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 >> 正文
寻找中国企业管理的症结           ★★★ 【字体:
寻找中国企业管理的症结

作者:冯宗智     人气:20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对于中国企业,我们有着太多的困惑与痛楚。今天中国企业管理所遭遇到的尴尬和困惑,是中国社会整体性变革中所遭遇到焦虑的一部分。

  从大的方面讲,为什么像德隆、托普等众多大型企业怎么也逃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宿命?为什么企业家总慨叹“富不过三代”?为什么中国企业总是因一人而兴、也因一人而亡?

  从小的方面讲,为什么大多数企业的使命只是挂在墙上的一句口号?为什么规章制度总是沦为锁在柜子里的废纸?为什么我们总是习惯于因人设事?

  来自南方的孙景华先生勘破了其中的秘密:中、西方之间企业组织管理逻辑“原始起点”的根本性不同在于——西方人管理逻辑的起点是“组织”、而中国人管理逻辑的起点却是“人”,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的管理“结点”。

  假如你是一个企业家,只是习惯于依靠个人出色的商业嗅觉和交际能力,比如获取一纸批文、一块土地、一项垄断政策待遇等等而取得财富时,这仅仅证明了个人出色的人情练达与人际关系,如果学不会使用产品、质量、渠道、战略等等组织能力,去征服客户或消费者,那么也只能算是成功的商人、而无法成长为现代企业家。

  [综述]为何中国企业远离基业长青

  如果说现代管理解决的是“组织”层面上的诸多问题,那么中国式管理思维还停留在“个人”的视角,可以说是“有个人、无组织;有组织、无纪律”     

       [专访]想搞清中国企业管理症结

  毋庸讳言,中国企业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管理,最容易发生问题的也是管理。假如中国以后有管理学的话,那么这次“清算”的成果,或许可以成为中国现代管理学的底线

  [论坛]从管理人到组织管理

  中国企业的管理总是在如何做人、如何管人等问题上下功夫,而事实上,现代企业管理是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待管理问题。我们只有将管理客体看作是一个“组织”,管理才会成为公平公开、一视同仁的组织制度化管理,也才能使得建立起大型的企业组织成为可能。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