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 >> 正文
率先进入,还是快速进入?           ★★★ 【字体:
率先进入,还是快速进入?

作者:佚名     人气:30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比竞争对手率先推出新产品,进入市场,越来越被认为是企业赢得新一轮竞争的法宝。确实,成为率先进入市场者可以形成竞争战略的基础,也造就了很多成功的企业。然而,成为快速跟随者同样可以赢得市场,而且往往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率先进入与快速进入可以获得不同的优势,如下分析:
率先进入市场的优势:

  · 获得一种市场份额的优势
  · 较早地获得经验
  · 影响标准的界定

  快速进入市场的优势:

  · 在时间上更接近最终市场
  · 可以领先一步,并维持领先
  · 使用更加新异的技术

  在大多数情况下,成为速度最快者的优势大于率先者的优势。事实上,众多的公司通过产品快速进入市场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譬如:惠普公司。惠普不像施乐公司或是IBM那样,它很少在市场上第一个推出新产品,例如,施乐公司和IBM就曾经在市场上首次推出价格高昂的激光打印机。该公司通常采取反击式的营销战略。竞争对手厂家的新产品上市后,惠普的工程师就会利用对顾客服务性拜访的机会,频频探询他们对该产品的意见。例如,询问他们喜欢产品的哪些特色和性能,哪些是他们所不喜欢的。要不了多久,惠普的工程师再来访时,一定会带来一个完全符合顾客要求的新产品,使客户在满意之余对惠普倍加信赖。惠普正是通过快速进入的策略,在激光打印机市场远远抛开了对手。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也是通过产品快速进入而成功的典范。在1997年方太准备做吸油烟机时,国内已有众多吸油烟机的品牌。为了确保产品的成功,方太首先作了精心的市场调查,总结出当时各品牌吸油烟机五大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推出新产品,借助品牌的营造,使得方太的吸油烟机一炮打响,进而成为国内吸油烟机的第一品牌。从方太的例子我们进一步看到,产品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是否先上市,而决定于产品能否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当然产品的快速进入也要注意时机的问题。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应选择产品成长期的初期作为进入时间点比较合适。在产品的导入期,顾客对产品知之甚少,需求也不是很明确。进入成长时期后,顾客的产品知识日益丰富,对质量、价格、交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选择快速进入策略的企业就可以通过更准确的把握客户需求,抓住竞争产品的缺陷,推出更好的产品,在市场上后来居上。

  实现快速进入策略的关键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即缩短产品上市时间TTM(Time-To-Market)。在你试图开发超越竞争产品的同时,竞争对手也在改进已推出的产品,最终的输赢取决于在产品开发或改进期间谁能够更好地响应市场条件的变化。而较短的TTM才能使公司对新出现的市场机遇作出更迅速的反应,并赢得竞争的胜利。

正所谓,"快鱼吃慢鱼",成为速度最快者,才能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