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 >> 正文 |
|
|||||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解读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战略竞争 | |||||
作者:佚名 人气:26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显而易见,杨忠洲和陈爱莲最终成就霸业,首先是因为他们成功地度过了前几次危机。目前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不知道自己面临战略转折点,在过去的惯性中按部就班,最终死得莫名其妙; ②发现了自己已面临深渊,知道要变,但却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最终壮烈死掉; ③知道自己面临深渊,并知道要变,更知道吃螃蟹的风险,于是他们稳中求进,采取跟随领袖企业前行的尾灯战略。这是大多数企业出自本能采取的战略; ④少数企业在每次危机凭借自身优势成功决策,迈向新的高度,随着越做越大,企业越来越接近社会潮流的本质,最终成为行业顶尖企业,并凭借最高级的战略竞争手段独步天下,比如国美,比如杨忠洲和陈爱莲。 战略竞争,事实上就是不同的企业价值观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方向和高度的竞争。 战略竞争,也就是运作模式与运作模式之间的竞争,是大者之间的较量。 战略竞争对于普通企业,就叫做“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有时会以一种常人看不懂的形态存在。 战略竞争,决定着行业的命运。 与战略竞争相对的是以“运营有效性”为目的的策略和战术的竞争,因为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采取的是尾灯战略,它们没有自己独有的模式,于是只好在同一模式的运营有效性上进行竞争,尤其是在市场营销的手段上相互模仿、抄袭,然后唇枪舌箭,往刀兵相向。有意思的是,这群“只会埋头拉车的人”,还总是相信自己能跑在竞争对手的前面。 事实上,一个企业要是认为它能提供与竞争对手同样的产品,并在很长时间内比对手做得更好,这简直是夜郎自大。在信息、资金、人才快速流动的今天,把宝押在竞争对手的无能上,无异于把自己扔进了一个死胡同。 这样的企业(而且是国内大多数企业)往往认为战略无非是:以最低成本生产最优质的产品,或者是,整合其所在行业。其实,这是手段而不是战略。从运作实效来看,它的后果往往是低质量和短期行为,而且很快就会被新的革命者(尤其是技术革命者)所取代。 因为,如果你只是在运营效率上同他人竞争,你将很难维持自己的优势,市场上会出现成群结队的模仿者。运营效率上的竞争基本上是一种低水平的、毁灭性的竞争,也就是一种利益渐趋于零的游戏。每个人都试图做同样的事情,在“囚徒困境”的心态作用下,利润因素必然被腐蚀一空,最后导致两败俱伤。道理很简单:如果人们在产品和手段上都进行同质化竞争,就必然造成顾客依据价格来作出选择。 于是企业间自杀式的价格战必然到来。 这就是日本企业失败的原因,也是中国彩电行业的不幸。 战壕里的士兵总是最先发现战局的变化,销售人员总是比管理者更快看到顾客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变化,技术人员最先觉察到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产品的缺陷;财务人员则是看到企业实力转变的第一人。只有深居管理高层的领导者,往往最后意识到变化的到来。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