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EHR 专题 >> 正文
新贵中的“领跑者”           ★★★ 【字体:
新贵中的“领跑者”

作者:李晓影     人气:28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功,是因为第一,明基价值3亿美金的品牌;第二,我们在全球120多个国家都设有外点,我们的实力强大;第三,我们的eHR产品成熟,具有深厚管理经验的积累。这个任何接触过我们产品的人都能很快感觉到。”明基eHR产品经理周成国如是说。
        
         新贵中的“领跑者”
——记明基逐鹿的eHR产品

  伴随着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蓬勃发展,eHR这个业内“新贵”的概念越来越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回顾2004年,国内不少大牌企业纷纷“试水”,它们花费了大笔资金购买知名的eHR产品,希望能借此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权威人士说,如果2004年是eHR的“谨慎投资年”,那么2005年就是eHR的“井喷之年”。那么,在这个品牌纷纭、竞争激烈的eHR市场里,谁最有潜力超越对手并成为企业的领头羊?
在财智2004年澳门年会上,明基逐鹿当选为“eHR最知名品牌奖”。有人评价说,虽然明基逐鹿的eHR未必就一定是那唯一的“领头羊”,但它无疑也将是“领头羊”的最大竞争对象。
为什么明基的eHR产品具有这么大的竞争力?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来到了明基逐鹿苏州总部进行采访。

          十年修炼方出山

  说起明基逐鹿,还要从明基说起。

  明基的信息化建置始于1990年,随当时的母公司宏基一起,使用Mapices系统来规划公司的资源。但由于对信息的整合有很大的欠缺,1995年明基花费巨资购进一套SSA公司的BPCD系统。从项目的开始实施到最终上线,明基的项目实施小组无数次往返芝加哥SSA公司,BPCS的版本从5.0升级到6.0,明基对系统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二次开发——特别是财务部分,二次开发的成本高达80%。当时,明基信息技术部门2/3的人力都投入到这个项目上来,但是进程依然缓慢。最终,在李焜耀先生的支持下,项目终于在1996年7月上线。

  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明基发现由于自身所有的电子组装业的行业特点,运营成本的80%决定于企业的物料采购成本。因此,在采购、工单管理、订单处理等方面原由的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此种情况下,明基开始主动出击,自行研发ERP系统“Bach(巴哈)”。这个项目很快获得了成功,系统的运作效率获得空前提高。倍受鼓舞的明基人再接再厉,把自行研发的其他系统陆续上线,明基的整体工作效率空前提升。

  由于明基今天80%的制造生产任务都是大陆完成的,所以苏州已经成为明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规划的主战场。也正是由于明基的供应链系统大多为自己所研发,所以培养出一支拥有丰富管理信息化产品开发与实施经验的人才队伍。依靠着这支队伍,明基成功完成了全球运营的信息系统规划、建置已经维护。1996年,明基全球软件研发中心在苏州落户,负责集团

  e化软件系统的实施和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明基把落户的地点选在距离苏州乐园不过数百米的地方,而彼时彼地尚无人气,周围荒草重生。而如今,这里空气宜人、环

优美、大型企业云集,俨然成为风水宝地。由此可见,明基的战略眼光是何等独到和精确。

  凭借着扎根大陆这个起点,明基开始进入软件和咨询服务行业。1998年,明基成立了明基逐鹿软件(苏州)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企业信息化产品的开发。作为全球知名的IT厂商——明基集团的成员之一,明基逐鹿公司定位于“企业e化专家”,主要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基于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资源规划(ERP)、人力资源管理(eHR)、知识管理、工作流等领域的e化解决方案。

  同时,明基逐鹿提供为客户完备的IT管理咨询服务,包括管理咨询、系统规划、软件开发、上线实施及支持维护等服务,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加快市场反应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创造数字时代的企业竞争里。
当时的明基逐鹿,就像一棵树苗一样在明基这片肥沃的土壤上扎根并快速成长了起来。

  我自破茧化成蝶

  在明基逐鹿创业初期有这样一个故事:2001年明基逐鹿正式对外做业务的时候,公司里的成员大部分是技术出身,因此他们对市场还比较陌生。有一次,一位销售人员第一次登门拜访客户,他竟然因为不知道穿什么样的衣服而发愁。最后,他穿了明基的工厂制服去了客户那里,相比现在男性出门要西装革履、女性出门要正规职业装的场面,他们想起来就会会心一笑。

