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 >> 正文 |
|
|||||
中国企业界中企业运作模式的几个比较 | |||||
作者:佚名 人气:17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话题一:创业者VS后来者 话题二:企业顾问VS企业管理者 一般来讲,企业顾问在实施方案之前乃至整个过程中,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争论是经常性的,但可惜的是,这次在实达并不多。前总裁叶龙完全接受了价值300万元的“麦肯锡方案”,并从实达集团层面自上而下全面实施。 结果是可怕的,整整5个月的实施过程中,各子公司经理们一边在全国各地跑业务,一边接受培训,下级找不到上司,上司找不到决策者。5个月后,实达又回到原地。 姑且抛开“麦肯锡方案”正确与否这件事不提,我们先谈谈一个话题: 企业管理者如何接受企业顾问们的咨询建议?全盘接受?有选择接受?不接受?似乎选择答案简单了些。的确,企业的领导者,在决定企业命运的抉择上,不能用简单方式决定是或否。从实达推行麦肯锡方案得出的教训是:企业领导者必须有自己的方案,所谓“麦肯锡方案”,只是为我所用的辅助方案。 据说,联想实施ERP系统时,就曾与SAP在管理流程改造上发生过很大争执。柳传志曾经以中止合同相胁,最终,SAP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配角,尽管SAP的管理理念可能要比联想高明得多。 不过,通过麦肯锡方案,实达人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西方管理理念,这些理念带来的方案虽然在集团层面没有实施成功,但在各个子公司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在实达集团连续两年亏损的不利情况下,实达三大子公司并没受到太大影响,相反,却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麦肯锡方案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话题三:母子公司制VS事业部制 许多企业在跨过这道“门槛”时都出了问题,有的患上了大企业病,有的利润率急剧下降,有的则管理混乱,有的甚至出现亏损走向破产边缘。究其原因,来自企业管理架构的问题不可忽视。现在,大部分企业在销售收入没有超过一定规模、主业相对比较集中时,都采用事业部制的管理架构,实施母子公司制的企业较少,而实达就是这些少数派之一。 与事业部制相比,母子公司制在管理企业的各个业务块时,相对灵活一些,市场反应和决策速度也比较快,更多发展机会也可以吸引更高人才加盟。但同时,母子公司制在管理上不如事业部制紧凑,对母公司股东来讲,如何有效监控子公司的经营,一直是个管理难题。 从某种角度来讲,母子公司制也是实达亏损进入ST的根源之一。由于对子公司的监控力度不够,造成经营成本无限扩大,管理落后的子公司拖累了赢利能力强的子公司,加剧了母公司的亏损。ST摘帽后,实达提出集团公司的新职能:投资管理型,母公司成了一个小巧而紧凑的投资管理机构,对许多国内企业颇有借鉴意义。 话题四:多元化VS专业化 1993年,实达成立东方贸易、西方实业等公司,参股八方技术等公司,业务领域走出IT,但经营结果均不理想。
1996年,实达决定将VCD列为1997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当年,实达确定的公司三大IT主业是:电脑(硬件)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消费电子业。 1999年,VCD项目给实达集团造成1亿元以上的巨额亏损。当年,该业务被停止。这时候,实达案例凸显中国企业管理四大话题 1999年和2000年,实达连续两年亏损,股票被ST。2001年,实达砍掉了大部分非主业业务,到年底时,通过三大IT主业的优异经营扭亏摘帽。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