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 >> 正文
试论企业战略中的机遇管理(2)           ★★★ 【字体:
试论企业战略中的机遇管理(2)

作者:佚名     人气:27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五、机遇的管理

  企业中的机遇管理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较大的机遇。机遇管理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a) 建立灵敏的情报信息系统。这是把握机遇的前提。信息不灵,机遇就会变成“陷阱”。犹如1978年,我国因能源紧张,开始控制燃油锅炉,有的企业得到消息后,买到的锅炉急于脱手,以低价出售。某轧钢厂因不了解情况买进二手货,以为占了便宜,实际花了10万元买了一堆费铁。

  b) 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光有情报信息,缺乏快速反应机制和能力,仍难抓住机遇。用海尔集团董事长的话说,外部的环境对每个企业都是一样的,但企业与企业之间差别很大,最关键的是如何提高竞争力,而不该抱怨环境的好坏。外部环境就象天气一样,如果是零下5度,对所有人都是零下5度。所以企业只能利用环境,但能利用多少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就象我国VCD市场,VCD走入家庭不过4-5年,可几年来从VCD到超级VCD一致到DVD,平均更换周期不过一年左右,可现在又推出了一个SDVD,据说比DVD的数字处理系统更精确,图象更清晰,使用光盘容量更大,而且可以完全兼容以前的VCD、DVD,价位有望在1000余元,一般家庭完全可以承受。过去用户需要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使用户达到满意就可以了,现在这个观念已经陈旧,变成了企业引导消费,谁赢了用户的心,谁就有了这个竞争力。一般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企业只有不停地进行研究和开发,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挑战自身,不断否定自我,主动缩短本企业产品商品化、市场化周期,才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领导消费走向,永保强劲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与其让别人来打倒你的产品,不如自己先打倒自己,不断战胜自己、否定自己、不断创新,才能保证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永远不被打倒。

  c) 积储力量,建立风险基金。有句俗话,机遇只对有准备的人微笑,我们说机遇产生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可是,如果这些变化使我们发现了机遇,可它能否转化成企业的财富,要看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企业平时没有做好抓机遇的准备,那就象:上帝送来一片彩云,离地仅三米,某君由于平时不锻炼而跳不起来,终于未能抓住进入天堂的机会,只能看着那片祥云缓缓而去,留下一脸遗憾。

  d) 提高企业素质,是迎接机遇的基础。海尔集团董事长有这样一段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长三只眼,盯员工、盯市场、还要盯政府。三只眼一直盯着,并抓住各种变化,使之转化成企业迅速腾飞的机遇。

  一个企业的素质体现在企业领导思路的前瞻性、企业经营战略的可操作性以及企业职工思想意识的趋向性。企业领导思路的前瞻性,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连续性;职工的责任感影响着企业经营方针的实施。认清形势、把握市场脉搏是经营管理者根本要求;增强职工责任感,提高整个企业凝聚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98年初,中州铝厂肩负35亿债务,步履维艰,濒临倒闭,以往等待国家拨款上二期的愿望,在时间的推移中,都象一个个肥皂泡一样破灭了。等待就是死亡,拼搏还有希望,生与死的抉择摆在了每一个中州铝人面前。适值此时,中央做出了三年扭亏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计划,此决定就象一阵春风,给中铝带来了一线希望。中州铝领导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会议认为:只有我们做好了,国家才有可能给政策。最后会议制订出“一年达产,二年扭亏”一定赶上

家政策快车的战略目标,目标制订了,接着的问题就是怎样落实,没过几天,中州铝厂一届八次职工代表大会在厂礼堂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全员目标责任制度,喊出了“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口号,制订了“一年达产,两年扭亏,自加压力,奋发图存”宏伟目标。通过细分《岗位目标责任制》,施行模拟市场成本倒挂以及广泛地宣传鼓动,将“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观念深深地扎入职工心中,一时间,全厂职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降成本、重效益,保指标、图生存成了每个职工奋斗的目标。到98年底,用设计产能只有18万吨的设备,完成了20万吨的产量,各项技术指标连创新高,有些指标达到中国有色系统,烧结法氧化铝生产的最好水平,并且一年实现了盈亏平衡。99-2000年中州铝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制订新的经营战略,使氧化铝产量一年一个台阶地增长,2000年,年产达到45万吨。在2000年,中州铝厂终于迎来了国家“债转股”的政策,摔掉了沉重的包袱,2002年达到80万吨的产量,生产成本达烧结法工艺生产氧化铝行业最低,走向“奋发图强”的道路。

  e) 增强机遇和风险意识。任何机遇都和风险同在,为什么有的企业抓住了机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有的企业尽管抓住了机遇但缺乏风险防范而陷入困境?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者有没有机遇风险意识。有了机遇风险意识,才能注意分析形势、积累实力,一旦机遇出现,就会立即出击,抓住机遇。有了风险意识,才会对机遇做出科学评价,避免盲目行动。所以说,在加强机遇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增强风险意识。

  不断变化的环境,不仅给企业带来机遇,也同时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例如高科技行业发展机遇多,风险也多,据美国曼斯菲尔德公司统计,在高科技项目中只有60%的研究开发计划获得成功,其中只有30%能够推向市场,在推向市场的产品中,只有12%有利可图。有的企业缺乏风险意识,盲目抓机遇,盲目投资,因此付出昂贵代价,所得寥寥,陷入被动。


  总之,机遇产生的偶然性背后,有其产生的必然性。机遇的实质是目标-资源-环境的最佳组合,三者之一的变化,就有可能形成机遇。这里的资源就是企业本身所具备的各种条件,环境就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市场等。企业制订经营战略,必须充分调动、配置自身资源,合理利用环境变化,才能抓住适应自身企业的机遇,使企业达到目标的实现。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