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 >> 正文
论水浒中梁山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           ★★★ 【字体:
论水浒中梁山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

作者:许建刚     人气:27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世界经济领域中,每个国家都在努力发展本国自身经济,希望能在未来确立经济战略优势。其实大家都知道未来国家间的竞争就是经济实体—企业之间的竞争。当然经济优势要通过国内健全的工业体系结构来实现,同时还要加强国内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来成全。外国企业具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而中国许多职业经理人将外国管理方法囫囵吞枣挪用到国内的企业身上,结果是适得其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对于企业管理的“拿来主义”显然是不行的,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和文化。所以我从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将中国以往的管理战略相对成功的企业梁山公司来分析说明.
《水浒转》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结晶而成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是古代落魄秀才,因科举不中,开始大量涉猎前人书籍,遂出呕心之作《水浒传》。虽然书中多是草莽英雄、江湖豪杰之事,行侠仗义,报仇雪恨,为局势所困而落草梁山的故事。但是站在企业战略发展角度来分析梁山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别有一番韵味。我觉得站在企业发展战略角度最为合适。
一、 王伦时代的梁山企业战略。
作为梁山的创始老板,用时下流行词语首席执行官(CEO)的王伦,从他个人的性格来分析注定自己是梁山公司壮大发展的跳板。王伦绰号“白衣秀士”,他是读过一点书,在社会科举道路碰得满头包,很不如意,又好吃懒做,书生气里含杂着江湖气质,于是和杜迁等经“小旋风”柴进前期风险投资得到一笔创业基金,开始在梁山泊创立公司,搞起了实业。梁山公司开始后,主要经济来源是杜迁和宋万收取得卖路钱,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生活上还过得去。
不过梁山泊公司组织管理制度——坐次排名按王伦创办公司时就定下来,第一把交椅自然是王伦来坐,然后依次是杜迁、宋万、朱贵,后来的职业经理人豹子头林冲屈居第四,排在朱贵前面。因为这样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说,等级次序一目了然,高低贵贱,分外明白。但是存在弊端:排名是按照资历,而非能力,和以前日本企业相仿。曾为八百万御林军头目的林冲屈居杜迁和宋万之下,这样的公司明显不是为了壮大没有宏愿的目标,根本就不想进入世界500强。这就为“王伦时代”的梁山公司终结埋下伏笔。这也是王伦性格悲剧的写照。显然这种排名制度是建立在“小盗即安”的创业战略思想基础之上,追求一种无所作为、力保现状的战略发展规划。当然在残酷的企业法则和生存竞争中,注定了创业老板王伦之死才能开拓出未来未来的“宋江时代”。更主要的是王伦占据了梁山泊这个万里挑一的风水宝地,自己坐在肥肉上,周围还有人饿死。这怎么行?用宋太祖的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二、 晁盖时代的简单延续战略
晁盖职业经理人团队来到梁山泊公司时,虽也是经柴进推荐,但是他们与林冲不同,是坐拥巨资的资本组。从实力上对CEO王伦的地位提出强有力的挑战,因为这些人拥有“十万”生辰纲的巨资,同时也会招引来朝廷方面的举队围剿。这就违背了王伦时代“小盗即安”的企业发展战略。梁山泊公司CEO王伦和职业经理人林冲之间本身就有种脆弱的平衡,虚假的安定,主要体现在职业经理人林冲的能力和王伦有雄厚的老板资力上。如果没有外因推动,这种局面很可能持续下去,但是恰巧重大资本组“晁盖团队”的出现,很快打破了梁山泊公司CEO王伦和著名经理人林冲的对峙局面,否则就根本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水浒传》。于是出现林冲“火并王伦”,给王伦时代的梁山公司

代画上了一个令人沉思的感叹号,还有王伦临死前发出的那声“我的心腹在哪里?”目前中国许多公司都存在这样的战略目标,发展到令人欣慰的时期,却是衰亡的开始,这在中国中小企业表现的极为明显。
林冲火并王伦之后,为梁山泊公司的发展道路扫除了障碍,迎来的是梁山泊公司的“晁盖时代”。