  当年这位穿制服拜访客户的销售人员,如今早已晋升到管理层了。每每提起这件事情,他还会为明基逐鹿在短短两、三年的飞速发展感慨不已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明基逐鹿于2001年12月5日正式突破了对内部集团公司服务的范围开始了集团以外的市场推广,并全力打造IT服务的品牌。

  在集团经过艰难的短暂转型期后,明基逐鹿又是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了点点滴滴的积累,逐渐地由慢走发展到快跑,迎来了今天的惊人飞跃。

  首先是公司规模的扩大。目前,整个明基逐鹿已经拥有了近500位研发、顾问、营销人员他们当中有当年从明基信息技术部门一直工作到现在的资深老员工,凭着对明基和明基逐鹿企业文化的认同每日都满怀热情的工作着;也有新招聘进来对软件和咨询有着高度热情的大学毕业生,因为能在明基逐鹿这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能大显身手而激情澎湃,他们借着好学的劲儿在前辈的带领下飞步成长。

  在人员构成上,可以看出明基逐鹿有着自己的用人之道:公司招人的最低标准是本科,并且注重有工作经验的人。由于明基逐鹿自身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验,它的后备人才成长迅速。这一人才积累之道,也正是明基逐鹿实力的飞升之道。

  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客户数量的不断增长和行业经验的不断增加。所谓“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做业务的时候,相比于其它已经有了成百家成功客户的软件公司,客户对逐鹿这家新的软件公司给予了更严厉的评审和挑剔,但是“天道酬勤”,在销售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实施团队的密切配合下,逐鹿对客户的每一个细小的需求都全力对待,这使得在刚开始对外做业务的时候便接下了上海西门子这样一个全球知名的客户。明基目前已拥有了成百家客户,其中包括光明乳业、美的、统
  
  一、新浪、东方航空、TCL等大牌企业,令其竞争对手咋舌不已。

  目前,明基逐鹿最乐于提的就是 “应用服务”。迄今为止,明基的30

例“应用服务案例”已成为明基逐鹿的重要竞争力。在明基逐鹿软件e HR产品经理周成国看来,应用服务的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程度:首先,系统的平台性和扩展性,要兼顾现在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其次,顾问服务的专业性。比如要有专业精神,要具备很强的HR领域知识和软件系统专业知识,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等。第三,服务的快速响应能力。第四,要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第五,科学完善的实施流程。

  而明基逐鹿,对以上几个方面都应付自如。

横刀向天对未来


  提起发展,就不能不提2004年。

  前面提到,2004年是eHR的“谨慎投资年”,对此明基逐鹿深有体会。在与客户进行前期沟通时,明基总是利用自身的品牌、实力和产品特征等优势来获取对方的信任,并最终接到了对方伸过来的“橄榄枝”。

  在这一年,当明基的一些竞争对手开始呈现萎缩状态时,明基逐鹿却在全国发起了燎原之势:分公司遍布全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各大城市而在华北、华南、华东等地的业务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而其服务的行业囊括了食品、家电、通讯、媒体、化工、连锁超市、电力系统等等20几个领域;同时,据调查,明基逐鹿的客户满意度远远超过很多竞争对手。

  当然,2004年以前,明基逐鹿的定位并不是针对国内所有企业,它的重点是放在中高端客户上:“毕竟,现在只有他们最具备使用中高端eHR产品的实力和意识,他们也更需要高端的eHR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我们要做强做大,中高端客户是我们必然的选择。”周成国如是说,“不过我相信在未来2-3年,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仍然会很大,所以,2005年明基逐鹿将会推出一套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套件,充分满足了中小型企业对产品需求面广、快速上线、弹性变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套成长型企业软件同逐鹿原有的中高端软件做了很好的衔接,满足了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需求。”

  而展望2005年,在实力与自信支撑下的明基逐鹿显得野心勃勃:“第一,我们要稳固市场,把我们目前所有的客户服务做得更加完善;第二,我们希望在中高端的这块市场上拿到30%的市场份额。”

  周成国进一步指出,明基逐鹿这种做市场“领跑者”的定位并不是建立在沙子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对市场的精确分析和明基逐鹿自身的“高效能团队”理论体系基础之上:“过去几年是eHR的‘洗牌’之年,而2005年是e –HR的‘井喷’之年,我们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契机。所以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有信心——我们的产品已经被认可,我们的人也已经Ready(准备好)。以目前积累的底子,完全可以满足未来一年业务的十倍速增长。

  2005年的明基逐鹿,蓄势待发。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