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 >> 正文 |
|
|||||
赵吉斌:战略理由压倒一切 | |||||
作者:杨海玉 人气:38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在记者的印象中,赵吉斌从来不回避中国铁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且敢于在媒体面前直抒胸臆。作为中国铁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兼党组书记,他一上任就力促中国铁通移交国资委管理,使铁通真正变成一个中央企业,从此6家运营商处在了同等地位,使得政策和市场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优化;更重要的是,2004年8月20日,重新挂牌的中国铁通集团公司制定了未来3年发展战略规划,把铁通定位为“依托铁路,拓展专用网;重在特色,做强区域化”,而不是继续盲目地把触角伸向社会市场。 赵吉斌这位在铁路行业打拼了30多年的老手,在上任的这两年确实充满了风风雨雨,也不乏大大小小的争议,然而在他一次次直面挑战、争取胜利的过程中,业界已经了解了这位“改革派”的勇气和魄力。 铁通高增长率的原因: 政策支持、战略得当、员工士气、独特优势 虽然直到今天,中国铁通在国内运营商中的位置依然是倒数,但其发展速度却可圈可点。据铁通公布的数据,其前几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7%,今年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30%。那么,中国铁通获得几年的高增长率的原因有哪些呢? 赵吉斌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特别是国资委、信息产业部和铁道部的支持。他坦言,中国铁通2004年移交国资委管理时,很多优惠政策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二是通过不间断地摸索,中国铁通找到了发展方向,制定了切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赵吉斌说,一个企业没有好的战略就是“盲人骑瞎马”,没有什么前途可言。铁通目前实施的“专用网+区域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一段时间,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一战略。三是全体员工的高昂士气。对铁路怀有深厚情谊的赵吉斌说,铁通员工有着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开拓精神,有着一种奋勇向前、永不言败的必胜信心,这是“致胜法宝”。 如果说五年前,正是铁通的出现,打破了固话的行业垄断,那么几经风雨,铁通这支队伍在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韧劲也越来越强。也许在关乎生死存亡的市场竞争中,没有人会把过多的目光投向失败者,然而正是一次次失败的经历,使得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成为铁通人的自觉行动,也让赵吉斌的言谈充满冷静。赵吉斌说:“中国铁通的最大优势是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一张网’,能为广大的集团客户特别是全国性的集团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电信服务。第二优势是拥有一个超级大客户——中国铁路。目前其他几家运营商的产值和利润虽然都比铁通高很多,但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一个大客户能够为自己带来40亿元的年产值,而且这个大客户未来还很有希望引导出很多的消费产品。”赵吉斌再次强调,中国铁通的第三个优势是现有7万多名员工,“不少人说我们‘包袱’重,但我认为这支精神状况、工作作风都很好,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员工队伍是我们企业最值得珍惜的。” 铁通近期的发展机会: 3G牌照、融资上市、特色业务 如果说,中国铁通避免“遍地插旗”的策略是明智的,那么其对近期发展机会的捕捉,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段时间以来,赵吉斌不讳言 国铁通对3G牌照尤其是TD的渴求。“我个人认为,铁通的3G试验很积极、效果很好,和大唐配合得也不错。虽然铁通的3G试验只有5000多万,但多次得到信息产业部的表扬,在3G业务经营上会有一定机会的。”赵吉斌表示:“铁通正在积极争取3G牌照,除了3G以外,铁通还会争取获得其他的移动业务许可证。” 显然,赵吉斌的积极表现不但说明他对中国铁通自身实力的信心,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据多方渠道消息,近两年来,铁通已经和多家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运营商)、国有企业进行接触。此次赵吉斌透露:“前段时间中国铁通和中信泰富、安庆油田展开了洽谈,双方感觉很好。”但他也说,投资都要研究投资回报,因此铁通必须做好拿出哪块优良资产,通过资金的引入解决融资的问题。另外赵吉斌表示,铁通上市工作2006年将正式操作,因此现在必须把内功练好。至于“铁通是整体上市还是部分上市”的问题需要,2006年上半年会拿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来。 如果说中国铁通获得3G牌照和融资上市还取决于不少不确定因素,那么其在某些地方公网和铁路公网的市场建树却值得一书。据介绍,中国铁通地方公网业务的盈利模式有3种。一种是“1-4-2模式”,即1亿元的投入,4000万元的产值,2000万元的利润,这个模式主要适用于发达地区,如广东、江浙一带。