企业发展研究           ★★★ 【字体:
民营企业发展研究

作者:佚名     人气:28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主持人:我想,经济学家汪丁丁先生大家比较熟悉了,他是北京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同时也是浙江大学的教授。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民营企业发展研究。我们有请汪丁丁教授!

  汪丁丁:各位好!我发表一些民营企业的研究状况。这是04年翻译出来的一本书《全球竞争下,企业的发展》这是书写的很不错。中国现在有五千万人在私营企业,也就是在民营企业里有资产。中国目前有五千万家私营企业,或者是民营企业,他们中间有多大的百分比能够过度到第二个线,有1/3。在第一阶段结束的时候,有机会扩大而不会死亡的企业,大致的概率就剩下10%了。有多少企业能够活到第三个阶段,生存的概率不超过1%。第二阶段是专业化。第三个阶段再往下能够获得发展机会的成为国际型的,或者所谓跨国公司的企业小于千分一之一。大概是千万分3.5。

  一项最重要的事实是,凡是要想做到跨国公司的企业必须利用资本市场,而这个资本是两类,一个是成熟的资本市场,一个叫新兴的资本市场。美国和香港都是新兴市场,成熟市场非常非常少。成熟资本市场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就是机构投资者超过70%,甚至更高。所以机构投资人的偏好对公司的偏好、爱好就主导了成熟资本市场的成熟流向。第二,成熟资本市场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职业经理人和公司控制权之间的一个最佳的匹配过程。从这两个特征引出来的第一层的结论,首先是民营从家庭作坊如何做到跨国公司,利用资本市场是一个环节。中间还有一个固定的评价标准,就是利润和风险。就是在一个平台上对风险进行的表述,公司回报率偏离平均水平波动的差,纵轴就是回报。所以风险决定了公司的业绩。在机构投资者上得到了多少的评价,就是流向。资本市场就是公司控制权和职业经理人匹配的话。经理人持股和公司业绩之间关系,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这一层的含义地下,什么因素决定了既然机构投资者控制着资金,既然他们要看利润和相应的风险,那么什么因素决定了公司的利润和风险,就是在竞争的市场里面,公司的利润和风险是依赖于产品质量和竞争水平。但是紧接着推出来一个探讨的是,如果我们的企业家关心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其实我们就引进了这样一个看法,就是人力资本,人是企业的核心。在基地发展的初期,民营企业的家庭所有制。这是一个很大问题。家庭所有制在经济发初期享有竞争优势,这是一个不太被学者接受的看法。

  如果民营企业不进入成熟资本市场,或者不上市,它的利润和风险是由什么决定的?我们看来,就是私人控股公司的利润与风险是企业家的个人关系网的各项特征的描述。就是说你有什么样的社会网络,能够动员什么样的资源。

  这篇文章是2001年发表的,当资本的初级市场不发达的时候,他们的研究表明,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能够发展的规模更大,生存的更长久,并且有更低的投资。我先解释一下这篇文章的结论。就是与不发达的资本初级市场相比,这些发达的初级市场有更低的融资成本,更广泛和低成本的支撑系统,还有丰富的专家经验、管理更强的风险实现能力等等。这样在初级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又会极大的降低。所以逐渐取代了依靠家族关系,能够提供的低成本的功能。另外一篇文献是两个很重要的结论。他们研究的题目是涉及到经理层的持股比重和企业的业绩之间到底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并不是经理人持股越高,这家企业的增长就越快。这只是提出了这样一个说法的净化。这篇文章是用发展中国家或者是用新兴市场(泰国)的数据发表的。用发展中经济的数据,看到这样一个

