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 >> 正文
业界专家指点战略多元化:向左走?向右走?           ★★★ 【字体:
业界专家指点战略多元化:向左走?向右走?

作者:佚名     人气:19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为了对多元化、核心竞争力进行一个更全面的解读,《财经时报》走访了走在多元化前沿的企业以及国内外业界专家。

  金错刀

  向左走?向右走?

 
  做加法?做减法?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站在多元化的十字路口。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放弃以前的单一化战略,投向多元化的怀抱。这份名单包括:海尔、TCL、美的、联想、春兰、创维、格林柯尔、五粮液、蓝星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旗帜性公司加入多元化阵营,中国企业在战略选择上的传统模型如“不熟不做”渐渐被打破,也屡次冲破企业家的心理底线。

  比如,美的的掌门人何享健也放弃素来坚守“咬定家电不放松”的立场,巨资进入汽车业。2003年8月,在“昆明交易会”期间,美的集团与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总金额高达20亿元的“云南美的汽车整合项目”。

  多元化战略背后是中国企业的“长大”梦想。TCL集团总裁李东生的那句经典传达了中国企业的一个主流声音:“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

  就多元化最为激进的家电产业而言,多元化正成为突破增长瓶颈的主题。

  据2003年公布的“2002年广东工业50强”的数据,进入前50强的家电企业中,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的只有TCL一家,年销售收入在100亿至200亿元之间的有美的和格力两家,年销售收入在60亿至100亿元之间的有格兰仕、康佳、创维、万宝、德赛、科龙等6家。

  TCL靠多元化早已突破了200亿元大关;美的也准备以多元化突破200亿元大关。

  家电业之外的五粮液最为不甘寂寞,继进入制药、酒精、果酒、塑胶加工、模具制造、印务、电子器材、运输、外贸、汽车等市场之后,又发力进入日化行业。

  但在做多元化“加法”的洪流中,却有不少中国企业开始踩刹车,开始做多元化“减法”,比如联想、创维等。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在回忆前两年的多元化道路时语出惊人,他说:“有病乱投医,错上加错。”

  在对数十个多元化案例的分析之后,我们把目光瞄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案例节点上:一个是五粮液案例,他们在做多元化“加法”不仅大步流星,而且步伐坚定;另一个是创维案例,他们在做多元化“减法”,甚至在回归专业化。

  虽然这两家公司在方向上截然不同,但他们在某一方面却是殊途同归,那就是:如何寻找核心竞争力?

  关于“核心竞争力”,管理学者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Hamel)的观点曾被全球经理人奉为圭臬,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指不管一个企业在结构上有没有竞争优势,只要它在少数技能或者知识领域出类拔萃,就可以实现成功。

  但不可否认,不少中国企业对核心竞争力有着严重的误解,有的企业认为自己和政府的关系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有的企业把自己独一无二的产品当作核心竞争力;有的企业甚至把自己公司的领袖人物当作核心竞争力。

  为了对多元化、核心竞争力进行一个更全面的解读,我们走访了走在多元化前沿的企业如五粮液、创维,以及国内外业界专家,如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杨壮教授,企业战略咨询专家周劲松,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专家岳川博,易中创业董事长宋新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崔民选,新华信管理顾问公司合伙人许朝辉等。他们的智慧与专业,如冷风抚面,让我们:多点清晰,少点盲目。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