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 >> 正文 |
|
|||||
寻找中国式创新路径:大赌大赢、大舍大得(二) | |||||
作者:佚名 人气:27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东盛科技董事长郭家学说,东盛“白加黑”感冒药的创新过程就是“讲理”的结果。 在白加黑上市之前,市场上有几十种感冒药,但是基本上都含有抗过敏的药,它的负作用就是产生嗜睡的症状,服药后整天昏昏欲睡。东盛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发现一大批日常需要工作的人群需要不让人瞌睡的药。把握这个需求,白加黑应运而生,取得了极大的市场突破。郭家学自称,白加黑今年销售额大约能达到5亿元。 UT斯达康CEO,一脸大胡子的吴鹰,在不同的场合都鼓吹过“颠覆性技术”这一概念,听起来很时髦,实际上它其中隐藏的创新之道还是迎合市场需求这条根本原则。小灵通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项并不先进的技术,因为迎合消费者对低价格的需求,最终成就了中国通讯产品史上的一个传奇。与其说是“颠覆性技术”,不如说是“颠覆市场型创新”。 合资合作 收购整合 中国企业创新的借力原则 1993年成立,一直默默无闻,终因收购韩国企业而一鸣惊人的京东方集团,在技术方面也颇具优势,是国内惟一一家具有TFT-LCD研发、设计及制造技术的企业,多项技术世界领先。 京东方如何取得成功?董事长王东升认为,当企业实力较弱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借助外力搞创新。 京东方的借力通过两条渠道进行,一是引进外资-消化技术-提升管理-积累实力,2002年前许多年,京东方就通过合资,一直在学习最新的技术;二是“境外收购-海外融资-国内建设-带动配套”,2003年京东方收购了韩国现代TFT-LCD业务,拥有了TFT-LCD的核心研发制造技术。 通过购买而不是自主研发获取技术,能够赢得创新的时间。方正集团展示了一系列以技术为目标的并购。比如2001年12月,方正集团出资3000万元与连宇通讯成立合资公司,持股15%,目标正是LAS-CDMA这项“原创核心技术”。 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总结方正四大创新方式:自主研发的原创性技术、资本换技术的架构性创新、购并式的产业链高端延伸、平台整合创造新产业链。事实上,后三种方式都属于借力型创新。 经济学家张维迎强调,借力未必是简单的事。通过并购获取技术,实际上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企业具备“网络能力”,能够去整合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能力。这的确是一个挑战。 相关链接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宣言 发起方:方正集团、TCL集团、科隆集团、京东方集团、UT斯达康公司、东盛集团、华晨金杯汽车公司、奇瑞汽车公司、东方集团、物美集团、新华人寿保险公司。 企业必须增长。企业要通过盈利性的增长,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企业的一大使命。 企业最可怕的挑战是——停滞点,很多曾经成功的企业逐渐丧失了领导地位,而一些创新型企业,颠覆了原有的行业霸主,并取而代之。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创新能够创造新增长。 中国企业正在占据一个交汇点。中国市场规则的巨大改变,全球经济整合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 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新挑战与新规则前,企业惟有通过创新,为客户创造新价值,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新机会。 创新有可能犯错误,但不创新可能死亡。 回眸新中国55年历程,中国已经经历过两次创新浪潮。 第一次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以“封闭状态下自主创新”为特征,国家是此次创新浪潮的主体。 第二次是改革开放以后,以“开放状态下全面引进”为特征,企业成为此次创新浪潮的主体。以市场换技术方式的全面引进,中国企业走捷径,缩短了技术与能力的差距,但并未真正获取自主开发原创性技术的创新能力。 现在,以中国加入WTO为大背景,借助全球产业格局调整的重大机遇,中国企业悄悄开始了第三次创新浪潮。 这次浪潮以“开放状态下自主创新”为特征:优秀的中国企业在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后,获取了对产业发展方向的深刻理解,努力抢占“战略制高点”,充分利用全球开放市场的条件,通过掌握“构架性”软技术整合全球资源,快速进入产业分工的高增加值环节。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