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组织文化 >> 正文
王志乐:人力资源本土化最关键           ★★★ 【字体:
王志乐:人力资源本土化最关键

作者:杨华     人气:23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在家电行业,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在中国顺利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了“本土化策略”上。针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王志乐主任。

    王志乐认为,“本土化”是指人的本土化、投资理念的本土化和运作方式、管理方式的本土化,它涵盖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跨国公司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胜利就必须在人力资源、营销等方面成功地实施本土化战略,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力资源的本土化。王志乐认为,不是用当地人就代表本土化,跨国公司逐步了解当地市场,融入当地消费者之中也是本土化的表现。王志乐并不赞同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一开始就用当地人才。他说,由于跨国公司的文化一开始当地人未必了解,很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港台企业的管理不被认可的最大原因就是太过于本土化,丢掉了跨国公司原有的优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派往中国的高级管理人员必须熟知中国市场的状况,熟知中国人的思维、行为、习惯;在了解中国的同时也要坚持自身的优点。第二,尽快培养当地人员,发挥当地人才的作用。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采用本土化人才的成本会降低很多,目前中国本土的职业经理人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真正达到跨国公司要求的人才很少。跨国公司能够派往中国的人员毕竟是少数,真正要在中国市场上有所成就还是要依靠当地员工。

    随着中国家电市场竞争的加剧,对跨国公司而言,将制造基地、采购迁往中国境内就显得尤为必要。制造基地的本土化进程已经有目共睹,采购的本土化则是跨国公司正在解决的难题。王志乐强调说,以往跨国公司更多的是从外国购买原材料,这样就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现在随着家电行业竞争的加剧,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原材料采购都已经实现了本土化。但是,如何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能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就成了必须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在营销本土化方面,王志乐认为,跨国公司首先要建立适合中国市场现状、实事求是的营销策略。其次,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上,跨国公司应该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研发。此外,跨国公司还要建立本土化的营销网络。

    针对跨国公司屡屡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的现状,王志乐再三强调,在中国市场上要想取得成功并不是简单地投入更多的资金就能够解决问题,它需要跨国企业从公司的各个方面入手。原来的跨国公司派往中国的二流管理人员、二流的技术、产品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的市场需要,不能在中国市场上生存,残酷的竞争已经迫使他们必须拿出最先进的产品、技术。跨国公司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管理决策者应该更熟悉中国市场,有更强的应变能力。这也正是王志乐对已经在中国发展或即将来中国发展的跨国公司的共同的忠告。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