中部地区的模式是“1-3-3”,即1亿元的投入,3千万元的产值,300万元的利润。西部地区主要是盘活存量,把原有的网络资源盘活用好。赵吉斌告诉记者,目前公网的特色业务有11种,概括起来是3大块。一是以固定电话为主体的套餐,包括“来电显示”、“彩铃”等增值业务,中国铁通还是六家运营商中最先为客户提供市话详单的运营商。二是宽带业务。铁通的宽带业务发展很快,特别是近两年,都是以5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三是VPN(虚拟专网)业务和呼叫中心业务,这是铁通专门针对企业用户推出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发展了部分颇有实力的大客户,市场反映很不错。 铁通未来发展机遇: 抓住试点机会、解决核心问题 临近年末,新一轮的关于电信重组、拆分的炒作又开始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3G牌照的发放,通信资源结构调整是必然的。且据国资委的要求,国有企业要不断向跨国公司规模发展,显然“做大做强”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趋势。那么如何把握中国铁通未来的发展机遇,成为所有关注其前途命运的人士不能回避的话题。 2004年,倍受国人关注的“国资委选出七家国有企业进行董事会试点工作”开始进行。这次试点工作和以前相比,用李融荣主任的话讲有“本质的不同”,国资委希望通过试点工作,把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打造成一个决策机构、常设机构和抗御风险的机构。另外业界注意到,这次董事会试点最重要的特点是外部董事逐渐要占全部董事的多数。赵吉斌表示,中国铁通的外部董事2005年是4个,2006年就要增加到5个(全部董事为9个)。这次试点,国资委就是要把出资人的部分职责与权利授予新的董事会,包括聘总经理、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副总经理的薪酬、解聘等问题。中国铁通新董事会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所讲的,实现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赵吉斌强调,铁通目前的资金面比较紧张,必须争取重组上市。二是实现体制改革与机制改革同步进行。董事会试点给铁通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铁通要抓住这个机遇继 做强做大,完善产品,培养队伍。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刚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明确要“加快通信行业的资源重组,提高通信服务质量”。赵吉斌表示,在即将到来的“十一五”期间,中国铁通除了坚守“依托铁路,拓展专用网;重在特色,做强区域化”的战略之外,还必须解决好3个“核心问题”。第一个“核心问题”是要争取全业务经营。当然,也要继续做强“一迅通”数字集群、铁路GSM-R、国际通信设施经营等新业务。第二个“核心问题”是资金问题。所以铁通要尽快地解决融资问题,要分这样几步走:第一步,控制成本支出,比如铁通今年实施集中采购以后,铁路的数字调度设备采购成本节约了20%,宽带ADSL局端和终端产品成本支出减少了30%,交换机的成本支出节省了40%;第二步,做牢债券市场,明年铁通还要发行一定额度的债券;第三步,尽早完成上市任务。要解决好的第三个“核心问题”是人才。铁通2005年在北京邮电学院开办了一个在职工程硕士班,主要是培养技术后备人才;在北京交通大学开办了一个脱产工商管理硕士班,主要是培养经营后备人才;从铁路专网年龄在40岁以下的工人中抽出1000多人到大专院校学习,改善技术人员结构。 专访精彩言论 赵吉斌坦言:铁通五年时光没有荒废,“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 “铁通五年换了三届董事长、三任总经理,可以说经历了风风雨雨,曲曲折折。这五年,大家饱尝了组建初期的艰辛,市场竞争的洗礼,和企业发展壮大的欢乐。不管怎么说,这几年铁通走的总体是比较好的,这应该感谢几届董事会。现在我们董事会正在研究铁通下一步的发展。第一,铁通虽然走过了5年历程,但我们给出的定位是铁通还处于发展期,而且处于发展初期。因为无论从市场份额还是竞争力,包括内部管理、抗御风险的能力来说,都没有达到转型期的要求。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定位?因为这个定位很重要。定不好位战略就很难确定,很容易盲目乐观;只有定好位才能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速度和质量的关系。铁通现在就要力主效益发展,不主张单纯追求规模。未来数据对语音的替代、移动业务对固话业务的替代是趋势,铁通必须明确定位,顺势而为,才能有好的发展。第二是新班子组建之后怎样做好铁通的工作。我还要重复那两句话‘依托铁路,拓展专用网;重在特色,做强区域化’。铁通走了这些年,一个最重要体会就是专网业务大有可为。未来几年,铁路将要进行大规模建设,国家已经批准了这个方案。现在全国铁路有七万多公里,2010年要发展到八九万公里,铁路发展离不开通信的支持,这就意味着铁通会获得很多机会。我们讲的拓展专用网并不是说把油田、矿山和煤田的专网资产都吃进来,而是说铁通和这些专网有很多可以合作的机会,有很多铁通可以切入的业务。至于区域化,铁通要研究的是如何在电信业务增长潜力大的区域继续做大做强。现在全国固话业务和宽带业务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宽带业务,铁通在这些电信业务增长潜力大的区域把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业务做好,将会给铁通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