这次董事会的改组,经营领导班子的重建,更多是豹子头林冲提名任命。影响巨大资本组头目的晁盖坐了头把交椅,成为梁山泊公司新轮董事长。吴用排在第二位,作为军师,负责执掌兵权调动将校,根据市场动向调整营销战略。第三位是公孙胜,第四位是林冲自己,其他依次排列。某种意义上讲,前四位就是梁山泊的董事会,晁盖八人团队占有三席,顺利实现对梁山公司并购重组。
分析所任董事长晁盖的性格,为人豪爽,适合做山庄类小公司的老大,如果做梁山公司的老大,恐怕有点力不从心。因此他对梁山公司未来发展却没有大的战略规划,只是处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战略思想发展基础上,而且在排名制上相对王伦有点改进,即按能力来排序,当然是林冲一手编制的。在职能部门、组织结构设置上也基本是“萧规曹随”,没有太大创新。
作为前两任时期的市场部——直白的就是抢劫部,依然是针对路过梁山泊时的商队,也有朱贵在梁山脚开的酒店,这主要是对孤单客人,“但有财帛者众,便去山寨报知,如是孤单客人到些无财帛的,与他过去;有财帛者,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将人的精肉片做成腊肉,肥肉熬油后用来点灯。”通过朱贵的酒店对往来客商实施抢劫,是梁山主要经济来源。
至于王伦旧部,那些中层管理人员和喽罗们,晁盖叫他们“各斯其职,管领山前山后事务,守备寨栅滩头,休教有失”。在管理高层人事更迭的大地震中相对下层小兵小卒来说,有薪头领,跟谁打工不一样呢?
对于这样“大盗即安”的战略延续,终究不可能有太大进步。虽然巨资重组,而没有制定出一套可行的企业管理规章,为宋江团队的到来重组埋下伏笔。
三、 宋江开创梁山公司新的企业战略
宋江上山,掀开了梁山公司历史的一个新发展阶段,首先宋江团队跟晁盖团队根本区别,因为他带来的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团队。如箭术跟古代李广相媲美的花荣,脾气和本事一样大的“霹雳火”秦明,杀人不眨眼的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赛过“三阮”兄弟,走路比赤兔马快的戴院长,和晁盖团队来时情况相仿,新入股队任实力超过原来山上力量,重组只是时间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后来投靠梁山公司的人都是在朝廷镀过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留过洋、有MBA身份的人,不可能屈居杜迁、宋万这种没有什么能力之下的,这样很明显的事实,就使得未来的梁山公司必须开拓出新的企业发展道路,制定出新的企业发展战略才能迈向世界500强。关键的人物宋江就应运而生。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浔阳楼题反诗的宋江,骨子里就含有叛逆的性格,有大志向。但他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在忠孝两全中尽量寻找一种平衡,也就导致了梁山公司发展的未来战略失衡,不能使得梁山公司发展成像朝廷那样的大集团。
随着梁山公司人员激增和费用开销的增加,晁天王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于是第二把手宋江要重组梁山公司原有部门,就必须废除原来排名制,改革原有企业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晁盖时代的排名次序对于宋江重组形成强大阻力,如果不能很快废除,根本没有办法吸引更多“职业经理人型”的人才,会导致梁山公司团队庸俗化,使得后

上山的呼延灼、关胜、花荣、卢俊义、柴进等具有“MBA”头衔的能人坐在杜迁、宋万的后面,谁人甘心?宋江作为副董事,却发出“头号命令”,将原有的排名次序如同麻将,推倒重玩:“休分功劳高下,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到右边客位上落座,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外定夺排序。”也就是说,不管以前功劳、资历如何,排名统统不算,以后按出力多少重新考核,再评坐次。
但是对于目前董事长晁盖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宋江对梁山公司进行彻底改革企业所有不合理制度的执行。要么晁天王退居二线,甘当公司的名誉顾问之类的闲职;要么就是步王伦的后尘—死。当然宋江既然当了公司第二把手,就要表现自己的能力。三打祝家庄可以说是宋江证明自己带来职业经理人团队能力的最好时机,实际上也是宋江、晁盖两股势力进行交锋的开始,然而梁山公司军师吴用并非没有一点用处,这时候他在这两股势力之间起到一种缓冲作用。宋江虽然是押司小吏,但学会古代官场那种尔欺我诈的权谋之道,例如宋江每次出征前对晁盖说:“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眼看宋江势力日益强大,晁天王恐自己有被架空的可能,加之曾家庄唱出“生擒宋江,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尽扬名!”这里明显将梁山公司董事长晁盖不放在眼里,于是晁盖听罢,心中大怒道:“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得这畜生,誓不回山!”结果送了性命。但是晁天王临死的时候还是那么贪权嘱咐宋江:“贤弟莫怪我说: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这有点像王伦死时的言语,充满了无限悲哀和悔恨。因为他应该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