例,就是当职业经理人或者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在25%以下的时候,经理人持股改善了公司的业绩,当经理人持股在25%以上,但是小于75%的时候,经理人持股越多,公司的业绩就越差。当经理人持股超过75%以上的时候,持股越多,业绩就越大。经理人持股的比例高于25%,小于75%董事会已经丧失了惩罚经理人的权利,所以经理人可以用公司的资产和相关能力寻找自己的好处。经理人超过75%的以上,实际上这家企业主要的资产是归这个经理人了,当然具体的解释还需要研究。当他占有极大的比例时候,经理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又重新合二为一。这是最近的研究结果。按照社会学的看法,经济发展的过程,不应当被我们解决学家当做是人均收入的多少,或者更应当被视为各种信心不一样的企业家和他们不同的关系网,和他们所在的社会网络之间,每一个社会网络都有很多的洞,机构洞(这个一个社会用语)。人和人之间,如果把每一个人的社会联系,认识的所有人都想象成一张大网,在大市场的网络里面总有一些洞,没有人认识这里面的任何人,这个时候就出现企业家的作用。有一个人出现结构洞的区域里面,就发现比如说玻璃这儿没有,我就可以运过来,这样又拉出来一个新的网络。所以他就获得的新的利润。我们叫做社会网络中的企业家企业填补结构洞的匹配过程。设想为结构洞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麦克戴尔为什么不能离开戴尔,如果他离开戴尔,那么任何人都不能填补他离开戴尔的洞。因为他的运营商的网络和代理的网络都不能处理了。

  化工业的比较研究表明,特定社会里面的特定企业的结构洞越多,这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就越弱,所以结构洞对创新有负影响。另外强纽带和弱纽带是社会里面的一个用语,强纽带就是社会上认识的人,弱纽带是指我跟别人不认识,但是通过了互联网认识。这两种纽带各自都有它们的比较优势,不能相互替代。2004年,有一篇文章,说家族型的企业,实际上提供了50%的就业机会,最重要的是,家族型的企业极其旺盛。2000年,美国全部企业的17%是新成立的,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同一年全部企业的将近10%停止营业。所有申请关闭企业的50%的企业家,在关闭的时候都自称它的业务正处在成功阶段。主流经济学认为,家族企业的出路就在于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群体演变为上市公司或者公共公司。家族企业转换为公共公司的最关键的环节是私募。因为通过私募战略合伙人可以带来最适合这个企业的经理人团队。但是,这样一种演变过程,需要支付比较高的职业经理人的费用或者是外围费用。另外一篇最新的文献研究报道是,如果民营企业家打算或者说引进了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层次,也就是说是委托代理关系,有一个好处和一个坏处。好处可能是改善公共对这家企业信息披露的信任程度。好坏是由于在企业的决策层和市场讨论层之间隔了一个职业管理层,所以可能会减弱企业对潜在机会的敏感性。

  我们在浙江发现,有很多的民营企业抱怨,说明至少在浙江省完全缺失职业经理人。民营企业有这个需求,对于职业经理人。中国的民营企业开始借助于跨国公司和成熟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评价体系,帮助他们来招选和识别职业经理人。中国社会还有一个转型期的特征,就是政治转型、文化转型和社会发展。在极不稳定的转型期里面,和与决定了我们职业经理人可能会有很高代理的费用,第一就是道德自律与合作信誉的激励机制普遍缺失。第二就是立法和司法行为包含着极高的不确定性。第三契约本身由于是转型期,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不断的转换,同时消费者的口味不断的变化。还有行为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契约本身也极高的不确定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民营企业宁愿把自己子

送到国外去留学,再接班,他们也没有办法去到资本市场里面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太不成熟,或者是去其他的地方找职业经理人。这篇报告的主要结论是,我们可以看到新创业小型企业的资金来源如果是从银行来的,就是银行贷款,那么就这一定而言,它的生存概率就大大低于小型企业的资金来源如果是非银行贷款,从风险资本和战略投资者或者从家族生意,总之是非银行渠道的来源相比,生存概率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为,非银行融资通常伴随着更有效的对企业决策和企业管理的直接参与,例如战略投资人和风险管理。《商业风险》的文章说,风险资本融资渠道,利用这种渠道的创新企业,他们的生长过程,主要的数据是1994—2000年期间的硅谷数据,结论是这样的,企业的雇员数量增加和企业的资本市值是一个变量。另外一个就是风险的借入,风险资本借入企业创业初期的,资本借入的程度和企业健康成长有关系。另外一个也是在2003年底报道的,结论是,如果私人企业家引进了职业经理人员,得到得好处是,可能公众对这家企业所披露的信息会有更加的信任。这篇文章的结论是说,经理人员的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成负相关。这是一个非常不支持的结论。但里面说到经理人员持股和公共信任的关系。它可能披露的信息比重少,每一条披露信息的可信度增加。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