宋江开始独揽大权,梁山公司正式走向战略扩展的繁荣阶段。企业管理上“论攻行赏”制度极大的刺激了许多梁山好汉的个人潜能,使得这群职业经理人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特长。于是在以后梁山公司的发展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像收购祝家庄、曾家庄等这些小公司中都可以体现。对于每个职业经理人实现自身价值找到一个很好的台阶,不能在社会这个朝廷大集团效力,却可以在梁山公司一展报复,也不枉白来世间一遭。
管理上的改进虽然使得梁山公司扩展欲望得到空前的提高。管理是战略发展的必要前提,只有宋江当了梁山公司的董事长,那样才能开启梁山公司的“宋江时代”。因为企业内部管理得到强化,可以使得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但是战略上不能有所突破,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前途,否则那将是“木桶理论”中最短的那根木板。
宋江决定走报效朝廷的企业发展战略,将原来的“聚义堂”改为“忠义堂”。因为这些符合少部分梁山“天罡星”英雄的最高人生理想,同时也能接近社会上主流文化。宋江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想通过个人努力来报效朝廷。无奈朝廷大集团中、下层管理者吭亵一气,使得许多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开始亡命天涯,落草梁山。例如“堂堂仪表,凛凛一躯”的河北玉麒麟卢俊义;百万御林军的豹子头林冲;呼家将后代呼延灼;皇帝身边保安队长徐宁等等。宋江意识到这些人的理想才是未来梁山公司发展的主流文化的代表。为了吸引朝廷的注意,竖起了两面大旗在梁山公司的大门旁:替天行道、保家为国。
虽然后人对宋江制定这样的企业发展战略很有非议,但是这毕竟是立足那个时代企业所能选择的最佳途径。当时梁山公司的发展战略有三种选择:(一)、延续第一任首席执行官王伦的发展战略—“小盗即安”的企业发展战略。这不可能!因为当时王伦时代梁山公司处于创业时期,将少兵不多,几百号人通过原始的方式——抢劫就可以维持生活。而现在却在这条道路上走不通,

为现在梁山公司人数有几万,靠抢劫还不饿死一大半才怪。“论称分金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一些梁山公司中下层管理者的理想,例如阮氏三兄弟、李逵、鲁智深等人的理想。并非梁山公司目前的主流文化;(二)、收购朝廷这样的资本雄厚的集团。在梁山公司可能有相当多的人支持,就是处在公司亚文化当中的人,但是他们不是梁山公司管理发展的主流文化。虽然李逵豪爽的说过几次:公明哥哥就是当个皇帝老儿也不为过!但是宋江却让他这个黑厮闭嘴。真正的主流文化是从那个朝廷集团走出来的。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对这样的集团充满无限依恋,时刻都有回归的冲动。再说自己是偏居一隅的小公司,宋江也知道果真如此,将会背上社会道义唾骂的十字架,同时会违背自己的文化信仰。(三)、走宋江所走的“保家为国”的道路,才能符合梁山公司所处的环境。所以公司的发展是由所在的地区、人员素质结构决定的。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分析,梁山公司要想从梁山泊这样一个地区性的小公司走向与朝廷相抗衡的大集团,在当时恐怕根本没有这样的实力。
梁山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就这样被梁山的主流文化所接受,无疑屈辱的回归令许多投靠梁山的兄弟有点心寒,但是没有任何办法去拒绝这个决定。因为梁山公司已经不是以前“王伦”、“晁盖”时代的那个企业发展战略。宋江没有办法为梁山公司的发展选择出更好的道路,于是交给了朝廷集团改造。如同前总理朱熔基先生所说的:一些企业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无法对它进行改造,那就中国门户开放,让外国的企业来改造。让好的企业生存、坏的淘汰,只有这样我国经济才能发展。
宋江本身就不能清晰的意识到朝廷集团的实质,对其充满幻想。如同一个人如果离开了一个公司,如果再回来,注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再加上朝廷的一些要员在梁山泊受到歧视,这是伏笔。闹剧的开始就注定以悲剧收场,毕竟这是小说!我想通过对《水浒传》以企业的方式来分析它,这样对我们现在正在发展的多少会有点启示。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